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宁专利>正文

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7972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其特征是由串联设置的高压水泵和高温汽化器构成,以所述高压水泵的入口为入水口,在高温汽化器的尾部设置高压喷汽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水下潜艇,也可以用于普通车船的推进,实现高速推进,采用喷汽的方式,可以大幅度提高舰艇的推进速度,可以获得具有实用性的性价比,并可彻底消除因燃油对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推进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要用于水下潜艇,也可以用于普通车船的 推进器,实现高速推进。
技术介绍
目前,舰艇水下推进方式主要是螺旋桨式推进和高压泵喷水式推进。其中,螺旋桨式推 进噪音大,而高压泵喷水式推进虽然噪音小,但速度慢。螺旋桨式推进和高压泵喷水式推进 航速都只能在每小时30节左右,约在每小时60公里以内,无法突破每小时50节。从螺旋桨飞机发展到喷气式飞机,人类实现了飞跃。螺旋桨飞机的时速无法突破每小时 1000公里,而喷气式飞机的最大时速已超过2000公里。喷气式飞机主要是通过压缩空气与 燃油混合,经电火花点燃形成喷射推力。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利用空气浮力,克服空气 阻力,结合机体外形设计和控制完成在空气中推动。但是,由于流体动力与空气动力之间的 差异,这种喷射式的高速推进的方式迄今无法应用于对水下环境中舰艇的推动。水的密度和阻力为空气的800多倍,而舰艇的重量是飞机的1000倍以上。因此,水 下环境中使用喷气式推进无法取得具有实用价值的性价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将 喷射式推进方式应用于水下舰艇,以期大幅度提高使水下舰艇的推进速度。 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喷汽式高速推进器的结构特点是由串联设置的高压水泵和高温汽化器构成, 以所述高压水泵的入口为入水口,在高温汽化器的尾部设置高压喷汽嘴。本技术喷汽式高速推进器的结构特点也在于设置高压喷汽嘴的喷汽口朝向可调。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体现在-1、 本技术采用喷汽的方式,水下环境中的高压泵喷汽式推进一方面较之飞机在空 气中的喷气式推进减少了 800多倍的阻力;另一方面将高压泵的喷水瞬间汽化可获得较之 高压泵喷水高出IOOO倍的爆炸式推力,由此,可以大幅度提高舰艇的推进速度,可以获得 具有实用性的性价比。2、 本技术汽化后形成的小水滴,在快速释放后迅速降温又还原成水,达到船过水 无痕的效果,可以彻底消除因燃油对海洋环境带来的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推进器应用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高压水泵、1入水口、 2高温汽化器、3高压喷汽嘴、4艇身、41喷汽式推进器。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图2,在艇身4的外部设置喷汽式推进器41,喷汽式推进器41为串联设置 的高压水泵1和高温汽化器2,以高压水泵1的入口为入水口 11,在高温汽化器2的尾部设 置高压喷汽嘴3;高压喷汽嘴3的喷汽口处在水面以下。高温汽化使水被瞬间汽化为体积达 1000倍以上水汽,实现爆炸式高速喷射。具体实施中,喷汽式推进器可以在潜艇的两侧及腹背部多处设置,同时设置高压喷汽嘴 3的喷汽口朝向多角度可调,以便作推进方向的调整,包括高速前进、快速倒车、原地掉头、 翻滚旋转、上浮下潜等全向机动。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激光或微波等加热方式,在高温汽化器2中实施连续或间断的点 汽化、线汽化、面汽化或整体汽化,以实现所需要的速度。在(TC和1个标准大气压的标准工况下,1升水被高温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汽的体积为1700 升,这种瞬间释放即形成爆炸性推力。汽化可形成1000倍以上的体积膨胀,对此,理论上 可获得每小时1000公里或更高的推进速度。本技术也可以采用高压水泵单独工作的推进方式,高温汽化器仅仅作为流道。实行 泵喷式推进,噪音很小,基本可以实现静默式航行。对于潜艇类型的水下航行器而言,由于在水下有水的全面整体的压力,可以保持高速机 动时的相对稳定,因此,本技术尤其适合此类航行器,也包括对鱼雷的应用;本实用新 型针对水面船舰的具体实施,需要控制速度以保持航行器的运行稳定。本技术作为一种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同样可以应用在陆地车辆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其特征是由串联设置的高压水泵(1)和高温汽化器(2)构成,以所述高压水泵(1)的入口为入水口(11),在高温汽化器(2)的尾部设置高压喷汽嘴(3)。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汽式高速推进器,其特征是由串联设置的高压水泵(1)和高温汽化器(2)构成,以所述高压水泵(1)的入口为入水口(11),在高温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徐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