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芯电抗器绝缘导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9048 阅读:4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铁芯电抗器绝缘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6根以上小截面导线绞错缠绕重叠、换位形成一根矩形或者近矩形绞导线。本方案采用多根小截面导线(小截面导线的截面积为常规导线的十分之一左右)并联绞错缠绕重叠、换位形成一根矩形或者相近似于矩形绞导线,这样每根小截面导线之间的电压差相对较小,所以循环电流也减小,循环电流的相对减小就能减少因电阻而产生的负载损耗,将这种绞导线用于绕制电抗器的线圈,可以使电抗器线圈有效地减少负载损耗,控制电抗器的温升,提高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单根导线的截面积小,可以使电抗器内涡流损耗也减少。并且矩形或者相近似于矩形的绞导线,在绕制线圈时无需换位,使线圈在绕制过程中制作工艺更简单而且方便,同时提高了线圈的机械强度,节省了绕制时间。(*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干式铁芯电抗器的绝缘导线。
技术介绍
干式电力电抗器线圈是干式电力电抗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干式电力电 抗器的心脏。电抗器作为输变电中的重大设备之一,在其运行过程当中,因线圈中电流的流 动和电磁的存在,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损耗,这部分损耗主要是负载损耗、空载损耗、附加损 耗,但随着电抗器容量的增大,漏磁通增大,相应杂散损耗也会相应增加。已有绕制线圈采 用的是多根大截面绝缘导线并联叠加直接绕制,这种导线单根截面积大,导线间的循环电 流大,附加损耗高,导致电抗器内部温升的提高,使电抗器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抗器的制造 成本增加,而且绕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导线的人工换位,增加了绕线难度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采用多根小截面导线绞 错缠绕、互相换位形成矩形或者近矩形绞导线后,用于绕制电抗器线圈,从而降低电抗器的 损耗和温升,延长电抗器使用寿命,而且绕制过程中导线无需换位的铁芯电抗器绝缘导线。本技术铁芯电抗器绝缘导线的技术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6根以上小 截面导线绞错缠绕重叠、换位形成一根矩形或者近矩形绞导线。本技术的铁芯电抗器绝缘导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芯电抗器绝缘导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6根以上小截面导线(1)绞错缠绕重叠、换位形成一根矩形或者近矩形绞导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广天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