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东龙专利>正文

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1357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其包括一热 风导入口、一蓄压室及一组导流叶片,所述之热风导入口呈水平 设置,以导入100度~200度的热风,热风经热风导入口导入风箱本 体后,进入蓄压室,并经过设于蓄压室内部之导流叶片,使风向 呈九十度弯折后往上吹拂;其中,在热风导入口侧及蓄压室出口 侧,分别设置有一均压网,使导出之热风经过连续蓄压且均压分 流形成均压热气流后吹向电路板合成基板,使电路板合成过程中 得均匀受热,质量得以提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制造时是将所需电路布局印刷于多层板体上,再将多层 板经由复合制程形成电路板体,然后再将该板体的板面被覆一层含有溶剂 的油墨,最后再置入烤箱之中烘干,使板体油墨层中的溶剂挥发。台湾新型专利公告第00560609号印刷电路板用之热风烤箱的改良构 造专利案,揭露一种印刷电路板用之热风烤箱的改良构造,包括将一 箱型保温炉体内规划形成有加热室与集风室,该加热室与集风室之间另配 置有一抽风室,该抽风室内装设有一风扇,是接受一马达驱动;该炉体内 并设有一可供摆放印刷电路板之烘仓,并分别与上述集风室及加热室相连 通;其特征为该炉体之一端侧设具排风管,排风管一端连接至外界的负 压端,且排风管另一端连通至炉体内邻近加热室内之烘仓的排风门近侧; 该加热室内设具一加热器,邻近抽风室的抽风口近侧;该排风管内设具一 进风管, 一端吸口伸出排风管外与大气相通,另一端入口穿探至炉体内并 向上延伸至接近加热器与风扇的抽风口位置。惟上述以多层板复合形成之电路板体,主要藉由多层板体之间的黏着 剂或黏胶等作为结合材料, 一般是将热风导入风箱后直接吹向合成板体, 以加速合成板体的热融与黏着,容易因为热风压力分布不均或热风温度不 均而影响到板体幅面各区块黏着密合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是使吹向电路板合成机之热风为均压及均温。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为一流 体管路,包括一热风导入口; 一设于热风导入口一端之蓄压室;一 组设于蓄压室内部之导流叶片; 一热风排出口,是设于蓄压室的一端, 并连接至电路板合成机;以及一组使通过的热风均压之均压网。 本技术之均压网是设于热风导入口和蓄压室的通路之间。 本技术之均压网是设于蓄压室和热风排出口的通路之间。 本技术之均压网在热风导入口和蓄压室的通路之间,以及蓄压 室和热风排出口的通路之间均有设置。本技术设于蓄压室内部之导流叶片,是斜向相互间隔的方式设置。本技术之热风导入口是分左通路和右通路,左通路和右通路之 间设有一可控制热风流向之风门。本技术之热风导入口复设有一探测孔。本技术之蓄压室和热风导入口之间复设有一第二组均压网,第 二组均压网和蓄压室之间又形成一第二蓄压室。本技术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主要藉由二组均压网以及二 组蓄压室,使导入之热风透过层层均压与蓄压导流,使吹向基板之热风的 截面压力更为平均。本技术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由于热风在吹向电路板基板 之前已经过均压分流,故合成基板可以在均匀热温及压力下,均匀密着, 密着合成之基板质量即可以有效提升。本技术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在热风流通的路径上又可设 置风门及探测孔,以随时检知热风分布的位置及其温度。本技术利用序列状导流叶片,得均匀转折气流流向,促进出口的 气流条件均等。本技术提供电路板合成机之基板合成需求热风是呈均压状态,藉 由均压热风的吹弗,使基板得以均匀合成黏着,提升了电路板基板之物理 品质。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组装于电路板合成机下方之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之纵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之上视图。图4为本技术之加热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200—-电路板合成机 11-一导风通路 5-一第二均压网 7-一导流叶片 9-一第二蓄压室 11C---风门100— 2—-热风导入口4---探测孔 6---第一蓄压室 8-一均压吸出口 11B—-右通路1-一风箱本体 3—-均压网 5--第二均压网 12--_入口 11A—-左通路 300-—纤维布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基本为一箱型流体管路,如 图1所示,该均压装置100是设于电路板合成机200的下方,使导入之热风 可由下往上进入电路板合成机200,提供电路板合成机200内合成中之电路 板基板可均匀获得热温,使电路板基板合成后之密着度更为平均密实者。如图所示,该均压装置IOO,包括 一可连接至电路板合成机200下方 之风箱本体l,风箱本体的一端设有一热风导入口2,以导入温度约达IOO度 200度的热风。请参照图2所示,热风导入口2和风箱本体1之间为导风通路11,该导 风通路ll为水平设置,其通风路径上设有一均压网3,该均压网3是垂直地 设于导风通路ll的截面上,使进入之热风会先通过均压网3;该均压网3之 表面设有排列的网孔,透过其具一定排列之网孔孔道,对进入之热风产生 梳流作用,协助热风均匀进入风箱本体l可得均压、均等流速之流线。如图所示,在导风通路ll和风箱本体l连接的位置,是又设有一探测 孔4,提供任何物理感应器材穿入探测,以随时感知进入总体或管路局部 位置流线的热风温度或压力或流速,及调整热风的条件。如图所示,在风箱本体l的内部,其朝向出口一定高度处是设有一第 二均压网5,第二均压网5和风箱本体1内部的下方空间构成一第一蓄压室6 ,第一蓄压室6内部是设有一组导流叶片7,该导流叶片7是相对于风箱本 体之入口12而为斜向间隔设置,使导入风箱本体入口12之水平流动热风流 线,经过斜向间隔设置之导流叶片7后,转成向上之垂直流动,朝向电路 板合成机200的下方灌入。如图所示,当热风进入风箱本体l后,藉由第二均压网5的网孔较小, 使热风不会在一进入第一蓄压室6后即马上流出,而能在第一蓄压室6内部 产生一积载风压。依Q^PV,当风速降低时,压力相对增高,流经第二均压 网5的热风因受到第一蓄压室6较高压力的关系,使其流动减缓,而可均匀 地自第二均压网5流出;如图所示,在第二均压网5的上方,间隔一段距离处是又设有一均压 吸出口8,该均压吸出口8和第二均压网5之间形成第二蓄压室9,使经过第 一蓄压室6之分流热风,再经过第二蓄压室9的分流,使得流动的速度再降 低及蓄压。因此,透过层层均压网3、 5的均压分流,以及连续蓄压室6、 9的蓄压,自均压吸出口8排出的热风即可为稳定均匀均压状态,设于电路 板合成机200内之合成基板即可在均压热风吹弗下完成均匀受热密合。请参照图3所示,本技术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实施时其 导风通路11可以分成左通路11A和右通路11B,在左通路11A和右通路11B交 接处得设置一风门11C,该风门11C得以手动或电路控制,以决定经导风通 路11可以偏向左通路11A进入或右通路11B进入,或调变二侧压力。请参照图4所示,本技术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当热风通 过左通路11A或右通路11B后,风箱本体l的内壁即会因为高温热风的蓄积 而产生反向輻射作用,该辐射会对构成电路板基材之纤维布300产生辅助 性匀热作用,使得预先附着在电路板上之铜箔,也因此得因热风的均压匀 热而均匀热融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为一流体管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热风导入口;一设于热风导入口一端之蓄压室;一组设于蓄压室内部之导流叶片;一热风排出口,是设于蓄压室的一端,并连接至电路板合成机;以及一组使通过的热风均压之均压网。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为一流体管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热风导入口;一设于热风导入口一端之蓄压室;一组设于蓄压室内部之导流叶片;一热风排出口,是设于蓄压室的一端,并连接至电路板合成机;以及一组使通过的热风均压之均压网。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其特征为均压网是设于热风导入口和蓄压室的通路之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其特征为均压网是设于蓄压室和热风排出口的通路之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路板合成机之均压装置,其特征为均压网在热风导入口和蓄压室的通路之间,以及蓄压室和热风排出口的通路之间均有设置。5.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东龙
申请(专利权)人:黄东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