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运,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二合一的子母小车。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物流运输车及具有该物流运输车的物流运输列车(cn201410267667.8),所述物流运输车包括主框架、设置于主框架下方的行走装置和可升降地设置于主框架上的自动升降装置;所述物流运输列车包括至少两个顺次连接的子母车,在子母车中以该物流运输车为母车而承载子车;
2、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子车的升降,实现子车体与主车体的连接,对于厂区内配件运输来说,会存在单趟运输过程中,多次主子车体连接或者分离的使用场景,反复的升降使得子车和主车体连接时,存在一定的不便,限制了整体的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对于主子车体的连接方式,有可优化空间。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包括主车体和子车体,所述子车体和主车体之间设有插接组件,子车体通过插接组件与主车体拆卸连接,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部、限位杆、插接通道和压板,所述限位杆与主车体固定连接,限位杆的壁面开设插接通道,压板位于插接通道内并与限位杆弹性连接,插接部与子车体固定连接,插接部能够插入插接通道内并被压板压紧锁止。
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主车体具有顶板和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面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底部均安装有滚轮,同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拉杆,两根拉杆设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
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接部形成水平截面呈l形的杆体,所述插接通道与插接部相互配合使用。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与插接通道滑动连接,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与限位杆内顶面固定连接,弹簧能够推动压板抵触插接部顶部。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压板的端面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拿持并推动压板运动的拨片,拨片延伸至主车体的前方。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止脱槽和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压板固定连接,插接部的顶面开设止脱槽,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止脱槽内限位插接部。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凸起形成半圆柱体,限位凸起的弧面朝向插接部,止脱槽形成适配限位凸起的半圆形槽,止脱槽的长度小于插接部的宽度。
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通过将子车体与主车体拆卸连接,可根据需求,实现主车体和子车体连接使用或者分离使用,具有更强的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而在将子车体与主车体连接时,将插接部对准插接通道并推入,插接部插入插接通道内,通过插接部与限位杆插接实现对子车体竖直方向的防脱,而通过与限位杆弹性连接的压板,使得压板与插接部的顶面抵触,利用摩擦力限制插接部的水平滑移,进而实现水平和竖直方向的限位,连接稳定不易松脱,配合压板壁面的拨片,推动拨片带动压板上移并压缩弹簧,即可解除对插接部水平方向的锁止,拉出子车体即可实现拆除,拆装便捷高效,操作简单,结构精简不易损坏。
12、2.通过设置止脱槽和限位凸起,在压板抵触插接部时,通过限位凸起插入止脱槽内,实现对插接部的水平锁止,锁止效果更好,而在插接部插入插接通道内时,通过限位凸起在插接部的顶面滑动,当限位凸起正对止脱槽时,限位凸起才会卡入止脱槽内锁止插接部,不干涉子车体的运动且能够自行锁止,使用更加便捷。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包括主车体(10)和子车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车体(11)和主车体(10)之间设有插接组件,子车体(11)通过插接组件与主车体(10)拆卸连接,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部(20)、限位杆(21)、插接通道(22)和压板(23),所述限位杆(21)与主车体(10)固定连接,限位杆(21)的壁面开设插接通道(22),压板(23)位于插接通道(22)内并与限位杆(21)弹性连接,插接部(20)与子车体(11)固定连接,插接部(20)能够插入插接通道(22)内并被压板(23)压紧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体(10)具有顶板和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面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底部均安装有滚轮,同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拉杆,两根拉杆设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车体(11)具有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四根支撑杆,支撑杆之间拆卸连接有托板,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相同的滚轮,所述限位杆(21)安装在立柱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3)与插接通道(22)滑动连接,压板(2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与限位杆(21)内顶面固定连接,弹簧能够推动压板(23)抵触插接部(20)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3)的端面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拿持并推动压板(23)运动的拨片,拨片延伸至主车体(10)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组件还包括止脱槽(24)和限位凸起(25),所述限位凸起(25)与压板(23)固定连接,插接部(20)的顶面开设止脱槽(24),限位凸起(25)能够插入止脱槽(24)内限位插接部(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5)形成半圆柱体,限位凸起(25)的弧面朝向插接部(20),止脱槽(24)形成适配限位凸起(25)的半圆形槽,止脱槽(24)的长度小于插接部(20)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包括主车体(10)和子车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车体(11)和主车体(10)之间设有插接组件,子车体(11)通过插接组件与主车体(10)拆卸连接,所述插接组件包括插接部(20)、限位杆(21)、插接通道(22)和压板(23),所述限位杆(21)与主车体(10)固定连接,限位杆(21)的壁面开设插接通道(22),压板(23)位于插接通道(22)内并与限位杆(21)弹性连接,插接部(20)与子车体(11)固定连接,插接部(20)能够插入插接通道(22)内并被压板(23)压紧锁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体(10)具有顶板和固定安装在顶板底面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底部均安装有滚轮,同侧的两根立柱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拉杆,两根拉杆设置固定连接有加强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车体(11)具有底板和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的四根支撑杆,支撑杆之间拆卸连接有托板,底板的底部安装有相同的滚轮,所述限位杆(21)安装在立柱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合一的子母小车,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硕,
申请(专利权)人:亿斯特长春智能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