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883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7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包括:水箱,循环箱,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在水箱的底部,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设置在循环箱的内部,污水处理机构包括计量加药混合区,计量加药混合区设置在循环箱内壁的左侧,计量加药混合区的右侧设置有纳米微气泵浮上区,纳米微气泵浮上区的右侧设置有土工布过滤区,土工布过滤区的右侧设置有循环利于水泵吸水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污水处理机构,可以对水箱传输的污水进行处理,再通过设置水循环机构将处理后的水传入水箱的内部进行循环使用,使用者在使用时不需要排放大量的污水,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具体为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


技术介绍

1、有机废气(恶臭)治理技术种类繁多,其中对低浓度大风量的有机废气(恶臭),采用生物法具低碳、投资省、运行成本低、安全环保的特点,特别是恶臭治理,占废气(恶臭)治理技术的20%,得到人们不断的亲咪。进一步发挥生物法治理废气(恶臭)的各个功能是保证治理效果的前提。

2、生物法治理有机废气(恶臭)依据亨利定律及双膜理论,废气中有机气体(恶臭)向水中转移,不断地被微生物膜吸收并转化成无害物质。当生物箱微生物膜老化脱落、微生物膜定期冲洗、污染物负荷较高,势必造成治理设施的循环箱中污染物质浓度增高,影响处理效果,污染物质又可从液相转移到气相,造成恶性循环,按传统的方法,此时循环箱的污水必须更换处理。废气治理设施一般置于车间天面,目前无资料报道废气治理的循环箱污水就地治理回用的报道。通常是雨季混合排放、高额费用外运处置,部分有条件的企业集中到污水厂达标处理,但不可做到处理回用目的,传统生物法治理有机废气(恶臭)的循环箱(含粉尘治理、酸碱中和、脱硫脱硝等)由循环箱箱体、补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泵组成,无污水处理功能,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需要排放大量的污水,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具备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生物法治理有机废气(恶臭)循环箱不能对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包括:

3、水箱;

4、循环箱,所述循环箱固定连接在水箱的底部;

5、污水处理机构,所述污水处理机构设置在循环箱的内部,所述污水处理机构包括计量加药混合区,所述计量加药混合区设置在循环箱内壁的左侧,所述计量加药混合区的右侧设置有纳米微气泵浮上区,所述纳米微气泵浮上区的右侧设置有土工布过滤区,所述土工布过滤区的右侧设置有循环利于水泵吸水区,所述水箱底部的左侧设置有加药器,所述加药器包括纳米微气泡泵,所述纳米微气泡泵的输入端与计量加药混合区的底部连通,所述纳米微气泡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连管,所述连管远离纳米微气泡泵的一端贯穿至计量加药混合区的内部连通有释放器。

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传气机构,所述传气机构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水箱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贯穿至水箱的内部连通有传气管,所述传气管的内侧连通有环形喷气管。

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连通有搅动机构,所述搅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水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

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循环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传水管,所述传水管的顶部连通有弯曲管,所述弯曲管远离传水管的一端与水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箱左侧的底部连通有u型管,所述u型管远离水箱的一端与循环箱左侧的顶部连通。

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循环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

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外环的表面与水箱的内壁固定连接。

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水箱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器,所述管道连接器的底部与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污水处理机构,可以对水箱传输的污水进行处理,再通过设置水循环机构将处理后的水传入水箱的内部进行循环使用,使用者在使用时不需要排放大量的污水,可以对污水进行处理循环使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

1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气机构,可以将废气传入水箱的内部,使用者将废气管道与连接管连通,废气管道将废气传入连接管的内部,连接管将废气传入传气管的内部,传气管将废气传入环形喷气管的内部,环形喷气管将废气传入水箱的内部,通过水箱内部的水对废气进行处理。

16、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搅动机构,可以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搅拌,使用者驱动电机,电机通过输出端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搅拌叶转动,通过搅拌叶对水进行搅拌使水晃动,通过晃动的水对废气进行处理,避免废气产生较大的气泡,防止较大的气泡中含有有害气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传气机构(5),所述传气机构(5)包括连接管(51),所述连接管(51)设置在水箱(1)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管(51)的底部贯穿至水箱(1)的内部连通有传气管(52),所述传气管(52)的内侧连通有环形喷气管(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连通有搅动机构(6),所述搅动机构(6)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至水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62),所述旋转轴(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2)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7),所述水循环机构(7)包括水泵(71),所述水泵(71)的进水口与循环箱(2)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71)的出水口连通有传水管(72),所述传水管(72)的顶部连通有弯曲管(73),所述弯曲管(73)远离传水管(72)的一端与水箱(1)右侧的顶部连通,所述水箱(1)左侧的底部连通有U型管(74),所述U型管(74)远离水箱(1)的一端与循环箱(2)左侧的顶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架(8),所述机架(8)包括支撑板(81),所述支撑板(8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板(82),所述支板(8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8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62)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承(9),所述固定轴承(9)外环的表面与水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出气孔(10),所述出气孔(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管道连接器(12),所述管道连接器(12)的底部与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传气机构(5),所述传气机构(5)包括连接管(51),所述连接管(51)设置在水箱(1)顶部的两侧,所述连接管(51)的底部贯穿至水箱(1)的内部连通有传气管(52),所述传气管(52)的内侧连通有环形喷气管(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的顶部连通有搅动机构(6),所述搅动机构(6)包括电机(61),所述电机(61)的输出端贯穿至水箱(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旋转轴(62),所述旋转轴(6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6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污水处理功能的废气(恶臭)治理生物循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箱(2)的右侧设置有水循环机构(7),所述水循环机构(7)包括水泵(71),所述水泵(71)的进水口与循环箱(2)右侧的底部连通,所述水泵(71)的出水口连通有传水管(72),所述传水管(72)的顶部连通有弯曲管(73),所述弯曲管(73)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旭弘曾展灵陈德再苗柯汪尽卿柳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晋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