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97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包括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内具有一隔板以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互不相通的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在热交换组件的投影面上交叉排列;降温器,所述降温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热风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降温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风通道的输入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降温后的废气回流与尚未降温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一方面,冷气将热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可预先降低热气中的“绝对湿度”,另一方面,热气对冷气进行升温干燥,降低冷气的“相对湿度”,该方法利用废气自身能量对自身进行处理,仅需一个降温器,无需后续的电加热步骤,大大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具体的说是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


技术介绍

1、在环保设备中,有些废气中既有很高的温度,又有很大的湿度,必须先降温和除湿才能进入后续设备中,否者会导致后续设备失效,达不到处理效果。

2、现有的处理方法需先通过降温器气体降温,而后再使用电加热等方式降低气体的湿度,该种方法耗能较大,废气处理的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废气处理方式成本高昂的问题,提供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包括:

3、热交换组件,所述热交换组件内具有一隔板以将其内部空间分隔为互不相通的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所述热风通道和冷风通道在热交换组件的投影面上交叉排列;

4、降温器,所述降温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热风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降温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冷风通道的输入端连通;

5、所述降温器可对热风通道内的废气降温并导向至热交换组件的冷风通道内,以使所述热风通道内的气体与所述冷风通道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

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风通道与所述冷风通道内皆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的挡板,每组所述挡板皆与所述隔板相连接,至少两组所述挡板的设置方向与气体流向相垂直,每组所述挡板上皆等距开设有缺口,相邻两组所述挡板上开设的缺口交错分布,用于改变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

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丝网除沫器,所述丝网除沫器输出端与所述热风通道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丝网除沫器可在废气进入热交换组件前去除大颗粒水滴和杂质。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申请将降温后的废气回流与尚未降温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一方面,冷气将热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可预先降低热气中的“绝对湿度”,另一方面,热气对冷气进行升温干燥,降低冷气的“相对湿度”,该方法利用废气自身能量对自身进行处理,仅需一个降温器,无需后续的电加热步骤,大大降低能耗,减少运行成本。

10、(2)、通过挡板的设置,可以使气体在通过热风通道或冷风通道时初步提升热交换的效果,而缺口的设置,可迫使气体改变流动方向,延长气体的热交换时间,提升气体与挡板的接触次数,进一步提升热交换效果。

11、附图说明

12、图1示出了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示出了热交换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3示出了热风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示出了冷风通道处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通道(210)与所述冷风通道(220)内皆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的挡板(240),每组所述挡板(240)皆与所述隔板(230)相连接,至少两组所述挡板(240)的设置方向与气体流向相垂直,每组所述挡板(240)上皆等距开设有缺口(250),相邻两组所述挡板(240)上开设的缺口(250)交错分布,用于改变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网除沫器(400),所述丝网除沫器(400)输出端与所述热风通道(21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丝网除沫器(400)可在废气进入热交换组件(200)前去除大颗粒水滴和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1.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治理的节能型热回收除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通道(210)与所述冷风通道(220)内皆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的挡板(240),每组所述挡板(240)皆与所述隔板(230)相连接,至少两组所述挡板(240)的设置方向与气体流向相垂直,每组所述挡板(240)上皆等距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大新缪家庆吴来发戴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铸锻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