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智能把立,包括:上盖、把立主体、把立盖、PVBA电路板、电路板支架、电池、基板、下盖、SIM卡盖、USB密封盖、防拆螺丝;所述把立主体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后端的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固定连接中部的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为矩形框体结构,所述电路板支架为一矩形支架,内部的空间容纳电池,所述PVBA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上;所述电路板支架、电池及PVBA电路板固定后,整体置于所述把立主体中的框体结构内;所述上盖覆盖在框架结构上方,所述基板与下盖装配后,覆盖在框架结构下方,从而将框架结构密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功能多样,极大的拓展了自行车的用途及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自行车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行车智能把立。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的流行,众多厂商开始把眼光放到了智能自行车身上,诸 如物联网社交、骑行数据分享、智能控制和防盗等功能无不相应的往自行车身上添加。不 过,现有所谓智能自行车通常是将手机、GPS 导航仪之类的智能设备简单的组合安装在自行 车上,对于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并未进行大的改动。这种简单组合形式的智能自行车在外观 上需要在自行车车把上安装支架,然后将智能终端、GPS 导航仪、外挂光源等通过支架支撑在车体上,结构的安全性、牢固性都存在很大的隐患。但是,现在市场上常见的智能自行车的功能较为简单,仅仅是提供简单的音频娱乐及心率的检测,其进一步的实用功能急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形美观、功能多样的智能自行车把立,配置所述智能自行车把立的自行车,可实现多种信息展示、互联网接入互动、防盗等功能拓展。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自行车智能把立,包括:上盖、把立主体、把立盖、PVBA电路板、电路板支架、电池、基板、下盖、SIM卡盖、USB密封盖、防拆螺丝;所述把立主体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后端的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固定连接中部的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为矩形框体结构,中心开有矩形通槽,两侧壁作为支撑面,该框体结构固定连接的前端为一半凹面结构,该半凹面结构与把立盖相适应,所述把立盖同样为一半凹面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前端的半凹面结构与把立盖的半凹面结构通过防拆螺丝固定在一起;所述卡箍结构与框体结构为一整体结构。所述电路板支架为一矩形支架,内部的空间容纳电池,所述PVBA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上。所述电路板支架、电池及PVBA电路板固定后,整体置于所述把立主体中的框体结构内。所述上盖覆盖在框架结构上方,所述基板与下盖装配后,覆盖在框架结构下方,从而将框架结构密闭。所述下盖上还安装有SIM卡盖和USB密封盖。所述PVBA电路板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用于定位的 GPS 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通信的无线模块,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连接有至少一个蜂鸣器 ;一辅助控制模块,该辅助控制模块至少包括一个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外部设备控制电路。一陀螺仪模块,用于确定车辆加速度、相对水平面的实时方向,用来计算骑行的坡度和发生碰撞、倒地时的求救报警。一蓝牙模块,用于与手机数据传输、自动设防解锁等功能。用蓝牙连接时数据有效距离在空旷地方大于30米。一种自行车智能把立的使用方法,包括;手机终端与自行车把立通过蓝牙进行数据连接;连接后可设置该自行车把立安装的直行车的信息,具体信息包括:连接的手机号码、电量、自行车配置、自行车状态、通讯录等;外接设备接入,所述的外接设备包括:胎压计、心率计、血压计、速度计、踏频计、功率计;自行车在骑行状态时,智能自行车把立开始计算骑行轨迹,而该运动轨迹中任意点都涵盖了骑行时间、里程、速度、坡度、消耗能量等数据的计算与显示;自行车在骑行状态时,智能自行车把立通过通信模块与远端的云存储设备进行实时通信;静止防盗,当所述手机终端与自行车把立的距离超过预设值时,通过自行车的通信单元向所述终端发送提示;根据所述终端发送的指令,实时显示所述自行车的位置,同时自行车把立处于设防状态;当车辆出现异常,即可发送短信至连接的手机,并控制蜂鸣器报警;一键找车,通过与智能自行车把立连接的手机终端,实时查看自行车的位置;一键解锁,通过与智能自行车把立连接的手机终端,一键解锁自行车把立防盗状态;骑遇功能,当智能自行车把立探测到周围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同型号的设备时,发送信息给连接的手机终端,提醒用户;求救功能,当智能自行车把立被撞击或低于一定的高度,并超过一定时间,被判定为非正常状态,即向相关报警部门进行自动报警,并发送智能自行车把立所在位置作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外形美观、同时具有一键查看车辆位置、运动轨迹显示、运动数据显示、给手机充费用,智能防盗、摔倒报警、外接设备接入简便等多种功能,极大的拓展了自行车的用途及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把立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支架与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基板、下盖、SIM卡盖、USB密封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图中:1、上盖;2、把立主体;3、把立盖;4、PVBA电路板;5、电路板支架;6、电池、7、基板;8、下盖;9、SIM卡盖;10、USB密封盖;11、防拆螺丝;21、卡箍结构;22、框体结构;23、半凹面结构;41、接口;42、托盖;51、托盖安装座;81、接口穿设孔;101、接口;102、SIM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智能自行车把立,包括:上盖1、把立主体2、把立盖3、PVBA电路板4、电路板支架5、电池6、基板7、下盖8、SIM卡盖9、USB密封盖10、防拆螺丝11;所述把立主体2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后端的卡箍结构21,所述卡箍结构21固定连接中部的框体结构22,该框体结构22为矩形框体结构,中心开有矩形通槽,两侧壁作为支撑面,该框体结构固定连接的前端为一半凹面结构23,该半凹面结构23与把立盖3相适应,所述把立盖3同样为一半凹面结构,所述框体结构22前端的半凹面结构23与把立盖3的半凹面结构通过防拆螺丝11固定在一起;所述卡箍结构21与框体结构22为一整体结构。所述电路板支架5为一矩形支架,内部的空间容纳电池,所述PVBA电路板4固定在电路板支架5上。所述电路板支架5、电池6及PVBA电路板4固定后,整体置于所述把立主体2中的框体结构22内。所述上盖1覆盖在框架结构22上方,所述基板7与下盖8装配后,覆盖在框架结构22下方,从而将框架结构22密闭。所述下盖8上还安装有SIM卡盖9和USB密封盖10。如图3所示,PVBA电路板4还连接一托盖41,PVBA电路板4处于垂直状态,托盖41处于水平状态,托盖41安装在电路板支架5上部的托盖安装座51上,所述PVBA电路板4底端的接口朝下。如图4所示,所述USB密封盖10水平端左侧具有插槽,SIM卡102插入该插槽内,顶部具有接口101,所述接口101穿过下盖的接口穿设孔81后与PVBA电路板4底端的接口连接。所述PVBA电路板4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连接有用于定位的 GPS 电路、蜂鸣器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用于通信的无线模块,所述蜂鸣器驱动电路连接有至少一个蜂鸣器;一辅助控制模块,该辅助控制模块至少包括一个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外部设备控制电路。一陀螺仪模块,用于确定车辆加速度、相对水平面的实时方向,用来计算骑行的坡度和发生碰撞、倒地时的求救报警。一蓝牙模块,用于与手机数据传输、自动设防解锁等功能。用蓝牙连接时数据有效距离在空旷地方大于30米。如图5所示,一种智能自行车把立的使用方法,包括;手机终端与自行车把立通过蓝牙进行数据连接;连接后可设置该自行车把立安装的直行车的信息,具体信息包括:连接的手机号码、电量、自行车配置、自行车状态、通讯录等;外接设备接入,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智能把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把立主体、把立盖、PVBA电路板、电路板支架、电池、基板、下盖、SIM卡盖、USB密封盖、防拆螺丝;所述把立主体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后端的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固定连接中部的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为矩形框体结构,中心开有矩形通槽,两侧壁作为支撑面,该框体结构固定连接的前端为一半凹面结构,该半凹面结构与把立盖相适应,所述把立盖同样为一半凹面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前端的半凹面结构与把立盖的半凹面结构通过防拆螺丝固定在一起;所述卡箍结构与框体结构为一整体结构;所述电路板支架为一矩形支架,内部的空间容纳电池,所述PVBA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上;所述电路板支架、电池及PVBA电路板固定后,整体置于所述把立主体中的框体结构内;所述上盖覆盖在框架结构上方,所述基板与下盖装配后,覆盖在框架结构下方,从而将框架结构密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智能把立,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把立主体、把立盖、PVBA电路板、电路板支架、电池、基板、下盖、SIM卡盖、USB密封盖、防拆螺丝;所述把立主体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后端的卡箍结构,所述卡箍结构固定连接中部的框体结构,该框体结构为矩形框体结构,中心开有矩形通槽,两侧壁作为支撑面,该框体结构固定连接的前端为一半凹面结构,该半凹面结构与把立盖相适应,所述把立盖同样为一半凹面结构,所述框体结构前端的半凹面结构与把立盖的半凹面结构通过防拆螺丝固定在一起;所述卡箍结构与框体结构为一整体结构;所述电路板支架为一矩形支架,内部的空间容纳电池,所述PVBA电路板固定在电路板支架上;所述电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官府,
申请(专利权)人:唐官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