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茂盛专利>正文

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0786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着车轮的滚动,童车可做上下起伏动作的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它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分前轮和后轮,所述的后轮为偏心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该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可以适用于任何童车上,应用范围广;2.在不需要其他动力的状态下,大人推着行走就能产生规律的波浪状起伏的动感现象,能给幼儿或儿童带来适度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舒适感,能减轻或避免幼儿或儿童厌烦情绪的产生,甚至能使幼儿或儿童对该童车产生百坐不厌的心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所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车的车轮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随着车轮的滚动,童车可 做上下起伏动作的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所有的童车都讲究平稳、舒适,其行走动作都是平稳的。对于幼儿 或儿童来说,乘坐久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并表现出烦躁 不安的状态。针对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带有该 车轮结构的童车,在不需要其他动力的状态下,大人推着行走就能产生规律的 波浪状起伏的动感现象,使整个童车向前走的同时,还做上下起伏的走势,能 给幼儿或儿童带来适度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舒适感,能减轻或 避免幼儿或儿童厌烦情绪的产生,甚至能使幼儿或儿童对该童车产生百坐不厌 的心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随着车轮的滚动, 童车可做上下起伏动作,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童车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持了尽量 的平稳,幼儿或儿童在童车内乘坐久了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 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 构,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分前轮和后轮, 所述的后轮为偏心轮。大人推动童车时,在后轮的带动下,整个童车向前前进,同时,两个偏心后轮在滚动的同时,产生上下起伏的动作,从而带动了整个童 车做上下起伏的走势。有利于给幼儿或儿童带来适度的刺激性和趣味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车架后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长轴,所述的后轮包括两个半径不 等、偏心位置相等的偏心大轮和偏心小轮,它们分别固定在转动长轴的两端, 所述偏心小轮的外圈设有可转动的差动轮圈,所述的差动轮圈的外径与偏心大 轮的外径相等。差动轮圈的设置使童车在转弯时动作灵活,同时也有利于减轻 大人的推送力。差动轮圈的外径与偏心大轮的外径相等、且偏心位置相同,使 得两后轮在运动是产生的起伏动作的一致性,有利于保证一定的舒适性,避免 了运动过程中的颠簸。在所述车架前端设有车把手,在车把手的下端连接有可摆动的支脚,所述 的前轮为一个可转动的安装在支脚下端的转向轮,所述的支脚和转动长轴之间 连接有推拉连杆。该方案中,车轮结构为三个轮子的结构,前轮的方向可以直 接通过车把手来控制。后轮在滚动过程中产生的上下起伏动作通过推拉连杆传 送到支脚(支脚为向前倾斜设置)上,从而支脚做前后的摆动动作,在摆动的 过程中,童车的前半部分也相应的随之做上下起伏动作。同时,在实际的应用 中,支脚为向外倾斜设置,有利于摆动的平稳性。推拉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轴 承与转到长轴和支脚相连接,有利于摆动的灵活性。推拉连杆的前端可连接在 支脚的上半部分,可以使支脚摆动时产生更大的摆动幅度。所述车架的下端连接有可摆动的两只支脚,所述的前轮为两个分别连接在 两支脚下端的万向轮,所述的两支脚和转动长轴之间连接有两根推拉连杆。该 方案中,车轮结构为四个轮子的结构,因而前轮必须为万向轮,且应该该方案 的童车可以不设置车把手。支脚同样为向前倾斜设置。其中的摆动原理,以及 上下起伏动作的传送原理与上述方案相类似。所述车架的下端连接有可摆动的两只支脚,所述的前轮为两个分别连接在两支脚下端的万向轮,所述的两支脚之间横向固定有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和 转动长轴之间连接有推拉连杆。该方案中的原理与上述四轮的原理类似,支脚 同样为向前倾斜设置,且应该该方案的童车可以不设置车把手。连接轴的两端 分别连接在两支脚的上半部分,同样能使支脚摆动时产生更大的摆动幅度。所述偏心小轮和差动轮圈之间设有复数个滚动体,且差动轮圈和偏心大轮 外圈为耐磨塑胶体。滚动体可以为滚珠,其设置可以提高差动轮圈在差动时的 灵活性,且能减轻对童车的推送力。差动轮圈的外径与偏心大轮的外径相等, 为了使两后轮行走步调一致性,使应用该车轮结构的童车在行走过程中达到规 律的波浪起伏的走势,而不是颠簸的走势,保证一定舒适度的同时,还能达到 适度的刺激。所述的转动长轴上设有推拉偏心轮,所述推拉连杆的后端设有套置在推拉 偏心轮圆周上的推拉固定圈,且在推拉偏心轮和推拉固定圈之间设有复数个滚 动体,所述推拉连杆的前端设有推拉孔,推拉连杆通过穿设在推拉孔内的圆柱 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脚或连接轴上,推拉偏心轮的中心到转动长轴的连线与各 后轮中心到转动长轴的连线相垂直。可以顺利的实现在后轮滚动的同时推拉支 脚前后摆动。后轮在滚动过程中,转动长轴带动推拉偏心轮滚动,从而推拉偏 心轮带动推拉连杆前后运动,也就带动了支脚前后摆动,同时,后轮产生的上 下起伏动作通过推拉连杆传送到支脚上,从而支脚做前后摆动的同时,也相应 的做上下起伏动作。所述的车架后端设置有推扶手。推扶手的设置方便大人对童车的推行。 本专利技术具有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该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 结构可以适用于任何童车上,应用范围广;2、在不需要其他动力的状态下,大 人推着行走就能产生规律的波浪状起伏的动感现象,能给幼儿或儿童带来适度 的刺激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一定的舒适感,能减轻或避免幼儿或儿童厌烦情 绪的产生,甚至能使幼儿或儿童对该童车产生百坐不厌的心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轮部分的一种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轮部分的另一种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车轮部分的又一种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中l.车架、2.车把手、3.转动长轴、4.偏心大轮、5.偏心小轮、6.差 动轮圈、7.支脚、8.前轮、9.推拉连杆、IO.连接轴、ll.推扶手、12.坐垫、13. 推拉偏心轮、14.推拉固定圈、15.推拉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它包括车架1, 设置在车架1底部的车轮,和设置在车架1前端的车把手2,车架1后端和中 部分别设置有推扶手11和坐垫12。车轮分前轮和后轮,后轮为偏心轮。在车架1的后底部可转动的连接有转动长轴3,即转动长轴3通过轴承连 接在车架1上。后轮包括两个半径不等、偏心位置相等的偏心大轮4和偏心小 轮5,它们分别固定在转动长轴3的两端,偏心小轮5的外圈还设有可转动的 差动轮圈6。偏心小轮5和差动轮圈6之间设有复数个滚动体(滚珠),差动轮 圈6的外径与偏心大轮4的外径相等,且差动轮圈6和偏心大轮4外圈为耐磨 塑胶体。偏心大轮4和偏心小轮5的偏心角度、偏心距离都相同的固定在转动 长轴3上,达到三者同步转动的目的。车把手2的下端连接有可摆动的向前倾斜的支脚7,其连接方式可以为铰 链式连接。前轮8为一个可转动的安装在支脚7下端的转向轮,支脚7和转动 长轴3之间连接有推拉连杆9。转动长轴3上设有推拉偏心轮13,推拉连杆9 的后端设有套置在推拉偏心轮13圆周上的推拉固定圈14,且在推拉偏心轮13 和推拉固定圈14之间设有复数个滚动体,推拉连杆9的前端设有推拉孔15,推拉连杆9通过穿设在推拉孔15内的圆柱轴可转动的安装在支脚7上,推拉偏 心轮13的中心到转动长轴3的连线与各后轮中心到转动长轴3的连线相垂直。 推拉连杆9的前端连接在支脚7的上半部分,至少连接在支脚7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于童车的车轮联动结构,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底部的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轮分前轮和后轮,所述的后轮为偏心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吴茂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