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系统及其相关系统、设备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99615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机交互系统,为人机交互设备提供操作平台,以令人类思维表达在机器上延伸甚至执行,包括:输入单元,提供给用户进行原始信息的初始输入和关联信息的确认输入;存储单元,存储已将表征了用户输入信息的第一信息与表征了映像功能项的第二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数据库;处理单元,将原始信息作为第一信息的关键字在数据库中检索与之相关联的第二信息作为该原始信息的关联信息;输出单元,输出该关联信息以便与用户交互以执行所述确认输入。为了使这种延伸表达得以执行,还需进一步设置相应执行单元或模块。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其它与此相关的系统、设备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所想即所得的人机交互方式,改变人机交互习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人类自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交互式设备产生以来,衍生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多种智能 系统,包括NOVEL、UNIX、LINUX、WINDOWS等适用于个人计算机的传统类型,还包括基于便携 式交互设备如手机、Palm、PDA等的各种新型的智能系统WINDOWS CE、SYBIAN、ANDR0ID、N0VA 等,各种操作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纵深发展。操作系统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人 机交互系统的智能程度。 所有传统的操作系统中,其指令输入技术的发展基本上遵循从命令模式到指点模 式演进的过程,期间面向程序编程的出现,是将指点模式操作系统推向高潮的关键所在,无 疑,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巨大飞跃,离不开此类技术的实现,同时,人类正处于第三与第四次 产业革命的交叉路口,未来人类走向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产业革命也需以此为基础 不断演进。 传统的命令输入模式,使用字符串输入一个命令行,然后由系统调用与该命令行 相对应的程序执行相应的功能,故其繁琐、低效等不足自然不得而知。而指点模式操作系统 产生后,迅即普及,尽管有硬件同步发展的功劳,更重要的却是因为其改变了人类操作人机 交互设备的传统习惯,进一步符合人类以对象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正因此,普罗大众的日常 生活中,指点输入模式的操作系统已经淘汰了命令输入模式,命令输入模式的操作系统多 存在于银行、电信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由指点模式所带来的产业链,推动全球IT市场的 快速发展也是史所未有。 不管如何,所有既有的操作系统,依然停留在用户输入、机器一一对应响应的水平 上,并不能按照人类的思维方式进行智能化思考,以便前导性地为用户提供与输入相关联 的其它信息。为了实现类似的功能,往往需要附加单个或其它多种相关的专门程序方能实 现,但是,这些单个附加的专门程序仍然是机械性的,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实 现的,并不具有普遍适应性。就是进入该程序本身之前,也需要经过繁琐的一番指点操作, 表现在人类思维上是断续操作的。以计算机为例,要运行某个功能,往往需要顺着菜单一层 一层进行人工查找,直至找到相应程序方能点击运行;以手机为例,如须拨打通讯录中已记 载的某人的电话,需先经繁琐的点击操作,进入通讯录找到该人后,再调用电话模块进行通 信;同理,其它便携式终端设备也一样, 一切皆源于操作系统的输入模式的具体实现。 或许,由于个人计算机配备了体积相对较大的键盘和屏幕,用户基于操作上的既 成习惯而在主观上不觉得这种传统的指点输入模式带来多大的不便,但是,表现在屏幕和 键盘较小的便携式终端交互设备如手机、PALM、 PDA、 MP4、上网本等设备上,则其对比尤为明 显。 便携式交互设备中,由于其键盘和屏幕均较小,故对输入法的实现带来很高的要求,如在九宫格键盘格式的手机中,除了仅有的若干按键之外,并不宜搭载鼠标之类的其它 输入设备,因此,如何高效地利用九宫格键盘进行快速输入便成为问题,实践证明,手机键 盘输入与计算机键盘输入不仅在速度上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菜单选取、命令选取等功能 性操作上的速度和便利程度上也不可相提并论。由此,进一步说明了,即使微观看待传统的 操作系统的输入模式,也可以看出期间有尚待完善之处。至于26键盘的便携式交互设备, 则其小键盘的操作上的不便依然会更突出同一缺陷。 尽管触摸屏手机采用了软键盘的方式,但软键盘的实现也是硬键盘在触摸屏上的 延伸,故不行赘述。 指令的输入工具,表现在计算机上,主要是键盘和鼠标以及其它语音输入工具,表 现在便携式交互设备上,则主要为键盘和语音,无论具体的输入工具及其输入方法如何,均 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工具,现有技术均不能改变人们进行单一表达而机器进行单一反馈的习 惯。当然,人类已经专利技术了脑电波翻译器、虹膜识别器等设备,并且将其应用为输入设备,但 这些技术尚未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综上可知,传统的多种操作系统尽管在其它技术上不断演进,但其智能化程度依 然停滞不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无法脱离用户单一表达与机器单一机械反馈这一 定向思维,也即无法延伸人类思维,其中广义的输入法(包括语音、键码等方式,而非具体 某种字符编码规则所代表的如五笔、拼音输入法等)作为用户表达途径,在其中起到关键 的作用,但并非全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用户通过输入设备所进 行的表达所蕴含的思维进一步延伸的所想即所得(What You Think WhatYou Get)的智能 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在前一 目的基础上,使所述思维延伸后得以按用户愿意执 行的智能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植入传统操作系统的所想即所得的人机交 互系统。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想即所得的输入系统,以使思维表达的延伸得 以通过传统输入法实现。 本专利技术的再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所述智能系统原理实现的通信设备。 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想即所得的人机交互方法,以改变既有人机操作习惯。 为实现上述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第一 目的所称智能系统,为人机交互设备提供操作平台,以令人类思维表 达在机器上延伸表达,包括 输入单元,提供给用户进行原始信息的初始输入和与该原始信息相关的关联信息 的确认输入;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将表征了用户输入信息的第一信息与表征了映像功能项的 第二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数据库; 处理单元,将所述原始信息作为第一信息,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在存储单元的数据库中检索与之相关联的第二信息作为该原始信息的关联信息; 输出单元,输出该关联信息以便与用户交互以执行所述确认输入。 所述输入单元具有输入装置,该装置为麦克风、键盘、脑电波翻译器、虹膜识别器、触摸屏中任意一种。所述数据库中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的映射关系为一对一或一对多。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的映射关系以数据库的形式确立。 更具体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内码转换模块41,识别源自用户的系列动作,依照预设的规则将其转换为至少一个内码序列,由该些内码序列构成所述原始信息; 信息转换模块,将所述原始信号中每一内码序列作为所述第一信息的关键字,在所述数据库中检索与每个关键字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二信息,由该些第二信息构成所述关联信息。 为了建立远程联系,本系统还包括远程单元,与远程服务器连接以实现所述数据库的更新。 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所称的智能系统,为人机提供操作界面,以令人类思维表达在机器上延伸后直接执行,在包括了前述第一 目的所称的智能系统的基础上,其处理单元,在用户初始输入时,将所述原始信息作为第一信息,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在存储单元的数据库中检索与之相关联的第二信息作为该原始信息的关联信息;而在用户完成确认输入后,执行与所确认的关联信息相关的目标对象。 作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所称智能系统的一种具体方案,该智能系统为人机提供操作界面,以令人类思维表达在机器上延伸后直接执行,在包括了前述第一目的所称智能系统的基础上,所述处理单元还包括 解析模块43,用于在用户完成确认输入后,解析被选择的关联信息所包含的映像功能项; 执行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确认输入,执行所述被解析的映像功能项。 而所述执行模块包括如下模块至少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系统,为人机交互设备提供操作平台,以令人类思维表达在机器上延伸表达,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输入单元,提供给用户进行原始信息的初始输入和与该原始信息相关的关联信息的确认输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已将表征了用户输入信息的第一信息与表征了映像功能项的第二信息之间建立映射关系的数据库;处理单元,将所述原始信息作为第一信息,利用所述映射关系在存储单元的数据库中检索与之相关联的第二信息作为该原始信息的关联信息;输出单元,输出该关联信息以便与用户交互以执行所述确认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精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