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43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包括连杆主体、左壳体、右壳体,以及手柄拨钮,连杆主体上部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右壳体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两侧分别与右壳体形成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第一凸块与两个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端部设有螺纹孔的连接柱,左壳体设置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两侧分别与左壳体的侧面形成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手柄拨钮包括钮块、插接于第一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内的第一弧形卡接块和插接于第二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内的第二弧形卡接块;本技术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插接有手柄拨钮,左壳体、右壳体,以及手柄拨钮将连杆主体牢牢包裹住,通过多次固定可以做到结构稳定的同时还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换挡器,特别是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不断发展,驾驶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于是可选装的定制产品,在消费者购买汽车时成了一个比较点,车企会给不同车型的换挡连杆上设置不同外形的换挡手柄,消费者缺乏自主选择的空间,并且由于手柄固定在换挡器连杆上,当车辆行驶中出现强烈震动,撞击等特殊情况时,手柄松动、偏移、晃动,导致换挡手感变差,甚至会导致手柄脱落,失去手柄的装饰换挡功能。

2、因此,为了使手柄结构稳定,同时实现可便利拆卸更换的功能,我们提出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换挡器手柄在震动等情况下结构不稳定且不能方便拆卸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包括连杆主体、左壳体、右壳体,以及手柄拨钮,所述连杆主体中部设置有弧形挡块,所述连杆主体上部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杆主体上部的两侧,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底部与所述弧形挡块表面间隙贴合,所述右壳体与左壳体相对的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右壳体形成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凸块与两个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端部沿轴向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左壳体与右壳体相对的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壳体的侧面形成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所述手柄拨钮包括钮块以及设置于所述钮块底端的第一弧形卡接块和第二弧形卡接块,所述第一弧形卡接块插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三弧形槽内,所述第二弧形卡接块插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和所述第四弧形槽内。

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左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凸块的背面开设有方形卡接槽,所述方形卡接槽与两个所述连接柱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左壳体和第二凸块的第二通孔。

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端部螺纹孔螺纹连接的螺栓,所述方形卡接槽的槽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插接孔,所述方形卡接槽处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端面与若干个第一插接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接柱,若干个第一卡接柱与若干个第一插接孔之间过盈插接,所述侧板背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扣槽。

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钮块的背面下部、左壳体的背面一侧,以及右壳体的背面一侧共同形成有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二卡接槽槽壁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二卡接槽处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端面与若干个第二卡接孔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柱,若干个第二卡接柱与若干个第二卡接孔之间过盈插接,所述背板背面底端设置有第二扣槽。

6、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将左壳体和右壳体分别设置于连杆主体的两侧,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插接有手柄拨钮,左壳体、右壳体,以及手柄拨钮将连杆主体牢牢包裹住,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通过连接柱和螺栓固定,左壳体、右壳体,以及手柄拨钮通过背板固定,通过多次固定可以做到结构稳定的同时还便于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主体(1)、左壳体(2)、右壳体(3),以及手柄拨钮(4),所述连杆主体(1)中部设置有弧形挡块(1a),所述连杆主体(1)上部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b),所述左壳体(2)和右壳体(3)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杆主体(1)上部的两侧,所述左壳体(2)和右壳体(3)的底部与所述弧形挡块(1a)表面间隙贴合,所述右壳体(3)与左壳体(2)相对的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一凸块(3a),所述第一凸块(3a)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右壳体(3)形成第一弧形槽(3b)和第二弧形槽(3c),所述第一凸块(3a)与两个第一通孔(1b)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柱(3d),所述连接柱(3d)端部沿轴向开设有螺纹孔(3d-1),所述左壳体(2)与右壳体(3)相对的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二凸块(2a),所述第二凸块(2a)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壳体(2)的侧面形成第三弧形槽(2b)和第四弧形槽(2c),所述手柄拨钮(4)包括钮块(4a)以及设置于所述钮块(4a)底端的第一弧形卡接块(4b)和第二弧形卡接块(4c),所述第一弧形卡接块(4b)插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3b)和第三弧形槽(2b)内,所述第二弧形卡接块(4c)插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3c)和所述第四弧形槽(2c)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壳体(2)远离所述第二凸块(2a)的背面开设有方形卡接槽(2d),所述方形卡接槽(2d)与两个所述连接柱(3d)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左壳体(2)和第二凸块(2a)的第二通孔(2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e)内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3d)端部螺纹孔(3d-1)螺纹连接的螺栓(2f),所述方形卡接槽(2d)的槽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插接孔(2d-1),所述方形卡接槽(2d)处设置有侧板(2g),所述侧板(2g)端面与若干个第一插接孔(2d-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卡接柱(2g-1),若干个第一卡接柱(2g-1)与若干个第一插接孔(2d-1)之间过盈插接,所述侧板(2g)背面下方设置有第一扣槽(2g-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钮块(4a)的背面下部、左壳体(2)的背面一侧,以及右壳体(3)的背面一侧共同内凹形成有第二卡接槽(5),所述第二卡接槽(5)槽壁四周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孔(5a),所述第二卡接槽(5)处设置有背板(5b),所述背板(5b)端面与若干个第二卡接孔(5a)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卡接柱(5c),若干个第二卡接柱(5c)与若干个第二卡接孔(5a)之间过盈插接,所述背板(5b)背面底端设置有第二扣槽(5d)。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主体(1)、左壳体(2)、右壳体(3),以及手柄拨钮(4),所述连杆主体(1)中部设置有弧形挡块(1a),所述连杆主体(1)上部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1b),所述左壳体(2)和右壳体(3)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杆主体(1)上部的两侧,所述左壳体(2)和右壳体(3)的底部与所述弧形挡块(1a)表面间隙贴合,所述右壳体(3)与左壳体(2)相对的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一凸块(3a),所述第一凸块(3a)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右壳体(3)形成第一弧形槽(3b)和第二弧形槽(3c),所述第一凸块(3a)与两个第一通孔(1b)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连接柱(3d),所述连接柱(3d)端部沿轴向开设有螺纹孔(3d-1),所述左壳体(2)与右壳体(3)相对的一个端面设置有第二凸块(2a),所述第二凸块(2a)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左壳体(2)的侧面形成第三弧形槽(2b)和第四弧形槽(2c),所述手柄拨钮(4)包括钮块(4a)以及设置于所述钮块(4a)底端的第一弧形卡接块(4b)和第二弧形卡接块(4c),所述第一弧形卡接块(4b)插接于所述第一弧形槽(3b)和第三弧形槽(2b)内,所述第二弧形卡接块(4c)插接于所述第二弧形槽(3c)和所述第四弧形槽(2c)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换挡器连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琪仁程健赵斯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