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503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罐体,罐体包括前舱和后舱,前舱和后舱分别设有前舱卸料管和后舱卸料管,前舱卸料管包括前舱左卸料管和前舱右卸料管,后舱卸料管包括后舱左卸料管和后舱右卸料管;前舱左卸料管和前舱右卸料管穿过罐体设置,两入口都设在前舱的底部及两出口分别设在罐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后舱左卸料管和后舱右卸料管穿过所述罐体设置,并且两入口都设在后舱的底部及两出口分别设在罐体外部的左右两侧。能够方便的在其两边卸料,扩大了应用范围,符合更多地域和环境的应用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尤其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罐体的 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物流产业发展迅速,其分工也趋于专业化,粉粒物料运输车作为专 业运输散装水泥、铝粉、面粉及其他粉粒货物的物流载体,其产销量出现了 大幅增长。但是现有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卸料装置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目 前粉粒物料运输车的进气口及出料口均设置在车辆左方。对于某些习惯于右 边操作的地域的用户而言,这将带来不便;此外粉粒物料运输车很多时候在 工作空间比较狭窄的情况下,需要在右边卸料,现有左边卸料的技术将可能 导致无法顺利卸料。综上所述,现有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存在着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其能够左右两边卸料, 方便应用于具有不同操作习惯的地域和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罐体,该罐体上设置出料端口以卸货,所述罐体包括前舱和后舱,所述 前舱和后舱的底部各设一出料口,所述前舱的出料口通过前舱卸料管与所述 出料端口连通,所述后舱的出料口通过后舱卸料管与所述出料端口连通,所 述前舱卸料管和后舱卸料管中均设置有控制管道打开/闭合的开关,其中,所述出料端口包括位于罐体左侧后端的左出料端和位于罐体右侧后端的 由出料端;所述前舱卸料管包括沿罐体左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前舱左卸料管和沿罐 体右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前舱右卸料管,该前舱左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前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左出料端相连,该前舱右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前舱的 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右出料端相连;所述后舱卸料管包括沿罐体左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后舱左卸料管和沿罐 体右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后舱右卸料管,该后舱左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后舱的 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左出料端相连,该后舱右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后舱的 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右出料端相连。根据上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其中,所述开关包括位于所述前舱左卸料管 中的前舱左卸开关,位于所述前舱右卸料管中的前舱右卸开关,位于所述后 舱左卸料管中的后舱左卸开关,位于所述后舱右卸料管中的后舱右卸开关。 根据上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其中,所述前舱左卸开关、前舱右卸开关、 后舱左卸开关以及后舱右卸开关均为蝶阀。根据上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其中,所述前舱的出料口为一喇叭口,所述 前舱左卸料管和所述前舱右卸料管通过一弯头与该前舱的喇叭口连接,该前 舱的喇叭口设在所述前舱的底部;和/或所述后舱的出料口为一喇叭口 ,所述后舱左卸料管和所述后舱右卸料管 通过一弯头与该后舱的喇叭口连接,该后舱的喇叭口设在所述后舱的底部。根据上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其中,所述前舱左卸料管的出口和所述后舱 左卸料管的出口管道连接,然后共同与所述左出料端连接;所述前舱右卸料管的出口与所述后舱右卸料管的出口管道连接,然后共 同与所述左出料端连接。根据上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其中,所述蝶阀分别设置于所述前舱左卸料 管和前舱右卸料管及后舱左卸料管和后舱右卸料管与罐体连接处的外侧。根据上述粉粒物料运输车,其中,置于罐体左右侧的卸料管是对称设置 的,所述前舱卸料管与后舱卸料管共用一气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左右 两侧的二次助吹管,该二次助吹管与该气源相连。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粉粒物料运输车的技术方案中,在罐体的前舱和后舱分 别增加了一条卸料管,这样前舱和后舱都有两个卸料管,前舱和后舱的两条 卸料管都左右分置,这样可以方便左右两边操作,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优选的是,位于相同边的卸料管可以管道连接,然后与同一个出料端口连接; 在卸料管穿过罐体之后可以在每个卸料管上设置一个蝶阀,方便分别控制每个卸料管;位于同舱的卸料管共用一个喇叭口,既简化了工艺,又节约材料, 提高作业效率。分别在左右侧的卸料管设置二次助吹管,有助于提高增加卸 料速度和输送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较优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较优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较优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图1—图4从不同部位和角度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罐体的较优实施例的结构, 罐体分为前舱1和后舱2,前舱1和后舱2分别设有前舱卸料管及后舱卸料 管,前舱卸料管包括前舱左卸料管121和前舱右卸料管122,后舱卸料管包 括后舱左卸料管221和后舱右卸料管222。前舱左卸料管121和前舱右卸料管122穿过罐体, 一部分在罐体内部, 一部分露在罐体外部,二者的入口,也即前舱l的卸料管的进料口,都设在 前舱1的底部,这便于降低剩余率,尽可能排净其中的粉粒物料,二者的出 口分别设在罐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后舱左卸料管221和后舱右卸料管222穿 过罐体, 一段在罐体内部, 一段在罐体外部,二者的入口,即后舱2的卸料 管的进料口,都设在后舱2的底部及两出口分别设在罐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前舱左卸料管121和前舱右卸料管122通过一弯头10与一前舱喇叭口 11连接,前舱喇叭口 11设在前舱1的底部,前舱喇叭口 11的结构能够更适 应于粉粒物料的卸载,经过气源的吹动,粉粒物料可以更多更快的从喇叭口 中流出罐体外部,后舱左卸料管221和后舱右卸料管222通过一弯头20与一 后舱喇叭口 21连接,该后舱喇叭口 21设在后舱2的底部,前舱1的弯头10 和后舱2的弯头20以及前舱1的喇叭口 11和后舱的喇叭口 21的结构及工作 激励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相同,也可以不同。前舱左卸料管121和后舱左卸料管221的出口管道连接,然后与一左出 料端口 4连接,出料端口 4包括位于左侧的左出料端和位于右侧的右出料端, 前舱右卸料管122与后舱右卸料管222的出口管道连接,然后与一右出料端 口 4连接,前舱1和后舱2的同侧的卸料管利用管道连接起来能够使二者在 卸载时共用出料端口 4,方便操作,降低生产成本。如果每根卸料管分别安 装一个出料端口 4,那么前舱1和后舱2可以装载不同的货物,使得本专利技术 在应用过程中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为了更好的控制的物料的卸载,在前舱 左卸料管121和前舱右卸料管122与罐体外侧的结合处还分别设有蝶阀3, 同样对后舱2的卸料管也采取同样的设置,由于各卸料管是穿过罐体的,因 此在与罐体的连接处一定要采取密闭牢固的与罐体满焊的连接措施。在伸出 罐体之后,可将蝶阀3用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装配在各卸料管上, 蝶阀3出口处各接一根管道至罐体尾部,再采用诸如焊接等方式连接出料端 口4,以方便在应用过程中,出料端口 4与卸料软管连接,如果控制物料卸 载的装置不安装在卸料管穿出罐体的部位,那么控制装置应该装配在出料端 口 4等部位。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并更好利用现有的气源,在本实施例中,前舱l和 后舱2的卸料管在管道连接之后,并且在出料端口4之前,在左右侧各连接 一个二次助吹管5,两个二次助吹管5应用同一个气源,即与同一个气源连 接,前舱左卸料管121和后舱左卸料管221及前舱右卸料管122和后舱右卸 料管222在管道连接之后各与一个二次助吹管5连通,该气源为空压机或者 外接气源(图中未显示),二次助吹管5能够增加卸料速度和输送高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较优实施例中,在罐体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罐体,该罐体上设置出料端口以卸货,所述罐体包括前舱和后舱,所述前舱和后舱的底部各设一出料口,所述前舱的出料口通过前舱卸料管与所述出料端口连通,所述后舱的出料口通过后舱卸料管与所述出料端口连通,所述前舱卸料管和后舱卸料管中均设置有控制管道打开/闭合的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料端口包括位于罐体左侧后端的左出料端和位于罐体右侧后端的右出料端; 所述前舱卸料管包括沿罐体左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前舱左卸料管和沿罐体右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前舱右卸料管,该前 舱左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前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左出料端相连,该前舱右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前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右出料端相连; 所述后舱卸料管包括沿罐体左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后舱左卸料管和沿罐体右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后舱右卸料管,该后舱 左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后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左出料端相连,该后舱右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后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右出料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包括罐体,该罐体上设置出料端口以卸货,所述罐体包括前舱和后舱,所述前舱和后舱的底部各设一出料口,所述前舱的出料口通过前舱卸料管与所述出料端口连通,所述后舱的出料口通过后舱卸料管与所述出料端口连通,所述前舱卸料管和后舱卸料管中均设置有控制管道打开/闭合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端口包括位于罐体左侧后端的左出料端和位于罐体右侧后端的右出料端;所述前舱卸料管包括沿罐体左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前舱左卸料管和沿罐体右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前舱右卸料管,该前舱左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前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左出料端相连,该前舱右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前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右出料端相连;所述后舱卸料管包括沿罐体左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后舱左卸料管和沿罐体右侧、由前往后延伸的后舱右卸料管,该后舱左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后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左出料端相连,该后舱右卸料管的一端与该后舱的出料口相连、另一端与该右出料端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包括位于所述前舱左卸料管中的前舱左卸开关,位于所述前舱右卸料管中的前舱右卸开关,位于所述后舱左卸料管中的后舱左卸开关,位 于所述后舱右卸料管中的后舱右卸开关。3、 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彬耿齐发孙延伟魏隆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