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美思专利>正文

夹持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03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夹持件,包括有夹座,夹座设有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一边的管状孔,并有一压杆,压杆具有一铰接边、一压条边及两侧边,压条边与底板间脱离形成开状态或贴合而形成合状态,其中,夹持件还设有一轴及一啮合部,分别位于压条边一侧及管状孔一侧,该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该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较短,压条边处于合状态时,该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较长,夹持件还设有一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为一轴孔并与轴铰接,另一端为一连接部并与啮合部搭接或脱离,并且连接件轴孔的轴线到连接部的距离与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夹持件可方便使用者进行放纸或取纸操作,且不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Clamping pie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lamping piece comprises a clamp seat, the clamp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plate and a tubular hole located in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a pressure bar, the pressur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hinged edge, a strip edge and the side edge and the bottom plate are formed from layering on state or joint form, the also, the clamp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shaft and an engaging portion, respectively located in the side strip and tubular hole side of the strip edge in open state, the shaft axis to the meshing part shorter distance strip edge in state, the distance of the shaft axis to the meshing part long clamp a connecto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for a shaft hole and shaft. The other end is a connecting part and with or disengaged lap joints and axis shaft hole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junction of the strip edge in open state when the shaft axis to the meshing part Equal distance. The clamping component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be convenient for users to carry out paper or paper fetching operations, and is not easy to cause harm to us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纸张夹持工具,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文件 板夹的夹持件
技术介绍
文件板夹是一种常见的文具,用于夹持纸张,方便人们保存 纸件。现有的一种文件板夹如图1所示,现有的文件板夹具有基板1,在基板1的一端固定有夹持件2,夹持件2用于将纸张夹 持在基板1上。夹持件2的结构分解图如图2所示,包括夹座4、压杆3及 一对扭簧42,夹座4由大致为矩形的铁片做成,其设有底板 46,底^反46的一边巻绕形成管状孔41,底^反46上还^:有两个固 定孔45,可使用铆钉等紧固件将夹座4固定在基板1上,压杆3 为一曲折杆,包括铰接边31、与铰接边相对的压条边32、以及 连接铰接边31与压条边32的两个侧边33,铰接边31通过扭簧 42铰接在管状孔41中,压条边32可以两个侧边33为半径,以 铰接边31为轴转动。自由状态下,压杆3的压条边32在扭簧42恢复力的作用下 压向并贴合在底板46上,形成合状态,纸张即被夹持在压条边 32与底板46之间。施力向上推动压条边32克服扭簧42恢复力 时,压条边32脱离底板46,形成开状态,即可将纸张放入夹持 件2中,或从夹持件2中取出被夹持的纸张。但是,使用该文件板夹时,需要施力将压条边32推起,压 条边32在扭簧42恢复力的作用下压向底板46,容易夹手,给使用者带来伤害。为解决夹手问题,公开号为CN190772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 请公开了一种名为带开夹手柄的线板夹,,的专利技术创造,该申请 公开的线板夹在前述的夹持件上设置构成杠杆的开夹手柄,该手 柄一端固定在压条边上,中部支承在管状孔的孔壁上,另一端为 自由端,从而形成一杠杆机构。使用者需要打开夹持件时,可向 手柄的自由端施力,使手柄与压条边连接的一端向上翘起,从而 打开夹持件,可有效地防止夹手。这种线板夹虽能有效避免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但使用者放置 或取出纸张时,需要一手向手柄施力,另一手放置或取出纸张, 若放置或取出的纸张数量较多,使用者便不能使用双手整理纸 张,给使用者的放纸或取纸操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者放纸或取纸操作的夹持件;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夹时不易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的夹持件。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夹持件包括夹座,夹 座设有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一边的管状孔,夹持件还设有一压杆, 该压杆为一曲折杆,并具有一4交接边、 一与4t接边相对的压条边 及连接铰接边与压条边的两侧边,该铰接边经扭簧铰接在夹座的 管状孔中,压条边可以两侧边为半径转动,且压条边与底板间脱 离形成开状态或贴合而形成合状态,其中,夹持件还设有一轴及一啮合部,分别位于压条边一侧 及管状孔一侧,该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该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 距离较短,压条边处于合状态时,该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较 长,夹持件还设有 一 连接件,连接件的 一 端为 一 轴孔并与轴铰 接,另一端为一连接部并与啮合部搭接或脱离,并且连接件轴孔 的轴线到连接部的距离与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轴的轴线到啮合部 的距离相等。由上述方案可见,使用者需要打开夹持件时,可向压条边施 力,使压条边脱离底板,处于开状态。当压条边与底板之间形成 一定角度的夹角时,连接件轴孔的轴线到连接部的距离与轴的轴 线到啮合部的距离相等,连接件的连接部即搭接在啮合部上。同 时,由于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小于压 条边处于合状态时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因此,压条边不会 贴合到底板上,而是被连接件固定在开状态,即压条边以一定夹角张开,此时,使用者即可双手进行;故纸或取纸操作。使用者放纸或取纸操作完毕后,可继续向压条边向上施力, 使连接部即脱离啮合部,压条边在扭簧恢复力的作用下压向夹座 的底板。由此可见,压条边可以一定角度张开并固定在开状态,使用 者放纸或取纸时,不需要一手对压条边进行操作,可双手整理纸 张。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压条边中部设有向上弯曲的部分构成 轴,啮合部设在管状孔的孔壁上。这样,压条边上的轴可以可靠 地铰接在连接件的轴孔上,使压条边更加可靠固定在开状态,方 便使用者进行放纸或取纸操作。为实现上述的另一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夹持件还可以在连接 件靠近轴孔一端设置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使用者通过向延伸部向 上施力来推动压条边,以此打开夹持件。由此,使用者打开夹持 件时不需要对压杆进行操作,压杆不易夹持使用者的手,避免对 使用者造成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文件板夹的结构图2是现有夹持件的结构放大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文件板夹的结构图4a、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两个不同视角的结构放大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放大图6a、图6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连接件两个不同视角的 结构放大图7a至图7d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不同状态下沿横向剖开的 剖视放大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结构放大图10a、图10b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不同状态下沿橫向剖开 的剖视放大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分解放大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压条边处于合状态下的右视放大图14a、图1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压条边处于开状态下 沿横向剖开的剖视放大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 一 步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参见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文件板夹的结构图。 与现有的文件板夹相同,该文件板夹具有基板1及夹持件2,夹 持件2固定在基+反1的一端。参见图4a、图4b与图5,图4a和图4b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 例两个不同视角的结构放大图,图5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放 大图。本实施例包括夹座4,夹座4设有底板46,底板46的一 边设有管状孔41,管状孔41内靠近两端处安装有两个扭簧42。 夹持件2还包括压杆3,压杆3由铰接边31、与铰接边31相对 的压条边32以及两个侧边33构成,铰接边31通过扭簧42铰接 在管状孔41内。与现有的夹持件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管状孔41的孔壁44 上还开设有作为啮合部的通孔43。同时,压条边32的中部设有 向上弯曲的部分构成的轴34。并且,本实施例还设有一连接件5,连接件5的结构放大图 如图6a及图6b所示。连接件5的一端设有作为连接部的钩51, 其可与管状孔41孔壁44上的通孔43招、接或脱离。连接件5的 另一端设有弯曲部52,并形成与轴34配合的轴孔53。连接件5 在靠近轴孔53的一端,还设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55。参见图7a至图7d,图7a中,压杆3的压条边32在扭簧的 作用下压向并贴合在夹座4的底板46上,形成合状态。此时, 压条边32的轴34卡接在连接件5的轴孔53中,且钩51与通孔 43脱离。由图7a可见,压条边32处于合状态时,轴34的轴线 与通孔43之间的距离为Ll。使用者需要进行放纸或取纸操作时,按图7a中箭头方向向 延伸部55施力,向上推动连接件5,使压条边32脱离底板46, 从而压条边32处于开状态。在开状态下夹持件2的剖视 图。图7b中,连接件5被推动,压条边32与底板46形成具有 一定角度的夹角,此时,钩51滑入到通孔43内。使用者停止向延伸部55施力后,压条边32仍可处于开状 态,夹持件2如图7c所示。由图7c可见,压条边32处于开状 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夹持件,包括 夹座,设有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一边的管状孔; 压杆,为一曲折杆,具有一铰接边、一与铰接边相对的压条边及连接铰接边与压条边的两侧边; 所述铰接边经扭簧铰接在夹座的管状孔中,所述压条边可以两侧边为半径转动,所述压条边 与所述夹座的底板脱离形成开状态或贴合而形成合状态; 其特征在于: 一轴及一啮合部分别位于所述压条边一侧及所述管状孔一侧; 所述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所述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短,所述压条边处于合状态时,所述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 距离长; 一连接件的一端为一轴孔并与所述轴铰接,另一端为一连接部并与所述啮合部搭接或脱离; 所述连接件轴孔的轴线到连接部的距离与所述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所述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相等。

【技术特征摘要】
1、夹持件,包括夹座,设有底板以及设在底板一边的管状孔;压杆,为一曲折杆,具有一铰接边、一与铰接边相对的压条边及连接铰接边与压条边的两侧边;所述铰接边经扭簧铰接在夹座的管状孔中,所述压条边可以两侧边为半径转动,所述压条边与所述夹座的底板脱离形成开状态或贴合而形成合状态;其特征在于一轴及一啮合部分别位于所述压条边一侧及所述管状孔一侧;所述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所述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短,所述压条边处于合状态时,所述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长;一连接件的一端为一轴孔并与所述轴铰接,另一端为一连接部并与所述啮合部搭接或脱离;所述连接件轴孔的轴线到连接部的距离与所述压条边处于开状态时所述轴的轴线到啮合部的距离相等。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夹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位于所述压条边一侧,所述啮合部位于所述管状孔一侧。3、 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美思
申请(专利权)人:汤美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