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运用浮动蹄轴的方式来实现鼓蹄式制动器的平衡与增力。主要应用于中、重型汽车的车轮制动。
技术介绍
平衡制动是指双制动蹄作用在制动鼓壁上的压力均衡一致。它的制动效能高,稳 定性、可靠性较好,是衡量制动性能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增力制动是指在制动过程中,制动蹄获得一种由摩擦力矩转换在制动鼓壁上的 新增压力。它跟随载荷及摩擦力矩的变化而变化,能自动调节车辆制动力。制动蹄绕定轴转动张开的制动器是“领从蹄式制动器”。领蹄在摩擦力矩的作用下 能自动外张压紧制动鼓,产生力矩较大也称为紧蹄。从蹄则朝中心松退,产生力矩较小也称 为松蹄。根据张蹄机构的不同,领从蹄式又分为平衡与非平衡两种,但是领蹄与从蹄之间 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传递动力,因此不能产生附加增力。当今制动器中,张蹄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式,应用最普遍的是气动式凸 轮机构张蹄;另一类是液压式它是用液力油缸推动活塞张蹄。凸轮张蹄推移的两端行程 相等,不能均衡调节零件的制造误差和位置误差,双蹄作用在制动鼓的压力不等,是一种非 平衡制动。液压张蹄能够消除误差,所以它是一种平衡制动。在鼓蹄式制动器性能分类排列中,在摩擦 ...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运用弹性定位原理,使蹄轴(9)在制动器中形成浮动状态,其特征是:蹄轴(9)受力移动和传递动力是由蹄轴(9)与侧支板(12)组合的主体支架(10)来具体实施,结构中的制动蹄(4)与支架(10)之间转动联接、支架(10)与制动底板(7)之间移动联接,滑槽(1)是支架(10)移动的道轨,凹槽(17)中的压力弹簧(16)用于对支架(10)的弹性定位,支架的具体结构是根据制动底板(7)不同的功能形状归类为:平面底板(13)、单支臂(8)和双支臂(8)三种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