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核酸释放剂、释放核酸的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核酸释放剂、释放核酸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33695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酸释放剂、释放核酸的方法及应用,所述核酸释放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所述第一组分金属螯合剂,以及用于提供碱性环境的调节剂;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和离子提供剂。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依次与待测样本混合,完成待测样本的核酸释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核酸释放剂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快速、有效地处理血清、血浆、拭子和全血样本,释放核酸,实现减少PCR抑制性,提升检测灵敏度,其中配套HBV检测可达到10IU/mL检测灵敏度,且操作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核酸释放剂、释放核酸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核酸检测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检测方法,用以确定特定核酸序列的存在或数量,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pcr核酸检测主要包括核酸分离和纯化以及pcr扩增两个过程。核酸分离和纯化是样本前处理过程,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复杂的生物样本中提取出目标核酸,同时减少可能存在的抑制性物质,以确保后续pcr扩增等反应的成功进行。因此,样本前处理的核酸质量是决定pcr检测有效进行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的核酸提取方法包括磁珠法、柱提法和“一步法”核酸释放剂。

2、“一步法”核酸检测,也称“直扩”检测,是指利用核酸释放剂等处理方式,对样本进行核酸裂解释放后直接进行pcr扩增等检测的方法,该方法试剂组成简单,操作过程简便,无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处理后的样本直接进入扩增体系,进一步减少了核酸在处理过程中的损失,实现“免纯化”的处理方式。

3、现有的核酸释放剂一般以离液盐(异硫氰酸胍、盐酸胍等)、生物表面活性剂(莎梵婷)、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sdbs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tween-20等),以及其他用于核酸保护或核酸酶抑制等作用的辅助成分(ploy a、核酸酶抑制剂、异丙醇等)作为主要成分。

4、公开号为cn114807308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核酸释放剂,其仅适用于胸腹水样本提取,释放剂主要成分为edta-2na、强碱、peg(200/400/2000/4000/6000)、sds、triton x-100,该专利专利技术的释放剂及检测方法简化了待测样本的核酸的提取流程,缩短了整体的核酸检测。但是sds和triton x-100均对扩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对扩增试剂有严格的要求且适用样本类型有限。

5、公开号为cn105063235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适合血清和血浆中hbv直接扩增的释放剂,且在释放剂完全释放核酸的同时,还可以封闭样本中蛋白质、药物及溶血等干扰物质对于pcr扩增的影响,避免检测过程的假阴性,该方法简便、灵敏,最低检出限为30iu/ml。但是该释放剂需要的提取时间较长,提取过程中需要用到扩增仪加热,容易造成室间的污染,且灵敏度无法满足<20iu/ml的要求。

6、并且,根据公开专利显示,较多的释放剂配方都具有能够实现良好的检测性能及便捷操作等特点,但多针对特殊的配套扩增体系实现,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配套专有的pcr检测试剂。

7、此外,由于核酸释放剂的应用特点,释放剂中的所有成分都会直接进入pcr扩增体系,因此对于pcr扩增体系的抑制物耐受性有极高的要求,而上述主要成分多数都属于pcr抑制性物质。

8、根据申请人实际验证,上述离液盐或表面活性剂在满足病原体裂解释放核酸时都处于较高浓度水平,一般的pcr扩增体系,特别是taq酶无法在该浓度下进行有效反应,这阻碍了释放剂的扩增适配范围。同时,上述部分成分单价较高,阻碍了规模化的推广应用。

9、与此同时,当前的血清、血浆释放剂用于hbv核酸检测,灵敏度最低只可达到30iu/ml,相对于主流的磁珠提取法灵敏度性能较低,有进一步提升的需求。

10、基于此,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对pcr扩增的抑制性,使得释放剂具有更广泛的pcr扩增试剂及样本类型的适配性,同时能够提升后续核酸检测灵敏度的核酸释放剂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pcr扩增的抑制性较低,且与pcr扩增试剂及样本类型的适配性高,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后续核酸检测灵敏度的核酸释放剂和释放核酸的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酸释放剂,所述核酸释放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

3、所述第一组分包括金属螯合剂,以及用于提供碱性环境的调节剂;

4、所述第二组分包括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和离子提供剂。

5、优选地,所述调节剂为强碱。

6、优选地,所述强碱选自naoh和/或koh。

7、优选地,所述金属螯合剂选自edta。

8、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分中,所述强碱的浓度为0.2-0.9mol/l。

9、优选地,所述金属螯合剂的浓度为1-10mmol/l。

10、优选地,所述第二组分中,还包括二甲基亚砜;

11、和/或,所述二甲基亚砜的浓度为0.1-4%(v/v);

12、和/或,所述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的浓度为0.1-1mol/l;

13、和/或,所述离子提供剂的浓度为30-50mmol/l;

14、和/或,所述离子提供剂选自mgcl2。

15、优选地,所述第二组分还包括海藻糖。

16、优选地,所述第二组分中,所述海藻糖的浓度为0.1-2%(w/v)。

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组分可以包括另外的添加剂。这样的添加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十二烷基硫酸盐,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锂;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18、然而,优选地,所述核酸释放剂由所述第一组分和所述第二组分组成,且,

19、所述第一组分由所述金属螯合剂和所述调节剂组成;

20、和/或,所述第二组分由二甲基亚砜、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离子提供剂和任选的海藻糖组成。

21、即,更为优选地,本专利技术的核酸释放剂由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组成。其中,第一组分具体由edta和强碱(具体为naoh和/或koh)组成,第二组分具体由二甲基亚砜、海藻糖、三羟甲基甲胺基丙磺酸和离子提供剂(具体为mgcl2)组成。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如上所述的核酸释放剂释放核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依次与待测样本混合,完成待测样本的核酸释放。

23、优选地,相对于10μl的所述待测样本,所述第一组分的用量为3-7μl,所述第二组分的用量为8-12μl。

24、优选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25、将第一组分与待测样本混合后静置,而后向其中加入第二组分,完成待测样本的核酸释放;

26、或者,将待测样本离心,向弃上清后得到的剩余液体中加入第一组分混合后静置,而后向其中加入第二组分,完成待测样本的核酸释放。

27、优选地,所述待测样本为血清样本、血浆样本、全血样本和拭子样本中的一种或多种。

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方法在提高核酸检测灵敏度中的应用。

29、优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检测;

30、和/或,所述方法应用于hpv病毒的核酸检测。

3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极为简单的试剂成分实现核酸的释放,这对于减少pcr抑制性有突出作用,可最大限度减少pcr抑制物的引入,也基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释放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为强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中,所述强碱的浓度为0.2-0.9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中,还包括二甲基亚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还包括海藻糖;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释放剂释放核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依次与待测样本混合,完成待测样本的核酸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对于10μL的所述待测样本,所述第一组分的用量为3-7μL,所述第二组分的用量为8-12μL。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本为血清样本、血浆样本、全血样本和拭子样本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提高核酸检测灵敏度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释放剂包括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剂为强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分中,所述强碱的浓度为0.2-0.9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中,还包括二甲基亚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释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分还包括海藻糖;

6.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核酸释放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蛟张晓强李莹杨文秀杨达梅
申请(专利权)人: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