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2012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47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属于环保过滤脱水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过滤储渣罐(6)、筛板(1)、减震组件(2)、水箱(3)、横梁(9)和排水管(4),横梁(9)设在过滤储渣罐(6)内上部,筛板(1)位于进料管(5)下方,通过减震组件(2)与横梁(9)连接;水箱(3)上端开口且位于筛板(1)正下方,并与横梁(9)连接;排水管(4)的一端与水箱(3)连通,另一端穿过过滤储渣罐(6)侧壁。本装置将筛板(1)设在进料管(5)正下方,通过筛板(1)实现物料的初筛,将过滤后的水由水箱(3)排出,降低物料水份。解决现有过滤储渣罐(6)通过下锥形结构侧壁上的过滤孔排水易造成过滤网堵塞,渣料水份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属于过滤脱水环保设备。


技术介绍

1、水渣过滤主要是为了降低渣料中的污水量,避免运输和转送过程的污染,而目前常用的过滤方法是通过在过滤储渣罐下部锥形部设置排水反冲洗管,在管口侧设置过滤网,而这种单层过滤网对水渣进行过滤,过滤网易堵塞进而导致过滤水不完全而影响过滤脱水质量,同时由于水渣过滤脱水装置组装复杂,一旦过滤网发生堵塞必然影响其生产效率。而现有技术通过反冲洗来定时反冲洗滤网,保证其过滤网通畅,而由于原设计的过滤网为整面覆盖,而反吹管的面积有限,只能保证反充值正对的过滤网通畅,并不能保证整个过滤网的通畅,造成反吹效果并不好,最终导致出料口渣料的含污水量高,造成运输和转送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过滤储渣罐通过下方锥形侧壁上的过滤孔排水易造成过滤网堵塞,过滤储渣罐内部积渣严重,仓内积渣清理困难及风险大,出料口水份含量高,倒运过程环保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包括储渣过滤储渣罐,储渣过滤储渣罐上端设置有进料管,还包括初脱水装置,所述初脱水装置包括筛板、减震组件、水箱、横梁和排水管,所述横梁间隔设置在储渣过滤储渣罐内上部,筛板位于进料管的下方,且通过减震组件与横梁连接;水箱上端开口且位于筛板正下方,并与横梁连接;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与水箱下部连通,另一端穿过储渣过滤储渣罐侧壁延伸至储渣过滤储渣罐外。

3、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块和弹性件,所述固定块间隔设置,且上部的固定块与筛板下端连接,下部的固定块与横梁连接,所述弹性件设置在两固定块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固定块对置侧连接。

4、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杆,上部的固定块通过连接杆与筛板下端连接,下部的固定块通过支撑杆与横梁连接。

5、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筛板倾斜设置在水箱上方,且筛板得倾斜角度为20°至75°。

6、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初脱水装置为两个,且两个初脱水装置的筛板且呈八字布置。

7、进一步,上述装置中所述筛板为倒v形结构。

8、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筛板为中空的锥形结构。

9、进一步,上述装置中还包括脱水滚筒,所述脱水滚筒设置在过滤储渣罐下端出口处,且进料口与过滤储渣罐下端出口连接。

10、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过滤储渣罐下部为锥形结构,且锥形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水反冲洗管,所述排水反冲洗管一端穿过锥形侧壁与过滤储渣罐固定,且排水反冲洗管穿入端设置有过滤网。

11、其中,上述装置中所述排水反冲洗管包括连接短管、反吹支管和排水支管,所述连接短管一端穿过过滤储渣罐锥形侧壁与过滤储渣罐固定,过滤网设置在连接短管穿入端内壁上;反吹支管一端穿入连接短管内且外壁与连接短管端部密封连接,排水支管倾斜设置在连接短管外壁上且与连接短管内部连通。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在原有过滤罐设备构件基础上,将筛板倾斜设置在过滤储渣罐内上部,且位于进料管的正下方,通过筛板实现物料的初筛脱水,筛板与横梁夹角大小,可控制初次脱水比例,经试验初次脱水可以脱掉进料管70%污水。将过滤后的水由水箱直接排出,降低了物料的水份,便于控制出料口物料的含水量,方便后期运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包括过滤储渣罐(6),过滤储渣罐(6)上端设置有进料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脱水装置,所述初脱水装置包括筛板(1)、减震组件(2)、水箱(3)、横梁(9)和排水管(4),所述横梁(9)间隔设置在过滤储渣罐(6)内上部,筛板(1)位于进料管(5)的下方,且通过减震组件(2)与横梁(9)连接;水箱(3)上端开口且位于筛板(1)正下方,并与横梁(9)连接;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与水箱(3)下部连通,另一端穿过过滤储渣罐(6)侧壁延伸至过滤储渣罐(6)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固定块(23)和弹性件(24),所述固定块(23)间隔设置,且上部的固定块(23)与筛板(1)下端连接,下部的固定块(23)与横梁(9)连接,所述弹性件(24)设置在两固定块(2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固定块(23)对置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还包括连接杆(22)和支撑杆(21),上部的固定块(23)通过连接杆(22)与筛板(1)下端连接,下部的固定块(23)通过支撑杆(21)与横梁(9)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倾斜设置在水箱(3)上方,且筛板(1)的倾斜角度为20°至7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脱水装置为两个,且两个初脱水装置的筛板(1)且呈八字布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为倒V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为中空的锥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脱水滚筒(8),所述脱水滚筒(8)设置在过滤储渣罐(6)下端出口处,且进料口与过滤储渣罐(6)下端出口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储渣罐(6)下部为锥形结构,且锥形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排水反冲洗管(7),所述排水反冲洗管(7)一端穿过锥形侧壁与过滤储渣罐(6)固定,且排水反冲洗管(7)穿入端设置有过滤网(7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反冲洗管(7)包括连接短管(72)、反吹支管(73)和排水支管(74),所述连接短管(72)一端穿过过滤储渣罐(6)锥形侧壁与过滤储渣罐(6)固定,过滤网(71)设置在连接短管(72)穿入端内壁上;反吹支管(73)一端穿入连接短管(72)内且外壁与连接短管(72)端部密封连接,排水支管(74)倾斜设置在连接短管(72)外壁上且与连接短管(72)内部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包括过滤储渣罐(6),过滤储渣罐(6)上端设置有进料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脱水装置,所述初脱水装置包括筛板(1)、减震组件(2)、水箱(3)、横梁(9)和排水管(4),所述横梁(9)间隔设置在过滤储渣罐(6)内上部,筛板(1)位于进料管(5)的下方,且通过减震组件(2)与横梁(9)连接;水箱(3)上端开口且位于筛板(1)正下方,并与横梁(9)连接;所述排水管(4)的一端与水箱(3)下部连通,另一端穿过过滤储渣罐(6)侧壁延伸至过滤储渣罐(6)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固定块(23)和弹性件(24),所述固定块(23)间隔设置,且上部的固定块(23)与筛板(1)下端连接,下部的固定块(23)与横梁(9)连接,所述弹性件(24)设置在两固定块(23)之间,且两端分别与两固定块(23)对置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2)还包括连接杆(22)和支撑杆(21),上部的固定块(23)通过连接杆(22)与筛板(1)下端连接,下部的固定块(23)通过支撑杆(21)与横梁(9)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渣过滤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倾斜设置在水箱(3)上方,且筛板(1)的倾斜角度为20°至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
申请(专利权)人:攀枝花市翔智容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