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166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用于滚动体零件的物料转移,包括一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料筒,所述的导料筒内部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螺旋通道,该螺旋通道具有一个上端口与一个下端口,所述的上端口与加热炉内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螺旋通道的下端口伸入至油槽内,滚动体零件从所述的出料口出来后,进入所述的螺旋通道内,再从螺旋通道的下端口滑入油槽中;通过在导料筒中设置自上向下的螺旋通道,使得该通道在引导零件从上向下出料时不需要任何外加动力,通过依靠零件本身的重力及螺旋升角就实现物料的快速自动转移,通过该装置转移后,物料落下后的冲击力得到有效地控制,物料的不合格率减低。(*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出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滚动体零件的螺 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该装置能实现零件从热处理设备的加热炉到冷 却介质中的快速自动转移。
技术介绍
在传统工艺中,零件是直接从炉内落入盛有冷却介质的槽(如油槽)中进 行淬火或在落下的过程中对其喷冷却介质进行淬火。不管上述哪种方式进行淬 火,零件落下的落差比较大。如果淬火槽深度不够,零件又没有足够的缓冲, 在落入槽内时零件很容易受到损坏。为此,目前市场上有些设备上通过在油槽 内增设网兜,以增加缓冲。但是由于这些零件的落差很大,总重量也很可观, 落下的零件会对网带造成一定的冲击,网带的寿命一般都很小,且零件没有淬 硬的话,零件自身也会发生变形等一系列损伤。另外,有些设备中是通过在中 间加柔性机构来增加缓冲,但这种方式也还是存在一定的冲击。针对滚动体零 件而言,还出现过水平式滚筒出料,但是落差还是很大,尤其是在零件本身尺 寸很大时,其产生的冲击会更大,最终导致零件的不合格率普遍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冲击力较小的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式物料快速自 动转移装置,用于滚动体零件的物料转移,包括一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料筒, 所述的导料筒内部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螺旋通道,该螺旋通道具有一个上端口 与一个下端口,所述的上端口与加热炉内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螺旋通道的 下端口伸入至油槽内,滚动体零件从所述的出料口出来后,进入所述的螺旋通 道内,再从螺旋通道的下端口滑入油槽中。优选地,所述的导料筒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位于所述的加热炉的加热 室内,下部分位于所述的加热炉外,上、下两部分筒体之间用法兰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的导料筒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的内、外筒3之间设置有螺旋片,所述的螺旋片的上表面、外筒的内壁面以及内筒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所述的螺旋通道。优选地,所述的导料筒的下部分筒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若干通孔伸入至冷却介质中,所述的导料筒的下部分筒壁上还开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的喷射孔位于所述的通孔的上方,所述的喷射孔与冷却液喷射装置的喷口相连通,喷射装置通过所述的喷射孔将冷却液喷入所述的螺旋通道内。优选地,所述的喷射孔开设在所述内筒的筒壁上。优选地,所述的外筒的内壁面呈圆柱形,所述的内筒的外壁面呈倒立的截顶圆锥形。优选地,所述的螺旋片的螺旋升角从上向下以1-5°角连续放大。优选地,上部分所述的导料筒设置成隔热性筒体。优选地,上部分所述的导料筒中内筒为保温实心筒。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导料筒中设置自上向下的螺旋通道,使得该螺旋通道在引导滚动体零件从上向下出料时不需要任何外加动力。它依靠零件本身的重力及螺旋升角就实现物料的快速自动转移,并且通过该装置转移后,物料落下后的冲击力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物料的不合格率大大减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其中1、加热室;11、出料口; 2、导料筒;21螺旋片;3、螺旋通道;31、下端口; 32、下端口; 4射孔;7、喷油装置;8、法兰;9、网带传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列举一个的采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物料转移装置,该转移装置是为了上方是加热炉1,加热炉l上具有一个出料口 11,出料口 11的下方连接有导料筒2。导料筒2为了制造和安装方便,设置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导料筒2之间通过法兰8完全气密、平滑过渡连接。如图所示,上部分导料筒2安装在加热炉1的加热室内。下部分位于加热炉外。导料筒2本身是上下垂直布置。导料筒2具体包括一个、外筒;22、内筒;23、、油槽;5、通孔;6、喷外筒21和一个位于外筒21内侧的内筒22。这两个筒的中心线相重合,且是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其中,上部分的导料筒的内筒是具有隔热性的实心筒体。整个内、外筒之间还设置有一个螺旋片23。螺旋片23的内侧边沿与内筒22的外壁面相贴紧,外侧边沿与外筒21的内壁面相贴紧。螺旋片23的上表面、内筒21的外壁面以及外筒2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一个供物料下滑的螺旋通道3。螺旋通道3具有一个上端口 31和一个下端口 32。上端口 31与出料口 11之间相平滑过渡连接。螺旋通道3的下端口 31伸入到下方的油槽4内。如图所示,为了使零件在滑落的过程中被淬火,在下部分导料筒2的内筒22筒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射孔6。喷射孔6与喷油装置7的喷油口相连通。喷油装置7能将通过循环泵吸出油槽4中油,并将此部分油通过热交换器进行冷却,最后将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后的油再通过与喷油装置7相连通的喷射孔6,注入螺旋通道3内。通过喷射孔6喷冷却介质(即为冷却油)能保证螺旋通道3内冷却介质的搅拌均匀,保证自螺旋通道3下滑工件的淬火质量。为了使得经过淬火后的零件在沿着螺旋通道3下滑过程中尽快接触到油,内筒壁22在位于喷射孔6下方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5,通孔5浸在油槽4的油中。这样油就能通过这些通孔5流入螺旋通道3内。它能使得物料下滑到通孔5高度处时,迅速与油接触,从而使零件更快地得到冷却,淬火更充分均匀。为了防止物料在螺旋通道3内下滑的过程中发生堵塞,将构成通道一部分的外筒21的内壁面设置呈圆柱状,将内筒22的外壁面设置成倒立的截顶圆锥状。这样螺旋通道3自上而下连续放大,可有效地防止通道内堵料。另外,将螺旋片2的螺旋升角设置成从上向下、呈1-5°的角度,连续放大,这样也能壁面物料在通道内堵塞。螺旋升角的具体大小根据物料尺寸、形状及转移速度确定。为了加工和安装方便,将导料筒2设置成上、下两段,这两段之间通过法兰8相连接。与所述的加热室直接相连接的上半导料筒设置呈隔热性筒体。为了防止加热室1内的热量通过内筒22快速的,将内筒22设置成隔热性内筒,这样能保证内的热量不会通过内筒。下面阐述一下如何通过该设备对零件进行处理和出料的。当滚动体零件在热处理设备中处理完毕后,由出料口 ll进入至导料筒2中,并通过导料筒2内的螺旋通道4慢慢滑向下端口 32处。在零件滚落的过程中,首先被由喷射孔6处喷出的冷却液迅速淬火,而在后落到通孔5处时,被从通孔5进入螺旋通道4内的油进一步冷却,最终零件将从下端口 32处滑入油槽5中,进行彻底的冷却,冷却一段时间后,又油槽4内的网带传动机构9带走。该实施例的出料装置不但使得零件的淬火处理效果更好,而且由于采取上下方向的螺旋形通道设计,不仅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力,还因此增加了足够的缓冲,避免零件发生形变等损坏,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用于滚动体零件的物料转移,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料筒,所述的导料筒内部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螺旋通道,该螺旋通道具有一个上端口与一个下端口,所述的上端口与加热炉内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螺旋通道的下端口伸入至油槽内,滚动体零件从所述的出料口出来后,进入所述的螺旋通道内,再从螺旋通道的下端口滑入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用于滚动体零件的物料转移,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导料筒,所述的导料筒内部具有一个自上而下的螺旋通道,该螺旋通道具有一个上端口与一个下端口,所述的上端口与加热炉内的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的螺旋通道的下端口伸入至油槽内,滚动体零件从所述的出料口出来后,进入所述的螺旋通道内,再从螺旋通道的下端口滑入油槽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导料筒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位于所述的加热炉的加热室内,下部分 位于所述的加热炉外,上、下两部分筒体之间用法兰相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导料筒包括外筒、位于外筒内部的内筒,所述的内、外筒之间设置有螺 旋片,所述的螺旋片的上表面、外筒的内壁面以及内筒的外壁面之间形成所述 的螺旋通道。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式物料快速自动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明根宋思科王彦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门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