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638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技术涉及换挡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旋钮支架、挡位槽、旋钮下盖、旋钮上盖、P按键、旋钮内芯、连接支架、挡位销和弹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所述旋钮支架通过卡扣与挡位槽固定,所述旋钮下盖通过卡扣连接于旋钮支架上,所述旋钮上盖设置于旋钮下盖上,所述P按键设置于旋钮上盖的开口处,所述旋钮内芯套设于挡位槽上,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旋钮内芯底部,所述旋钮内芯内设置有导光组件,所述挡位销设置于连接支架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挡位销上,本技术完善了换挡器功能的同时,简化了换挡器的整体结构,增加了换挡器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提高了换挡器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换挡器,特别是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汽车智能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使得消费者在购车时不再仅仅关注性价比,诸如操作舒适性、科技感、安全性等,也开始成为国人购车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为增加整车的舒适度,针对换挡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如换挡简易性、换挡舒适度、整车氛围灯、噪音等,但现有的多功能换挡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装配精度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的多功能换挡器结构复杂,零部件较多,装配精度低,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旋钮支架、挡位槽、旋钮下盖、旋钮上盖、p按键、旋钮内芯、连接支架、挡位销和弹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连接,包围形成安装空腔,所述旋钮支架通过卡扣与挡位槽固定,旋转安装于空腔内,所述旋钮下盖通过卡扣连接于旋钮支架上,所述旋钮上盖设置于旋钮下盖上,所述p按键设置于旋钮上盖的开口处,所述旋钮内芯套设于挡位槽上,所述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旋钮内芯底部,所述旋钮内芯内设置有导光组件,用于导光,所述挡位销设置于连接支架上,所述弹簧套设于挡位销上,所述连接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底部设置有pcb板。

4、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p按键上设置有第二卡扣,与旋钮上盖的端面相配合,所述p按键上设置有四条对称的第一筋位,所述旋钮上盖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筋位和第一凹槽相配合,起导向作用并消除p按键x、y方向间隙、减小晃动量。

5、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导光体和按键帽,所述导光体设置于所述导光柱内,底端pcb板上的灯光通过导光体传播上去,点亮p按键上的字符,同时下压p按键也会带动导光组件与硅胶垫上的按键触点按压配合,所述导光柱的上端设置有凸点,所述按键帽通过凸点扣合于导光柱上,支撑p按键使其处于保压状态,消除p按键的z向自由间隙。

6、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光体上设置有圆锥面,所述导光柱内设有斜向限位筋,斜向限位筋与圆锥面相配合,起到限位的作用。

7、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光柱底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置有o形圈,消除导光组件与旋钮内芯之间产生的噪音及颤动。

8、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钮上盖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旋钮下盖上设置有第二筋位,以便于旋钮下盖与旋钮上盖之间的连接。

9、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钮下盖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旋钮支架上设置有第三筋位,以便于旋钮下盖与旋钮支架之间的连接。

10、作为本技术所述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挡位槽上设置有周圈筋位,所述旋钮支架上设置有第三卡扣,以便于挡位槽与旋钮支架之间的连接。

11、有益效果:本多功能换挡器在完善了功能效果的同时,简化了换挡器的整体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增加了换挡器部件之间的配合精度,从而提高了换挡器使用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3)、下壳体(4)、旋钮支架(7)、挡位槽(8)、旋钮下盖(2)、旋钮上盖(1)、P按键(5)、旋钮内芯(9)、连接支架(10)、挡位销(16)和弹簧(17),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相连接,包围形成安装空腔,所述旋钮支架(7)通过卡扣与挡位槽(8)固定,旋转安装于空腔内,所述旋钮下盖(2)通过卡扣连接于旋钮支架(7)上,所述旋钮上盖(1)设置于旋钮下盖(2)上,所述P按键(5)设置于旋钮上盖(1)的开口处,所述旋钮内芯(9)套设于挡位槽(8)上,所述连接支架(10)设置于所述旋钮内芯(9)底部,所述旋钮内芯(9)内设置有导光组件,用于导光,所述挡位销(16)设置于连接支架(10)上,所述弹簧(17)套设于挡位销(16)上,所述连接支架(10)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垫(11),所述硅胶垫(11)的底部设置有PCB板(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按键(5)上设置有第二卡扣(5-1),所述P按键(5)上设置有四条对称的第一筋位(5-2),所述旋钮上盖(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柱(14)、导光体(13)和按键帽(6),所述导光体(13)设置于所述导光柱(14)内,所述导光柱(14)的上端设置有凸点(14-1),所述按键帽(6)通过凸点(14-1)扣合于导光柱(14)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体(13)上设置有圆锥面(13-1),所述导光柱(14)内设有斜向限位筋(14-4)。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14)底端开设有限位槽(14-2),所述限位槽(14-2)内设置有O形圈(1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上盖(1)上设置有第一卡扣(1-2),所述旋钮下盖(2)上设置有第二筋位(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下盖(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2-2),所述旋钮支架(7)上设置有第三筋位(7-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位槽(8)上设置有周圈筋位(8-2),所述旋钮支架(7)上设置有第三卡扣(7-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3)、下壳体(4)、旋钮支架(7)、挡位槽(8)、旋钮下盖(2)、旋钮上盖(1)、p按键(5)、旋钮内芯(9)、连接支架(10)、挡位销(16)和弹簧(17),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4)相连接,包围形成安装空腔,所述旋钮支架(7)通过卡扣与挡位槽(8)固定,旋转安装于空腔内,所述旋钮下盖(2)通过卡扣连接于旋钮支架(7)上,所述旋钮上盖(1)设置于旋钮下盖(2)上,所述p按键(5)设置于旋钮上盖(1)的开口处,所述旋钮内芯(9)套设于挡位槽(8)上,所述连接支架(10)设置于所述旋钮内芯(9)底部,所述旋钮内芯(9)内设置有导光组件,用于导光,所述挡位销(16)设置于连接支架(10)上,所述弹簧(17)套设于挡位销(16)上,所述连接支架(10)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垫(11),所述硅胶垫(11)的底部设置有pcb板(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的换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p按键(5)上设置有第二卡扣(5-1),所述p按键(5)上设置有四条对称的第一筋位(5-2),所述旋钮上盖(1)上开设有第一凹槽(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勇卢新田程健赵斯聪鲁进黄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联汽车电子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