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973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属于吊装工具领域,用于钢筋笼吊装,吊筋主体的顶端弯折形成与吊装绳连接的弯折部,弯折部分别通过直线段与二次承托钩连接,相邻二次承托钩之间设置有一次承托钩,初始状态下,一次承托钩位于二次承托钩的上方且与滑动板固定为一体;所述滑动板具有沿吊筋主体滑动的通孔,滑动板沿吊筋主体的直线段滑动;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扭簧座,扭簧座内连接有限位摆杆,限位摆杆绕着与扭簧座的连接位置传动并且与二次承托钩末端的钩体卡接端卡接。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能够实现地连墙钢筋笼的稳定吊起,且能够实现循环利用,降低建筑施工材料的损耗和成本,提高建筑施工装置的周转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吊装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


技术介绍

1、根据《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规程》(db11/t1526-2018)中2.0.1条款的定义:地下连续墙(地连墙)采用专用的成槽机械,沿深基坑或地下构筑物周边开挖具有一定宽度和深度的沟槽,并灌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形成具有防渗、挡土或承重功能的连续地下墙体。

2、在地下连续墙(地连墙)中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中,其所使用的钢筋笼应当根据单元槽段的划分和底下连续墙墙体配筋设计制作,并包括纵向桁架、横向桁架、剪刀撑等构造,以加强钢筋笼的整体刚度,在钢筋笼内设置的桁架应当满足吊装的强度、刚度和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在上述规范中,其明确表明地下墙钢筋笼可采用吊装的施工方法来实现施工时的安放。

3、吊装方法可参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2408197a所公开的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方法,其需要采用主、副通过安装主、副吊索的方式,与钢筋笼上的吊点(主吊第一吊点、主吊第二吊点)连接,其中明确指明主吊第一吊点固定在钢筋笼背面、主吊第二吊点固定在钢筋笼正面。

4、由于采用固定设置吊点的方式,在吊装完成后,需要对固定于钢筋笼上的吊点进行切割移除或者作为整体结构浇注于混凝土构件内,这就造成了建筑材料的浪费以及明显降低周转效率。

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又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吊装装置及方法,参见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1994771a的专利文献,其通过设置钢筋架、夹持架、第一勾爪、第二勾爪、转动块、安装架和限位板的结构,并且在限位板上安装用于驱动活动爪移动的第一伸缩机构等,实现活动爪脱离钢筋架,从而能够提高装夹效率和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6、但是上述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其需要配套过多的管路来实现第一伸缩气缸、第二伸缩气缸等伸缩机构的运动,以此来实现第一勾爪、第二勾爪的动作;过多的配套管路不仅到来管路复杂度和管路走线设置的复杂度提高,而且还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来实现,引入控制系统后导致成本急剧上升,且在吊装的过程中,伸缩机构的气动组件也需要额外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能够实现地连墙钢筋笼的稳定吊起,且能够实现循环利用,降低建筑施工材料的损耗和成本,提高建筑施工装置的周转效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申请中所记载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包括吊筋主体,所述吊筋主体的顶端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与吊装绳连接,所述弯折部分别通过直线段与二次承托钩连接,二次承托钩位于吊筋主体的两个自由端处,相邻二次承托钩之间设置有一次承托钩,初始状态下,一次承托钩位于二次承托钩的上方且与滑动板固定为一体;所述滑动板具有沿吊筋主体滑动的通孔,滑动板沿吊筋主体的直线段滑动;所述滑动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扭簧座,扭簧座内连接有限位摆杆,限位摆杆绕着与扭簧座的连接位置传动并且与二次承托钩末端的钩体卡接端卡接。

4、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滑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压板,活动压板随滑动板沿着吊筋主体的直线段滑动;所述滑动板下方的直线段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固定压板与滑动板之间的直线段套设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端、底端分别与滑动板、固定压板接触。

5、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限位摆杆为u型杆体,限位摆杆的两端通过扭簧及轴承结构连接于扭簧座内。

6、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吊筋主体的弯折部与直线段的连接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吊筋加强板,吊筋加强板的底端与滑动板的顶端在初始位置处接触。

7、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吊筋主体在弯折部的顶端部位固定连接有辅助吊装块,辅助吊装块上加工有供吊装绳穿设的通孔。

8、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二次承托钩在底端位置处包覆固定有加强板,加强板由两块带有圆弧形凹槽的弧形板体铆接或螺栓固定而成。

9、作为本申请优选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限位摆杆与滑动板所围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若干顶部压接块,顶部压接块的底端加工有与钢筋限位的块体压接口,若干顶部压接块通过压接块杆体串联,压接块杆体的两端固定于限位摆杆上。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通过简化执行结构的复杂度,通过钢筋笼自身重力及人工辅助的方式,实现夹具与钢筋笼的快速夹紧,且便于打开及脱离,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操作人员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又能够避免夹具本身制造成本的升高,便于建筑材料的周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包括吊筋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主体(2)的顶端弯折形成弯折部(201),弯折部(201)与吊装绳连接,所述弯折部(201)分别通过直线段(202)与二次承托钩(10)连接,二次承托钩(10)位于吊筋主体(2)的两个自由端处,相邻二次承托钩(10)之间设置有一次承托钩(12),初始状态下,一次承托钩(12)位于二次承托钩(10)的上方且与一滑动板(4)固定为一体;所述滑动板(4)具有沿吊筋主体(2)滑动的通孔,滑动板(4)沿吊筋主体(2)的直线段(202)滑动;所述滑动板(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扭簧座(5),扭簧座(5)内连接有限位摆杆(6),限位摆杆(6)绕着与扭簧座(5)的连接位置转动并且与二次承托钩(10)末端的钩体卡接端(1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压板(7),活动压板(7)随滑动板(4)沿着吊筋主体(2)的直线段(202)滑动;所述滑动板(4)下方的直线段(20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9),固定压板(9)与滑动板(4)之间的直线段(202)套设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的顶端、底端分别与滑动板(4)、固定压板(9)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摆杆(6)为U型杆体,限位摆杆(6)的两端通过扭簧及轴承结构连接于扭簧座(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主体(2)的弯折部(201)与直线段(202)的连接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吊筋加强板(3),吊筋加强板(3)的底端与滑动板(4)的顶端在初始位置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主体(2)在弯折部(201)的顶端部位固定连接有辅助吊装块(1),辅助吊装块(1)上加工有供吊装绳穿设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承托钩(10)在底端位置处包覆固定有加强板(15),加强板(15)由两块带有圆弧形凹槽的弧形板体铆接或螺栓固定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摆杆(6)与滑动板(4)所围成的空间内部设置有若干顶部压接块(13),顶部压接块(13)的底端加工有与钢筋限位的块体压接口(14),若干顶部压接块(13)通过压接块杆体串联,压接块杆体的两端固定于限位摆杆(6)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包括吊筋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筋主体(2)的顶端弯折形成弯折部(201),弯折部(201)与吊装绳连接,所述弯折部(201)分别通过直线段(202)与二次承托钩(10)连接,二次承托钩(10)位于吊筋主体(2)的两个自由端处,相邻二次承托钩(10)之间设置有一次承托钩(12),初始状态下,一次承托钩(12)位于二次承托钩(10)的上方且与一滑动板(4)固定为一体;所述滑动板(4)具有沿吊筋主体(2)滑动的通孔,滑动板(4)沿吊筋主体(2)的直线段(202)滑动;所述滑动板(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扭簧座(5),扭簧座(5)内连接有限位摆杆(6),限位摆杆(6)绕着与扭簧座(5)的连接位置转动并且与二次承托钩(10)末端的钩体卡接端(11)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连墙钢筋笼可循环吊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压板(7),活动压板(7)随滑动板(4)沿着吊筋主体(2)的直线段(202)滑动;所述滑动板(4)下方的直线段(20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9),固定压板(9)与滑动板(4)之间的直线段(202)套设有压缩弹簧(8),压缩弹簧(8)的顶端、底端分别与滑动板(4)、固定压板(9)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星张意张伟李玉增赵连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黄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