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鲁泊凡专利>正文

转向角度控制实现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9511 阅读:5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转向角度控制实现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法。在电动汽车方向机的转向臂相对应的部位,对称安装有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电动汽车左右转向时,转向臂转向电器元件A或电器元件B,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节右侧或左侧车轮的转速,实现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电子差速器,具体的说是转向角 度控制实现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较为先进的驱动方式,较少实际运用,其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法,也在研讨之中;利用轮毂电 机的转矩特性,进行自动适应差速调节的方法,基本上可以满 足电动汽车在城巿以及其他较好道路上行驶的需要,但在情况 复杂、弯道多且转弯幅度大的道路上行驶,连续、大幅度、长 时间的转弯,会引起单侧电驱动轮的轮毂电机过载发热缩短使 用寿命,也会因长时间的两侧轮毂电机负载不平衡,导致电动 汽车能效比降低,电能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角度控制实现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 法,可以克服上述缺陷,所釆用技术方案是在电动汽车方向 机的转向臂相对应的部位,设置电器元件支架,在支架的两边 对称安装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利用操作方向机时转向臂的移动,使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节电驱动轮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信号的强弱,取 决于转向角度的大小,决定了电驱动轮转速升、降幅度的大 小,电动汽车左转弯时,转向臂移向电器元件A,电器元A产 和电信号,通过控制器降低左电驱动轮的转速,或提高右电驱 动轮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动汽车右转弯时,转向臂移向电器元件B,电器元件B产生电信号,通 过控制器降低右电驱动轮的转速,或提高左驱动轮的转速,实 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动汽车直行时,转向臂位 于两个电器元件之间,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均不产生电信 号。所述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之间设有间距,电动汽车直 行进行方向修正或小幅转弯时,即转向臂作小幅度移动时,不 使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电驱动轮以自动适应的方式实现差速 调节,间距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调节。所述电器元件信号产生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装设与方向机 联动的机械装置,并在相对应的部位安装电器元件,用所装设 的机械装置操作电器元件,使之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 节电驱动轮的转速,实现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所述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是可调节的电阻元件、电容元件或电感元件,或者是相同性能的电子元件。所述控制器是电动汽车变速调节的主控制器,或者是单独设置的用于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控制器,采用调节频率、调节 电压或调节电流的方法,实施对电驱动轮的转速调节。 相关控制原理简述电动汽车转弯时,左、右侧电驱动轮处于不同半径的行驶 弧线上,其内侧电驱动轮的轮毂电机负荷增加,外侧电驱动轮 的轮毂电机负荷减轻,根据电机的轮距特性,负载增加,则转 矩加大,转速下降,负荷减轻,则转矩减小,转速上升,以此 原理,电驱动轮便可以电动汽车转弯时自动调节转速,即自动 适应差速调节。转向角度信号控制实现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须以两侧电 驱动轮间的差速比为依据,这种差速比因车型、轮距不同而不同,因转向角度变化而变化;差速比的变化与转向角度的变化 成正比,转向角度大,差速比就大,转向角度小,差速比就 小。电器元件所产生的电信号也因转向角的变化而变化,两者 之间可成正比,也可成反比,根据需要设定,但差速比的变化 曲线与电信号的变化曲线必须基本相同。本专利技术实施时,转向轮前東的调节,必须在转向横拉杆的 两端进行等值的调节,以使电动汽车直线行驶时转向臂处于两 电器元件之间正中的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在电动汽车方向机的转臂所对应的部位,装设电器元件支架,在支架的两边对称安装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利用操作方向机时转向臂的移动,使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节电驱动转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信号的弱强,取决于转向角度的大小,决定了电驱动轮转速升、降幅度的大小,电动汽车向左转弯时,转向臂移向电器元件A,电器元件A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降低左电驱动轮的转速,或提高右电驱动轮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动汽车向右转弯时,转向臂移向电器元件B,电器元件B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降低右电驱动轮的转速或提高左电驱动轮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动汽车直行时,转向臂位于两个电器元件之间,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均不产生电信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度信号控制实现电驱动 轮差速调节的方法,其特征是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之间 设有间距,电动汽车在直行进行方向修正或小幅度转弯时,即 转向臂作小幅度移动时,不使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电驱动轮以自动适应的方式实现差速调节,间距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调 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度信号控制实现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法,其特征是可装设与方向机联动的机械装置,并在相对应的部位安装电器元件,用所装设的机械装置操 作电器元件,使之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节电驱动轮的 转速,实现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度信号控制实现电驱动 轮差速调节的方法,其特征是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是可 调节的电阻元件,电容元件或电感元件,或者是相同性能的电 子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角度信号控制实现电驱动 轮差速调节的方法,其特征是控制器是电动汽车变速调节的 主控制器,或者是单独设置的用于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控制 器,釆用调节频率,调节电压或调节电流的方法,实施对电驱 动轮的转速调节。全文摘要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在电动汽车方向机的转向臂相对应的部位,对称安装有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电动汽车左右转向时,转向臂转向电器元件A或电器元件B,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节右侧或左侧车轮的转速,实现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文档编号B62D11/02GK101531208SQ20081004707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鲁泊凡 申请人:鲁泊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角度控制实现电驱动轮差速调节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电动汽车方向机的转臂所对应的部位,装设电器元件支架,在支架的两边对称安装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利用操作方向机时转向臂的移动,使电器元件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调节电驱动转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信号的弱强,取决于转向角度的大小,决定了电驱动轮转速升、降幅度的大小,电动汽车向左转弯时,转向臂移向电器元件A,电器元件A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降低左电驱动轮的转速,或提高右电驱动轮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动汽车向右转弯时,转向臂移向电器元件B,电器元件B产生电信号,通过控制器,降低右电驱动轮的转速或提高左电驱动轮的转速,实现电动汽车电驱动轮的差速调节,电动汽车直行时,转向臂位于两个电器元件之间,电器元件A和电器元件B均不产生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泊凡
申请(专利权)人:鲁泊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