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9021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2
本技术涉及辅助取晶棒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安装在副室中,辅助取棒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减震弹簧,第二套筒的内径与晶棒的外径相当,第一套筒通过安装结构固定设置在副室中,晶棒穿过第二套筒的内圈,取料过程中将副室、炉盖和晶棒同时提起并旋转到取棒的位置时,晶棒发生摆动并触碰到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之间的减震弹簧可以吸收晶棒的动能以降低晶棒的摆动幅度,从而避免晶棒的尾部磕碰到导流筒的下沿,消除晶棒尾部受磕碰发生炸裂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辅助取晶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


技术介绍

1、单晶炉运行至循环后期,要取出完结段晶棒只能在停炉10小时后,将副室、完结段晶棒和炉盖一同提起后旋转到取晶棒的位置,再下降将完结段晶棒置入取晶车上。完结段晶棒长度较长,通常会伸出导流筒,而且完结段晶棒的尾部基本都是多晶,容易发生炸裂,在旋转时完结段晶棒会有一定幅度的摆动,容易使晶棒尾部磕碰到导流筒的下沿而发生炸裂,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目前车间中工人多是手持工具如木棒等格挡晶棒,以减小晶棒摆动,但是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且非常依赖工人的操作熟练度,仍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安装于副室中,包括:

2、第一套筒,其与副室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

3、第二套筒,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内,晶棒穿过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圈;

4、减震弹簧,有若干个并且沿周向分布于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之间。

5、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副室内壁的若干个第一支撑凸台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上的若干个第二支撑凸台,所述第二支撑凸台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凸台上。

6、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沿周向均布于副室的内壁。

7、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凸台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凸台上设置有限位部。

8、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套筒内圈的上端和/或下端倒圆弧。

9、在一些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辅助取棒装置安装在副室中,辅助取棒装置包括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减震弹簧,第二套筒的内径与晶棒的外径相当,第一套筒通过安装结构固定设置在副室中,晶棒穿过第二套筒的内圈,取料过程中将副室、炉盖和晶棒同时提起并旋转到取棒的位置时,晶棒发生摆动并触碰到第二套筒,第二套筒和第一套筒之间的减震弹簧可以吸收晶棒的动能以降低晶棒的摆动幅度,从而避免晶棒的尾部磕碰到导流筒的下沿,消除晶棒尾部受磕碰发生炸裂的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安装于副室(1)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副室(1)内壁的若干个第一支撑凸台(14)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11)上的若干个第二支撑凸台(15),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5)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沿周向均布于副室(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和/或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5)上设置有限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筒(12)内圈的上端和/或下端倒圆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6),所述第二套筒(1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安装槽(17),所述减震弹簧(13)的两端对应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6)和所述第二安装槽(17)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安装于副室(1)中,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副室(1)内壁的若干个第一支撑凸台(14)以及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11)上的若干个第二支撑凸台(15),所述第二支撑凸台(15)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晶棒炸裂的辅助取棒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凸台(14)沿周向均布于副室(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冶小丽马腾飞刘悦汪奇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