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LASV-L特异性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LASV-L特异性结合蛋白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184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LASV‑L特异性结合蛋白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地公开了氨基酸序列是SEQ ID No.1的特异性结合LASV‑L蛋白的LASV‑Z‑2‑6蛋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LASV‑L蛋白以及LASV‑Z‑2‑6表达及纯化的方法,并验证了LASV‑Z‑2‑6蛋白对LASV‑L蛋白亲和力和抑制效果,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LASV‑Z‑2‑6蛋白可以特异性结合LASV‑L蛋白,进而抑制拉沙病毒的复制,为设计新型抗拉沙病毒药物提供最为直接的药物筛选平台,为抗拉沙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新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具体涉及lasv-l特异性结合蛋白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沙粒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疾病最早报道于20世纪50年代,2008年出现在玻利维亚以及南非和赞比亚地区的两起沙粒病毒疾病死亡事件使沙粒病毒再次成为流行病学领域关注的热点。

2、1972年,mastomy natalensis从多乳小鼠中分离出了拉沙病毒(lassa virus,lasv),提出此病毒的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啮齿动物宿主感染后长期携带病毒,可污染水和食物或通过粪便形成气溶胶传播,感染人类及其它灵长类哺乳动物,通常会引起严重的传染病暴发。不同种类的沙粒病毒与啮齿目动物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沙粒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流行情况与当地啮齿目动物的生态特征和种群动态相关。

3、沙粒病毒潜伏期一般为7~21天,患者在感染早期多出现发烧、头痛、结膜炎、恶心、呕吐和腹泻等流感样症状,后期可出现黏膜出血、休克及多器官衰竭,部分患者还出现神经病变。沙粒病毒致出血热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的特点,其中以拉沙病毒流行最广、危害最大。

4、导致人类感染致病的是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拉沙病毒群(lcmv-lasvcomplex,旧称大陆沙粒病毒)和塔卡里伯病毒群(tacaribe complex,称为新大陆沙粒病毒)两个群。常见的沙粒病毒及致病性如表1所示:

5、表1沙粒病毒名、宿主动物、分布及所致人类疾病

6、

7、

8、1969年,尼日利亚东部的拉沙镇首次报道了拉沙热(lassa fever,lf),拉沙热是由lasv引起的、高致死率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尼日利亚、利比亚、塞拉利昂和几内亚等西非国家。lasv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其天然宿主为多乳鼠(mastomys natalesis)。多乳鼠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大地区。lasv可由多乳鼠的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通过粪口途径导致人类感染。另外,也可能通过空气传播途径造成感染。

9、拉沙热潜伏期约为1-3周,大部分患者症状为轻型或无症状。轻型患者会出现轻度发热、虚弱、头疼和全身不适等症状;重症患者会出现出血、呼吸急促、反复呕吐和面部肿胀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耳聋等并发症,甚至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10、目前,lasv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清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两种。由于病毒核酸、抗原及抗体在临床样本中的出现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多采用将病毒分离培养法与elisa、核酸检测等技术结合起来,以提高实验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11、目前,利巴韦林(ribavirin)已经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拉沙热。利巴韦林主要用于感染早期,在病程中末期,主要通过静脉补液等支持疗法以维持患者的生命。目前还没有对拉沙热有效的疫苗,只能采用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等方式预防拉沙热。

12、1959年,玻利维亚西北部的贝尼区首次报道了玻利维亚出血热(bolivianhemorrhagic fever,bhf),玻利维亚出血热是由macv引起的急性病毒性出血热,病死率约为30%。在1959年的疫情爆发期间,研究人员发现macv的天然宿主是胼胝暮鼠(calomyscallosus),并且多种啮齿类动物都可以作为中间宿主。macv通过多种途径由啮齿类动物感染人类,而且通过体液、污染后的物品等可导致macv在人际间传播。

13、macv感染患者早期会出现流感样症状,随着病程进一步恶化,患者会出现呕吐、过敏以及血管损伤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全身性组织出血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进而导致死亡。

14、针对mac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也包括病原学和血清学的检测。

15、目前还没有批准用于治疗macv感染的药物。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玻利维亚出血热的治疗主要以支持治疗为主,极少数情况下,处于恢复期的玻利维亚出血热患者的血浆会被用于治疗。

16、经典的沙粒病毒基因组由两个负链rna片段组成,如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爬行动物沙粒病毒属和哈特曼沙粒病毒属,分别是大小为~7.2kb的l片段和~3.4kb的s片段。每一个rna片段均包含有两个方向相反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frame,orf),中间由非编码基因间序列(non-coding intergenic region,igr)隔开,这种独特的基因组结构使病毒能够利用不同的编码方向来调控早期和晚期基因的表达。其中l片段编码聚合酶(1argeprotein,l)和锌指结构基质蛋白(zinc-finger matrix protein,z),s片段编码囊膜糖蛋白前体(glycoprotein precursor,gpc)和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早期,聚合酶l蛋白和核蛋白np首先被转录和翻译,以支持病毒基因组复制。在感染晚期,gp和z蛋白才会被表达,从而启动新生病毒粒子的组装过程。在哺乳动物沙粒病毒生命周期中,z蛋白除构成病毒的基质层外还行使着多种生理功能,如调控病毒复制、免疫逃逸和出芽等。较为有趣的是,哈特曼沙粒病毒属的s片段缺少z蛋白的orf,而阿特那沙粒病毒属的基因组则包含三个rna片段,同样也缺少z蛋白的orf,这暗示着这两类病毒可能通过其他结构蛋白或非结构蛋白来行使与z蛋白相对应的生理功能。

17、沙粒病毒的生命周期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步骤:1、病毒入侵。这一步骤主要由gp蛋白介导,首先在细胞膜表面与受体识别帮助病毒粘附,然后通过网格蛋白(clathrin)介导的内吞(endocytosis)作用使病毒粒子进入内吞体,之后病毒囊膜与内吞体膜发生融合以完成病毒入侵。2、病毒基因组复制和蛋白表达。病毒入侵以后,早期基因l和np随即开始转录表达,生产大量的l聚合酶和np蛋白以支持基因组复制和大量转录;之后晚期基因z和gp得以表达,以备新生病毒粒子组装。3、病毒粒子组装、成熟和出芽。多种病毒组分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附近进行加工和组装,以囊泡形式进行转运和成熟,最后通过出芽的方式将新生病毒粒子释放到细胞外。

18、细胞膜表面广泛表达的高度糖基化的膜蛋白肌营养不良蛋白α(α-dystroglycan,α-dg)被证明是旧世界沙粒病毒lcmv、lasv和分支c的新世界沙粒病毒的受体,这可能与沙粒病毒广泛的宿主动物和宿主细胞类型相关;有报道指出,tam家族(包括ax1和tyro3)和c-型凝集素家族(包括dc-sign和lsectin)也可以作为lasv的受体;人i型转铁蛋白(humantransferrin receptori,tfri)是新世界分支b沙粒病毒例如junv的主要受体。在病毒膜蛋白与受体结合后,病毒颗粒分别通过非网格蛋白依赖(旧世界沙粒病毒)或者是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作用(新世界沙粒病毒)被内化进细胞中,进入早期内体。其中,lasv由一种特别的、αdg介导的网格蛋白、小窝蛋白、发动蛋白非依赖;钠氢离子交换蛋白(sodium hydrogenexchangers,she)、肌动蛋白、gfp酶cdc42、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2.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a1)、a2)或a3)所示的基因:

4.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C1)至C3)中的任一种: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在制备抑制拉沙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材料在制备抑制拉沙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7.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的方法,包括使所述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在原核微生物中进行表达得到所述蛋白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为如下a1)、a2)或a3)所示的基因:

9.用于治疗、辅助治疗和/或预防拉沙病毒感染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材料在制备用于治疗、辅助治疗或预防拉沙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或在制备用于拉沙病毒的靶向药物筛选的试剂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为下述任一种:

2.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为如下a1)、a2)或a3)所示的基因:

4.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材料为下述c1)至c3)中的任一种: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蛋白质在制备抑制拉沙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核酸分子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材料在制备抑制拉沙病毒rna聚合酶的活性的药物中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倩施一毕玉海刘海燕陈泉王敏彭齐程晋龙缪阳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