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束固定相关,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2、通常为了线束在固定支架内不会晃动,需要根据不同型号的线束购买不同规格的固定支架,增加了购买成本,也导致作业人员根据线束来选择固定支架来安装,加大了作业繁琐度;再者在对线束进行固定时,需要人员依次操作固定支架使其线束固定在支架上,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大大影响人员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通过焊接与驱动箱相连接,所述驱动箱内部顶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箱内部底端均等距离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和所述第三转动杆均延伸至所述底座内并与圆筒转动连接,所述圆筒内部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和所述第三转动杆固定连接的锥齿轮,所述圆筒内表面通过焊接与固定管相连接,所述圆筒内部远离所述锥齿轮的一端活动连
4、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支架对线束进行固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驱动箱内部顶端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上远离所述转动电机的一端通过螺栓与皮带轮一相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二通过皮带一与所述皮带轮一相连接。
5、进一步地,为了使第三转动杆转动,所述第三转动杆上通过螺栓与皮带轮三相连接,所述皮带轮三通过皮带二与所述皮带轮二相连接。
6、进一步地,为了使转动环可以在圆筒内转动,所述转动环外表面另一端开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锥齿轮相啮合。
7、进一步地,为了减缓弧形挡板对线束造成损坏,所述弧形挡板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焊接与弹簧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抵板。
8、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弧形抵板对线束造成损坏,所述弧形抵板上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
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固定支架固定在汽车上,所述底座外表面两端均通过焊接与凸块相连接,所述凸块上等距离活动连接有螺丝。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1、1、当转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皮带轮一转动,通过皮带一的作用下,从而使第二转动杆随第一转动杆转动,同理,在皮带二的作用下,从而使第三转动杆随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在圆筒内转动,从而使圆筒内的固定装置对线束进行自动固定,从而大大缩短人员的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人员工作效率。
12、2、当线束放置在固定管内,通过驱动装置使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第三转动杆转动时,从而带动圆筒内部的锥齿轮转动,通过锥齿轮与转动环上的齿条相啮合,使转动环在圆筒内部转动,通过转动环上的螺纹槽与移动块上的螺纹相啮合,使移动块在转动环上移动,从而使弧形挡板对固定管内的线束进行固定,从而降低固定的繁琐度,大大提高人员固定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端通过焊接与驱动箱(4)相连接,所述驱动箱(4)内部顶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箱(4)内部底端均等距离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8)和第三转动杆(11),所述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8)和所述第三转动杆(11)均延伸至所述底座(1)内并与圆筒(14)转动连接,所述圆筒(14)内部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8)和所述第三转动杆(11)固定连接的锥齿轮(15),所述圆筒(14)内表面通过焊接与固定管(16)相连接,所述圆筒(14)内部远离所述锥齿轮(1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环(17),所述转动环(17)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19),所述螺纹槽(19)上等距离活动连接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外表面一端开设有螺纹(21),所述螺纹(21)与所述螺纹槽(19)相啮合,所述移动块(20)贯穿所述圆筒(14)和所述固定管(16)并与弧形挡板(2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杆(11)上通过螺栓与皮带轮三(12)相连接,所述皮带轮三(12)通过皮带二(13)与所述皮带轮二(9)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环(17)外表面另一端开设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与所述锥齿轮(15)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挡板(22)内部开设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内通过焊接与弹簧(2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抵板(2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抵板(25)上远离所述弹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垫(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外表面两端均通过焊接与凸块(2)相连接,所述凸块(2)上等距离活动连接有螺丝(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端通过焊接与驱动箱(4)相连接,所述驱动箱(4)内部顶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箱(4)内部底端均等距离活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6),第二转动杆(8)和第三转动杆(11),所述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8)和所述第三转动杆(11)均延伸至所述底座(1)内并与圆筒(14)转动连接,所述圆筒(14)内部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杆(6)、所述第二转动杆(8)和所述第三转动杆(11)固定连接的锥齿轮(15),所述圆筒(14)内表面通过焊接与固定管(16)相连接,所述圆筒(14)内部远离所述锥齿轮(1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转动环(17),所述转动环(17)外表面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19),所述螺纹槽(19)上等距离活动连接移动块(20),所述移动块(20)外表面一端开设有螺纹(21),所述螺纹(21)与所述螺纹槽(19)相啮合,所述移动块(20)贯穿所述圆筒(14)和所述固定管(16)并与弧形挡板(2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线束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焊接在所述驱动箱(4)内部顶端的转动电机(5),所述转动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转动杆(6)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宏朝,范建国,潘学静,
申请(专利权)人:仪征天海电线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