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淑清专利>正文

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4528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一喷覆装置、一供气装置及一电源装置,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至该喷覆装置,喷覆装置具有一喷射口,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分别穿过喷覆装置至喷射口,而喷覆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供气装置,供气装置供应一压缩空气至喷射口喷出。电源装置供应不同电性的电流分别至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并使第一金属线与第二金属线于该喷射口产生电弧现象,熔融第一金属线及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并透过喷射口所供应的压缩空气,以吹散熔融材为复数金属粒子,进而金属粒子被压缩空气喷覆于一基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各种材质的基材,其且不需要冷却即完成表面加工。(*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喷覆装置,尤指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3C产品的普及化,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ing,EMI)已经成为一项新的公害,不论从电器正常运作需求或人体健康的考虑,电磁干扰问题已经受到民众的关切,且各国民间或政府组织亦开始重视电磁波干扰问题,因而订定各种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管制标准。针对预防电子产品的电磁干扰,最直接的方法为使用一具有良好电磁遮蔽效果的外壳使电子产品的电路组件与外界完全阻隔,现今金属外壳具较佳的遮蔽效果,然而,现今金属外壳系采用板金成形,因此金属外壳相当笨重,且难以透过板金成形的方式而成形为复杂精巧的外形。 由于塑料具可塑性,可利用模具成成为所需的外形,所以塑料外壳仍然是现今电子产品外壳的主流,但塑料外壳本身不导电,而无法达到遮蔽电磁辐射的目的。因此塑料导电化的加工方法被开发出来,例如塑料添加导电纤维、塑料外壳表面喷覆导电漆或无电镀镍或热浸镀或真空溅镀等,但是现有技术的塑料导电化的加工方法有张力不足、附着力不足或应力无法克服的问题,另外,热浸镀锌电镀法会有腐蚀的问题,且冲洗电镀物用的酸洗液会影响环境,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一喷覆装置,具有一第一信道、一第二信道及一第三信道,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设于该第三通道的两侧,该第一信道、该第二信道及该第三信道的一端汇集成一喷射口,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分别通过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至该喷射口;一供气装置,连接该第三通道的一端,并供应压缩空气穿过该第三通道至该喷射口喷出;以及一电源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并分别与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相接,该电源装置提供一电流分别至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通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流分别导至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该第...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金属线传输装置,传输一第一金属线及一第二金属线;一喷覆装置,具有一第一信道、一第二信道及一第三信道,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设于该第三通道的两侧,该第一信道、该第二信道及该第三信道的一端汇集成一喷射口,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分别通过该第一信道及该第二信道至该喷射口;一供气装置,连接该第三通道的一端,并供应压缩空气穿过该第三通道至该喷射口喷出;以及一电源装置,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并分别与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相接,该电源装置提供一电流分别至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通入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的电流分别导至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于该喷射口产生电弧,并熔融该第一金属线及该第二金属线为一熔融材,且该喷射口所供应的该压缩空气喷射该熔融材而吹散为复数粒子,以吹送该些粒子至一基材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金属线传输装置包含一致动件;一第一传输通道,设于该致动件的一侧,该第一金属线穿过该第一传输通道;一第二传输通道,设于该致动件的另一侧,该第二金属线穿过该第二传输通道;至少一第一传动件,设于该第一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第一金属线至该第一通道;以及至少一第二传动件,设于该第二传输通道内,连接该致动件,传输该第二金属线至该第二通道。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传输信道与该第一信道间设有一连接管。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传输信道与该第二信道间设有一连接管。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动件为一马达。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动件为一气压式马达。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燃烧熔射的喷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气压式马达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州
申请(专利权)人:林淑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