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13757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链条,包含多数个头尾相接呈串的链节片组、多数个用以串接该多数个链节片组的销轴,以及一由该多数个链节片组相配合界定出的开放空间,该多数个销轴是间隔容置于该开放空间中,每个链节片组具有二相面对的链片单元,不同链节片组的链片单元是两两内外相互叠置;其特征在于:该链条还包含至少一防护件,该防护件是同体延伸设置于其中一链节片组的其中一链片单元的一顶侧上,且未与该链节片组的另一链片单元的一顶侧相连,每一链片单元具有一最邻近所面对该链片单元的内表面,该防护件具有一位于该二内表面间且能对该开放空间产生遮蔽作用的遮蔽部。用以让整体能达到结构强度佳、防异物侵入、防尘与抗撞击等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条狱繊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条,特别是指一种抗撞击且能防止异物侵入或灰尘 积附的链条。背》^众所皆知地,链条是与链轮相搭配以作为传动、运输使用。然而,由 于链条的链片、销轴、链辊间所形成供链轮的齿片啮合的间隙结构,是属 完全开放型态,相当容易遭致异物侵入、卡置,轻者影响链条的链动顺畅 度(如产生异音、增加阻力),重者则会造成链条脱落、崩解或断裂;再 者,链条的各链节是呈枢接串列,于连结强度上极其有限, 一旦受到外力 撞击时,同样会有应声崩解、断裂虞虑另外,为了增进链条的链动顺畅 度,通常会于链条的链辊表面或其它枢接部位上涂布润滑油,却因此反而 容易沾黏、积附灰尘,且若人员不慎误触,便会于衣物上留下难以清除的 油渍污痕。有鉴于此,如图1与图2所示,相关业者常见利用于链条1上额外加 装倒U型护盖3的手段,以期能改善链条1于运作时所存有的上述缺点。 其中,倒U型护盖3是依据所适用链条1规格而予另外量身订作成型,并 能包夹、扣组于链条1的外链片11上,用以对链条1产生防护作用。然 而,此种倒U型护盖3于使用上,不只体积庞大且制作成本高,相对会增 加链条1的负荷、占用空间与动力耗损,特别是,会影响链条1于转弯时 的顺畅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撞击,且能防止异物侵入或灰尘积附的 链条。本专利技术的链条,包含多数个头尾相接呈串的链节片组、多数个用以串 接该多数个链节片组的销轴,以及一由该多数个链节片组相配合界定出的 开放空间,该多数个销轴是间隔容置于该开放空间中,每个链节片组具有 二相面对的链片单元,不同链片组的链片单元是两两内外相互叠置,其特 征在于该链条还包含至少一个同体延伸设置于其中一个链节片组的其中一链 片单元的防护件,该防护件是延伸于上述链片单元的一顶侧上,且并未与 另一链片单元相连,每一链片单元具有一最靠近内侧的内表面,上述防护 件具有一位于两内表面间且能对该开放空间产生遮蔽作用的遮蔽部。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利用直接同体成型于链节片组的一顶侧上的防护 件,能对该开放空间产生遮蔽作用,让整体能达到结构强度佳且有效防止 异物侵入等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传统链条额外加装多数倒U型护盖的态样; 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该传统链条与倒U型护盖的组立关系;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图5~图9皆是一側视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二 六较佳实 施例;图10~图13皆是一立体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七~十较佳图14~图16皆是一侧视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十一 十三 较佳实施例;图17~图18皆是一立体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十四~十五 较佳实施例;图19~图20皆是一侧视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十六 十七 较佳实施例;图21~图22皆是一立体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十八 十九 较佳实施例;图23~图24皆是一上视图,分别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链条的一第二十 二十 一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 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3与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链条2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该链条2 包含多数个头尾相接呈串的链节片组21、多数个用以串接该多数个链节 片组21的销轴22、 一由该多数个链节片组21相配合界定出的长条形开 放空间23,以及多数个分别同体延伸设置于该多数个链节片组21的一长 向顶侧上且能共同对该开放空间23产生遮蔽作用的防护件24。该多数个 销轴22是间隔容置于该开放空间23中。每个链节片组21具有二相面对的链片单元20,每一链片单元20包 含一内接片211、 一外链片212,以及一设置于该内接片211邻接该开放 空间23的一内面上且最邻近所面对该链片单元20的内表面201。该外链片212的一端部叠置于该内接片211的一端部外表面上,该外链片212的 另一端部则是叠置于相邻另一链节片组21的内接片211的一端部外表面 上。而每个链节片组21的内接片211与外链片212是透过数个销轴22以 组合成一体。本实施例中,该二外链片212的顶面是不等高。每个防护件24是呈单一的矩型水平板状,且是自所相对应该链节片 组21的一外链片212 (顶面高度较低者)的一长向顶侧同体水平向外延 伸,并横越该二内接片211与销轴22上方而至另一外链片212 (顶面高 度较高者)的一长向顶侧旁处。其中,每个防护件24具有一位于所相对 应该链接片组21的二内表面201间的遮蔽部240,用以,该防护件24能 遮蔽住该开放空间23的上开放处。因此,利用该多数个排列于该开放空间23的上开放处,且同体成型 于外链片212上的防护件24,对该开放空间23所产生的遮护作用,以有 效防止异物侵卡入或灰尘积附于该开放空间23中,并能挡抵外力撞击或 误触内接片211、外链片212与销轴22等组件,同时,防护件24还能强 化外链片212的结构强度,让该链条2整体能产生结构强度佳、有效防止 异物侵入、防尘与抗撞击等功效。如图5所示,为专利技术的链条2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 施例不同处在于,每个链节片组21的外链片212的顶面高度是等高,而 每个防护件24是自所相对应该链节片组21的其中一外链片212的长向顶 侧同体水平向外延伸至另一外链片212的长向顶侧上方处。如图6所示,为专利技术的链条2的一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 施例不同处在于,每个防护件24是自所相对应该链节片组21的其中一外 链片212 (顶面高度较高者)的长向顶侧同体水平向外延伸至另一外链片 212 (顶面高度较低者)的长向顶侧上方处,并续而朝下垂折,所以,该防护件24是呈L型者。如图7与图8所示,分别为专利技术的链条2的一第四、五较佳实施例, 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每个防护件24是分别呈浮凸型弧板 状、下凹形弧板状。如图9所示,为专利技术的链条2的一第六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二较佳实 施例不同处在于,每个防护件24是自所相对应该链节片组21的其中一内 接片211的长向顶侧同体水平向外延伸至另一内接片211的长向顶侧上方 处。当然,该链条2可以如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者,不同处在于,每个防护 件24是自顶面高度较低者的该内接片211顶侧,同体水平延伸至顶面髙 度较高的该内接片211顶侧旁。再者,该链条2也可以如该第三较佳实施 例,不同处在于,每个防护件24是自顶面高度较高者的该内接片211顶 侧,同体水平向外延伸至顶面高度较低的该内接片211顶侧上方处,并续 而朝下垂折。如图10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链条2的一第七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 佳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每个防护件24的各转角是呈弧圆修饰,且其二短 边中部是呈相向内凹弧状。每个防护件24并具有一挖空而能与该开放空 间23上下相通的减重孔241。当然,减重孔241的数量也可以是多数 个。其中一外链片212只有于其下腰部是呈内凹弧状,而另一外链片212 (图中因视角关系而未示)的上、下腰部是皆呈内凹弧状。为了减轻重 量,在外链片212接近腰部处也可再设置一减重孔219。因此,透过每个防护件24的长度削减与其减重孔241等设计,能使 整体更加轻量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条,包含多数个头尾相接呈串的链节片组、多数个用以串接该多数个链节片组的销轴,以及一由该多数个链节片组相配合界定出的开放空间,该多数个销轴是间隔容置于该开放空间中,每个链节片组具有二相面对的链片单元,不同链节片组的链片单元是两两内外相互叠置,其特征在于, 该链条还包含至少一个防护件,该防护件是同体延伸设置于其中一个链节片组的其中一链片单元的一顶侧上,且未与该链接片组的另一链片单元的一顶侧相连,每一链片单元具有一最邻近所面对该链片单元的内表面,该防护件具有一位于该二内 表面间且能对该开放空间产生遮蔽作用的遮蔽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瑞章
申请(专利权)人:桂盟链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