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66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复合材料燃烧室机载的连接性和可靠性问题。该吊挂装置能够实现:(1)通过螺纹连接将吊挂与燃烧室壳体进行连接固定,解决了复合材料壳体吊挂连接的不可靠问题;(2)通过基体改性提高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疲劳能力,进一步满足机载发动机的工况需求。(3)吊挂装置为可拆卸式,结构连接简单,装配方便,可靠性和适配性高,工艺可行性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


技术介绍

1、高比强度复合材料壳体发动机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采用高比强度复合材料壳体不仅可以有效满足壳体承压保护的需求,还可显著降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消极质量,在相同质量要求下,可显著增加发动机装药量,提升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常规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吊挂装置适用于金属壳体,对复合材料壳体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复合材料壳体的吊挂连接装置,满足发动机复合壳体与弹体或其他装置的连接需求。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是:复合壳体与前裙使用纳米颗粒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连接,提高了连接装置的抗疲劳性能,满足发动机装置长期吊挂的需求。

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包括复合材料壳体、前裙、橡胶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吊挂、转接座;

4、前裙套装在所述复合材料壳体前端,二者之间通过橡胶层避免硬接触,前裙外通过缠绕固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使前裙与复合材料壳体外表面构成内径一致的圆柱表面;所述前裙的前端固装转接座,所述转接座上可拆卸安装吊挂。

5、优选的,所述转接座为一端设置外翻法兰的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外翻法兰用于与前裙连接,靠近外翻法兰的筒形结构外侧设置两个相对的翻面耳,两个翻面耳相对的两端面与外翻法兰面之间形成级间舱,所述翻面耳以及级间舱底面上设置螺纹孔。

6、优选的,所述吊挂主体为一定厚度的弧面结构,弧面的弧度与级间舱底面适形,弧面结构的中心设置与级间舱底面上径向螺纹孔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两侧对称设置嵌入块两侧的弧面结构为侧耳,侧耳厚度与翻面耳的空间一致,侧耳安装在所述的翻面耳内,两个嵌入块的外端面正好与两个翻面耳相对的两端面配合,所述侧耳上设置与反面耳上径向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纹孔实现吊挂与转接座之间的连接。

7、优选的,所述吊挂为由嵌入块和侧耳组成的一体结构。

8、优选的,转接座通过i型螺栓、弹簧垫片与前裙连接,转接座通过ⅱ型螺栓、螺母、弹簧垫片与吊挂连接。

9、优选的,i型螺栓的轴向与复合材料壳体轴向平行,ii型螺栓的轴向与复合材料壳体轴向垂直。

10、优选的,所述转接座翻面耳左侧设置限位挡环。

11、优选的,转接座的前端限位挡环左侧沿环向设置螺纹孔连接弹体或其他装置,但不限制于螺纹孔连接形式,且连接区域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12、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为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采用纳米颗粒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所述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通过溶液共混法的方式与树脂混合均匀完成改性。

13、优选的,所述橡胶层厚度0.3-0.5mm。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连接结构可有效连接复合材料壳体与弹体或其他装置,实现复合材料壳体固体发动机的挂载。

16、(2)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吊挂装置使用了纳米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连接,有效提高了连接结构的抗疲劳特性。

17、(3)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吊挂装置包含弹簧垫片和限位挡环,有效提高了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解决了与弹体或其他装置的装配问题。

18、(4)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吊挂装置与弹体或其他装置的连接区域长度可按需进行调整,连接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螺纹孔,具有较高的适配性。

19、(5)本专利技术设计的吊挂装置为可拆卸式,连接简单,装配方便,工艺可行性良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壳体、前裙、橡胶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吊挂、转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为一端设置外翻法兰的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外翻法兰用于与前裙连接,靠近外翻法兰的筒形结构外侧设置两个相对的翻面耳,两个翻面耳相对的两端面与外翻法兰面之间形成级间舱,所述翻面耳以及级间舱底面上设置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主体为一定厚度的弧面结构,弧面的弧度与级间舱底面适形,弧面结构的中心设置与级间舱底面上径向螺纹孔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两侧对称设置嵌入块两侧的弧面结构为侧耳,侧耳厚度与翻面耳的空间一致,侧耳安装在所述的翻面耳内,两个嵌入块的外端面正好与两个翻面耳相对的两端面配合,所述侧耳上设置与反面耳上径向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纹孔实现吊挂与转接座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为由嵌入块和侧耳组成的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接座通过I型螺栓、弹簧垫片与前裙连接,转接座通过Ⅱ型螺栓、螺母、弹簧垫片与吊挂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I型螺栓的轴向与复合材料壳体轴向平行,II型螺栓的轴向与复合材料壳体轴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翻面耳左侧设置限位挡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接座的前端限位挡环左侧沿环向设置螺纹孔连接弹体或其他装置,但不限制于螺纹孔连接形式,且连接区域的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为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采用纳米颗粒改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所述纳米颗粒包括但不限于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通过溶液共混法的方式与树脂混合均匀完成改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厚度0.3-0.5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材料壳体、前裙、橡胶层、碳纤维复合材料层、吊挂、转接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为一端设置外翻法兰的圆柱筒形结构,所述外翻法兰用于与前裙连接,靠近外翻法兰的筒形结构外侧设置两个相对的翻面耳,两个翻面耳相对的两端面与外翻法兰面之间形成级间舱,所述翻面耳以及级间舱底面上设置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主体为一定厚度的弧面结构,弧面的弧度与级间舱底面适形,弧面结构的中心设置与级间舱底面上径向螺纹孔对应的螺纹孔,螺纹孔两侧对称设置嵌入块两侧的弧面结构为侧耳,侧耳厚度与翻面耳的空间一致,侧耳安装在所述的翻面耳内,两个嵌入块的外端面正好与两个翻面耳相对的两端面配合,所述侧耳上设置与反面耳上径向螺纹孔位置对应的螺纹孔,通过螺纹孔实现吊挂与转接座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壳体固体发动机抗疲劳可拆卸式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为由嵌入块和侧耳组成的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华龚耀华林天一何鹏杨明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