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771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09
本申请公开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和设置在所述极柱的周侧的周侧塑胶,所述极柱于底部侧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周侧塑胶的底部嵌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以包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极柱的一侧。所述密封圈为L型密封圈,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侧抵接于所述极柱的底部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正对所述极柱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极柱之间连接有衬底,或者所述第一水平部直接贴在所述极柱的底部。本申请提供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通过固定环将密封圈固定在极柱上,在工作过程中,密封圈的压缩量能够得到控制,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密封圈对动力电池的密封可靠性,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设备,尤其涉及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盖板通常由光盖板、防爆阀、保护贴、下塑胶、负极组件、正极组件、密封圈组成,其中,极柱组件是动力电池盖板上重要的组成部件。

2、传统的极柱组件,不管是正极柱组件,还是负极柱组件,其大多由极柱、固定环和塑胶组成,其中塑胶设置在极柱的周侧,而密封圈是独立部件,与极柱组件不具有隶属关系。

3、气密性是动力电池中一项关键控制技术参数,传统极柱组件中气密性主要体现在密封圈压缩量的控制上,依靠组装过程中的夹具加压来实现,受夹具精度、机台差异、物料尺寸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压缩量一致性较差,使得气密性可靠性低,若气密失效,动力电池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中固定环以包覆的方式设置在密封圈远离极柱的一侧,将密封圈牢牢固定在极柱上,使密封圈和极柱组件产生隶属关系,可通过注塑模具注塑成型,一致性好,在工作过程中密封圈压缩量能够得到控制,进而可以有效提升密封圈对动力电池的密封可靠性。

2、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中固定环上设置有连接通孔,周侧塑胶在成型过程中自动贯穿连接通孔,能够大幅度提升塑胶和固定环之间的连接强度。

3、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中固定环的端部设置有外延结构,外延结构由固定环的竖直部朝外侧倾斜延伸,可以进一步提升塑胶和固定环之间的连接强度。

4、为达到本技术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和设置在所述极柱的周侧的周侧塑胶,所述极柱于底部侧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周侧塑胶的底部嵌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以包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极柱的一侧。

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密封圈为l型密封圈,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侧抵接于所述极柱的底部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正对所述极柱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极柱之间连接有衬底,或者所述第一水平部直接贴在所述极柱的底部。

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一水平部连接位置的外侧为弧形过渡结构,所述固定环为l型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弧形过渡结构相配合。

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周侧塑胶内的部分设置有连接通孔。

8、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通孔为方形孔、圆形孔、腰型孔或菱形孔。

9、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通孔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

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周侧塑胶内的端部设置有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由所述固定环的竖直部朝远离所述极柱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竖直部,并靠近所述外延结构。

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外延结构与所述竖直部相互垂直。

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外延结构与所述竖直部的连接位置的外侧呈弧面过渡。

13、本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和设置在所述极柱的周侧的周侧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于底部侧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周侧塑胶的底部嵌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以包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极柱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L型密封圈,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侧抵接于所述极柱的底部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正对所述极柱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极柱之间连接有衬底,或者所述第一水平部直接贴在所述极柱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一水平部连接位置的外侧为弧形过渡结构,所述固定环为L型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弧形过渡结构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周侧塑胶内的部分设置有连接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为方形孔、圆形孔、腰型孔或菱形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均匀分布或对称分布。

7.如权利要求4至6任一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周侧塑胶内的端部设置有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由所述固定环的竖直部朝远离所述极柱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连接通孔位于所述竖直部,并靠近所述外延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结构与所述竖直部相互垂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结构与所述竖直部的连接位置的外侧呈弧面过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和设置在所述极柱的周侧的周侧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于底部侧设置有密封圈,且所述周侧塑胶的底部嵌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以包覆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密封圈远离所述极柱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l型密封圈,包括第一竖直部和第一水平部,其中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内侧抵接于所述极柱的底部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水平部正对所述极柱的底部,且所述第一水平部和所述极柱之间连接有衬底,或者所述第一水平部直接贴在所述极柱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和所述第一水平部连接位置的外侧为弧形过渡结构,所述固定环为l型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弧形过渡结构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体成型的动力电池盖板极柱组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银立杨传斌赵永博张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海富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