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949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涉及动力浮桥车领域,采用的方案是:包括纵梁一和纵梁二,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下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车架内侧。本技术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动力浮桥车复杂路况下的强度和承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浮桥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


技术介绍

1、动力浮桥车是一种集桥、带动力的舟、车于一体的应急救援设备,可以在陆上行走和水中航行,以便人员和车辆的交通,动力浮桥车主要由桥头车和舟桥船组成,桥头车是动力舟桥的核心部件,通过液压系统提供动力,并通过控制信号,控制舟桥船的运动它负责将舟桥船连接起来,舟桥船是搭建桥梁的基本单元,它们可以通过桥头车的控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座完整的桥梁,在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调整和固定,以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动力浮桥车具有陆上水中机动性好、架设速度快、载重量大、架桥机械化程度高、架设作业人员少的优点,尤其适合在强渡时使用。

2、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车架强度,动力浮桥车用车架的车架为双层纵梁形式。

3、但随着各方面的发展,动力浮桥车的使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必须适应越野路况,同时要求较高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现有技术中的双层纵梁形式的车架不能满足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动力浮桥车的车架不能满足强度要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具有较高的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包括纵梁一和纵梁二,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下部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朝向车架内侧。通过在双层梁结构的纵梁一和纵梁二外侧设置翻边结构的加强梁能够提升车架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适合动力浮桥车使用。

3、进一步的,沿车辆行驶方向,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段、过渡段和后段,两个所述前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后段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递减,所述加强梁覆盖所述后段的区域。

4、进一步的,沿车辆行驶方向,所述加强梁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所述前部、所述中部和所述后部的下侧均设置有所述翻边,所述前部外侧以及所述前部的翻边上均设置有悬架横梁安装孔,所述前部的高度大于所述中部和所述后部,所述前部上设置有上装设备安装孔。通过在前部设置悬架横梁安装孔和上装设备安装孔能够增加加强梁的功能,使其具有安装相应部件的作用,提升了加强梁的集成化程度。

5、进一步的,所述中部的下部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向下方延伸,所述凸出部的两端与所述前部和所述后部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角,所述凸出部设置有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通过设置撑板安装孔和所述支座安装孔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强部的集成化程度,同时通过过渡圆角能够避免应力集中。

6、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横梁、中横梁和尾横梁,所述中横梁设置有多个,所述中横梁为拱型梁,所述中横梁向上凸出。通过设置多个横梁以及采用拱型的中横梁有利于提高车架总成的抗扭强度。

7、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为拱型梁,所述前横梁向下凸出。将前横梁向下凸出便于留出相应的空间安装发动机等部件。

8、进一步的,所述尾横梁呈箱体结构,所述尾横梁包括两个l型梁体一,所述l型梁体一上设置有减重孔一,两个所述l型梁体一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呈c型结构,所述尾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一。尾横梁通过采用箱型结构和支撑板能够提升尾横梁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作用。

9、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还设置有飞机梁,所述飞机梁位于所述尾横梁和其相邻的所述横梁之间,所述飞机梁包括两个背靠背连接的槽型钢,所述槽型钢的型腔内设置有推力杆托架。通过在飞机梁上设置推力杆托架增加了飞机梁的作用,提升了飞机梁的集成化程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还设置有箱型梁,所述箱型梁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中横梁之间,所述箱型梁包括两个l型梁体二,所述l型梁体二上设置有减重孔二,所述箱型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二。通过设置箱型梁进一步增强车架强度。

11、进一步的,所述纵梁一和所述纵梁二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横梁,所述加强横梁呈c型结构且横跨所述箱型梁,所述加强横梁的一端设置有备胎架,所述加强横梁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缸支座。通过设置加强横梁一方面提成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备胎和油缸。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通过在双层梁结构的纵梁一和纵梁二外侧设置翻边结构的加强梁能够提升车架的承载能力和抗弯扭强度,满足复杂路况的使用要求,适合动力浮桥车使用;通过在前部设置悬架横梁安装孔和上装设备安装孔能够增加加强梁的功能,使其具有安装相应部件的作用,提升了加强梁的集成化程度;通过设置支撑板安装孔和所述支座安装孔能够进一步提升加强部的集成化程度,同时通过过渡圆角能够避免应力集中;通过设置多个横梁以及采用拱型的中横梁有利于提高车架总成的抗扭强度;将前横梁向下凸出便于留出相应的空间安装发动机等部件;尾横梁通过采用箱型结构和支撑板能够提升尾横梁的强度,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作用;通过在飞机梁上设置推力杆托架增加了飞机梁的作用,提升了飞机梁的集成化程度;通过设置箱型梁进一步增强车架强度;通过设置加强横梁一方面提成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便于安装备胎和油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包括纵梁一(1)和纵梁二(2),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4),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3),加强梁(3)下部设置有翻边(306),翻边(306)朝向车架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纵梁一(1)和纵梁二(2)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段、过渡段和后段,两个前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后段之间的距离,两个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递减,加强梁(3)覆盖后段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加强梁(3)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的下侧均设置有翻边(306),前部(301)外侧以及前部(301)的翻边(306)上均设置有悬架横梁安装孔,前部(301)的高度大于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上设置有上装设备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中部(302)的下部设置有凸出部(304),凸出部(304)向下方延伸,凸出部(304)的两端与前部(301)和后部(303)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角(305),凸出部(304)设置有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横梁(16)、中横梁(5)和尾横梁(9),中横梁(5)设置有多个,中横梁(5)为拱型梁,中横梁(5)向上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前横梁(16)为拱型梁,前横梁(16)向下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尾横梁(9)呈箱体结构,尾横梁(9)包括两个L型梁体一(902),L型梁体一(902)上设置有减重孔一(904),两个L型梁体一(902)之间设置有支撑板(903),支撑板(903)呈C型结构,尾横梁(9)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一(901)。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飞机梁(8),飞机梁(8)位于尾横梁(9)和其相邻的中横梁(5)之间,飞机梁(8)包括两个背靠背连接的槽型钢(801),槽型钢(801)的型腔内设置有推力杆托架(80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箱型梁(6),箱型梁(6)位于相邻的两个中横梁(5)之间,箱型梁(6)包括两个L型梁体二(602),L型梁体二(602)上设置有减重孔二(603),箱型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板二(60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横梁(7),加强横梁(7)呈C型结构且横跨箱型梁(6),加强横梁(7)的一端设置有备胎架(11),加强横梁(7)的另一端设置有油缸支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包括纵梁一(1)和纵梁二(2),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内侧均设置有加强板(4),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的外侧均设置有加强梁(3),加强梁(3)下部设置有翻边(306),翻边(306)朝向车架内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纵梁一(1)和纵梁二(2)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段、过渡段和后段,两个前段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后段之间的距离,两个过渡段之间的距离递减,加强梁(3)覆盖后段的区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沿车辆行驶方向,加强梁(3)从前向后依次包括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中部(302)和后部(303)的下侧均设置有翻边(306),前部(301)外侧以及前部(301)的翻边(306)上均设置有悬架横梁安装孔,前部(301)的高度大于中部(302)和后部(303),前部(301)上设置有上装设备安装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中部(302)的下部设置有凸出部(304),凸出部(304)向下方延伸,凸出部(304)的两端与前部(301)和后部(303)之间均设置有过渡圆角(305),凸出部(304)设置有撑板安装孔和支座安装孔。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浮桥车用车架,其特征在于,纵梁一(1)和纵梁二(2)之间从前向后依次设置有前横梁(16)、中横梁(5)和尾横梁(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照鲁李喜付王飞陈增合尚进强王永强马咸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特种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