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L型立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6210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L型立管,其包含有一L型的管体,且管体包含有一车体结合管、一手把结合管与一手把固定部,其中,车体结合管的一端固定结合于手把结合管的一端;手把结合管包含有一通孔与至少一镂空孔,通孔贯设于手把结合管的内部,该至少一镂空孔穿设于手把结合管上并连通至通孔;手把固定部设置于手把结合管上,则借由通孔与镂空孔的设置,即可达到自行车L型立管轻量化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立管,尤其涉及一种可减轻自行车重量的自行车L型 立管。
技术介绍
—般的自行车L型立管,请参照图7与图8,其包含有一 L型的管体50,并于直立 的一端形成中空的车体结合管51,用以固定套设于自行车的前管上,水平的另端则形成一 手把结合杆52,并且于手把结合杆52上一体成型设有一开口朝下的C型或U型的固定扣环 53,用以提供自行车手把穿套于固定扣环53内,并固定结合于管体50上,且于固定扣环53 上近手把结合杆52 —侧的底部穿设有一螺孔530,于另侧的底部则对应于该螺孔530穿设 有一穿孔531,则当自行车手把穿套设置于固定扣环53内后,再以一螺栓54穿过穿孔531 并紧固地锁入螺孔530内,即可使自行车手把稳固地结合于立管的管体50上。 然而,随着自行车制造技术不断地追求轻量化的趋势,现有的自行车L型立管尚 有更进一步达到轻量化的改进空间,并且由于C型以及U型的固定扣环53的内径仅略大于 自行车手把的外径,因此,当自行车L型立管欲结合自行车手把时,必须将自行车手把穿入 固定扣环53内,实施上相当不容易,尤其是竞速型自行车常用的弯把,更是相当难装设,实 有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现有的自行车L型立管上有轻量化的空间,并且固定扣环配合自行车手把的 装设方式也有仍待改进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的自行车L型立管,达到稳定结 合以及方便设置自行车手把的目的,减轻L型立管管体的重量,并且同时增加装饰性与美 观。 为达到前述的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如下述。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自行车L型立管,其包含有一管体,其中,管体呈L型,并包 含有一车体结合管、一手把结合杆与一手把固定部,其中,车体结合管的一端固定结合于手把结合管的一端;手把结合管包含有一通孔与至少一镂空孔,通孔贯设于手把结合管的内 部,该至少一镂空孔穿设于手把结合管上并连通至通孔;手把固定部设置于手把结合管上。 所述的自行车L型立管,其中,手把固定部是一扣环,且于扣环的两端部分别形成 一结合孔与一穿孔,并以一锁固件穿过穿孔并紧固地锁入结合孔内。 所述的自行车L型立管,其中,手把固定部包含有一固定座、一套合座与两锁固 件,其中,固定座与套合座分别呈相向设置的U型座体,且固定座设置于手把结合管上,并 于两端分别凹设一结合孔,套合座对应设置于固定座上,并于两端分别穿设一穿孔对应于 结合孔,两锁固件分别穿过穿孔并紧固地锁入结合孔内。 所述的自行车L型立管,其中,于手把结合管两侧分别凹设一相对的长凹槽,于长 凹槽内穿设有该至少一镂空孔。3 所述的自行车L型立管,其中,镂空孔呈四边形的穿孔。 借由前述的技术手段,本技术的自行车L行立管,其于手把结合管的通孔与 镂空孔的设置,可减轻L型立管管体的重量,并且同时增加装饰性与美观,而达到自行车轻 量化的目的。 此外,本技术的自行车L行立管,其于手把固定部更进一步设有相向设置的 承接座与套接座,以利于直接将自行车手把置放于承接座上,并以套接座套盖于自行车手 把上,再以锁固件加以锁固,借此技术手段以达到稳定结合以及方便设置自行车手把的目 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7是现有的自行车L型立管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8是现有的自行车L型立管的设置方式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 10A,50管体11,11A,51车体结合管110套设孔111锁固孔12, 12A, 52手把结合管120通孔121镂空孔122长凹槽13,13A手把固定部130固定座131套合座132, 132A结合孔133, 133A穿孔134,134A锁固件53固定扣环530螺孔531穿孔5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自行车L型立管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请参照图1至图3,其包含有一 L型的管体IO,且管体IO包含有一车体结合管11、一手把结合管12与一手把固定部13,且 车体结合管11与手把结合管12分别形成于L型管体10的两端,其中 车体结合管ll是一直立设置中空套管,并于下半段形成内孔径较大的套设孔 llO,用以固定套设于自行车的前管上,且于车体结合管ll的下端横向穿设一锁固孔lll, 用于插入锁固组件,以固定结合L行立管于自行车的前管上; 手把结合管12的一端固定结合于车体结合管11的上端,另端则朝向自行车的前 侧延伸,并包含有一通孔120与至少一镂空孔121,其中,通孔120贯设于手把结合管12的内部,该至少一镂空孔121横向穿设于手把结合管12上,并连通至通孔120,较佳的是,该 手把结合管12的内部贯设一通孔120,并于中间段两侧的外表面分别凹设一相对的长凹槽 122,并于长凹槽122内横向穿设有三个四边形穿孔,以达到减轻管体10重量,以及装饰美 观的效果; 手把固定部13设置于管体10的手把结合管12上,并包含有一固定座130、一套合 座131与两锁固件134,其中,固定座130与套合座131分别呈相向设置的U型座体,并且固 定座130—体成型于手把结合管12上,并于两伸出端的端面部分别凹设有一结合孔132,较 佳的是,该结合孔132是一螺孔;套合座131对应设置于固定座130上,并于两伸出端的端 面部分别穿设有一穿孔133,且于套合座131上的穿孔133对应于固定座130上的结合孔 132,两锁固件134是一螺栓并分别穿过穿孔133并紧固地锁入结合孔132内,用以稳固地 结合固定座130与套合座131。 本技术的自行车L行立管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手把固定部13的使用方式, 请参照图4与图5,其先将自行车手把的中间部位设置于固定座130上,并且以套合座131 套盖于自行车手把上,再将两锁固件134分别穿过套合座131的穿孔13,并紧固地锁入固定 座130的结合孔132内,以达到可稳定结合与方便设置自行车手把的目的。 本技术的自行车L型立管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照图6,其车体结合管11A、 一手把结合管12A的结构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唯其手把固定部13A是一体成型固 设于手把结合管12A端部的C型或U型扣环,且其开口方向不限于朝上或朝下,并且于手 把固定部13A上近手把结合管12A—侧的端部穿设有一结合孔132A,较佳的是,该结合孔 132A是一螺孔,于另侧的端部则对应于该结合孔132A穿设有一穿孔133A,则当自行车手把 穿套设置于手把固定部13A内后,再以一锁固件134A穿过穿孔133A并紧固地锁入结合孔 132A内,较佳的是,该锁固件134A是一螺栓,借此本技术的自行车L型立管,即可使自 行车手把稳固地结合于立管的管体IOA上,以达到自行车L型立管轻量化,以及稳固结合自 行车手把于立管管体10A上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L型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其中,管体呈L型,并包括一车体结合管、一手把结合杆与一手把固定部,其中,车体结合管的一端固定结合于手把结合管的一端;手把结合管包括一通孔与至少一镂空孔,通孔贯设于手把结合管的内部,该至少一镂空孔穿设于手把结合管上并连通至通孔;手把固定部设置于手把结合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自行车L型立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管体,其中,管体呈L型,并包括一车体结合管、一手把结合杆与一手把固定部,其中,车体结合管的一端固定结合于手把结合管的一端;手把结合管包括一通孔与至少一镂空孔,通孔贯设于手把结合管的内部,该至少一镂空孔穿设于手把结合管上并连通至通孔;手把固定部设置于手把结合管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L型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固定部是一扣环,且 于扣环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一结合孔与一穿孔,并以一锁固件穿过穿孔并紧固地锁入结合孔 内。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爵国际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