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结构设计,涉及一种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绝热层结构通过材料自身的吸热熔融、抗冲刷等作用,防止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燃气直接作用到壳体上,降低壳体温度,确保壳体壁面不会达到危机其结构完整性的温度,保障壳体的承压能力,使得固体火箭发动机可以正常工作。
2、随着战术武器对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长度也逐渐增加,为便于发动机壳体的加工生产,一般采用多段壳体组合的方案。这对壳体级间绝热层热防护结构的设计提出了需求,目前壳体级间热防护结构采用单台阶搭接热防护结构,存在热防护效果差、燃气容易通过热防护结构的配合间隙窜到壳体的问题,采用复杂搭接结构则对绝热层加工工艺和装配对接精度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有效阻止燃气通过绝热层配合间隙窜到壳体,确
...【技术保护点】
1.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前绝热层(3)、后绝热层(4)、前药柱(5)、后药柱(6);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为两段燃烧室壳体,前绝热层(3)铺设在前壳体(1)上,后绝热层(4)铺设在后壳体(2)上,并采用顺燃气流搭接形式,搭接位置采用模具一体化成型;前药柱(5)与前绝热层(3)通过衬层胶粘接,后药柱(6)与后绝热层(4)通过衬层胶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绝热层(3)外壁面与前壳体(1)粘接,内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前绝热层(3)、后绝热层(4)、前药柱(5)、后药柱(6);所述前壳体(1)和后壳体(2)为两段燃烧室壳体,前绝热层(3)铺设在前壳体(1)上,后绝热层(4)铺设在后壳体(2)上,并采用顺燃气流搭接形式,搭接位置采用模具一体化成型;前药柱(5)与前绝热层(3)通过衬层胶粘接,后药柱(6)与后绝热层(4)通过衬层胶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绝热层(3)外壁面与前壳体(1)粘接,内壁面与前药柱(5)采用衬层胶粘接;后绝热层(4)外壁面与后壳体(2)粘接,内壁面与后药柱(6)采用衬层胶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绝热层(3)、后绝热层(4)搭接位置采用“多台阶”形式搭接,前绝热层(3)位于搭接位置下方,径向靠近产品轴心,后绝热层(4)位于搭接位置上方,径向靠近产品外壁;其中燃气流先流经前绝热层(3)的内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级间热防护的绝热层搭接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宾,王昌茂,孙福合,王伟良,何鹏,赵杨,穆康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