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回流内燃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蛟应专利>正文

回流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12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回流内燃机。目前的汽油内燃机轻负荷气缸内真空度很高,所以轻负荷油耗很高。该技术通过无极延长进气凸轮夹角,完成在活塞压缩的过程增加一个进气回流。从而在无真空环境下控制气缸内空气的多少,有效改变汽油内燃机轻负荷油耗和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领域


技术介绍

1、四冲程汽油内燃机技术两百年也未能放弃节气门,现在四冲程汽油机轻负荷状态缸内真空度很高,浪费动力,轻负荷油耗大大提高,

2、在保证低震动的前提下目前全球只有本技术能有效解决四冲程汽油内燃机缸内真空问题,还能有效降低轻负荷四冲程柴油机的震动和颗粒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改变现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方式达到轻负荷四冲程汽油机缸内无真空和降低轻负荷四冲程柴油机的震动和颗粒排放。图1为该引擎运行方式,图2是一种无极延长凸轮夹角的机构,通过11电机精确控制内凸轮轴转动实现进气门关闭时间的无极掌控,在活塞上行a2过程中先排出一部分刚吸进的可燃混合到进气支管,然后再压缩,进气门关闭时间的延长多少决定排出可燃混合气到进气支管的多少,从而实现无极控制进气量,汽油机实现无节气门,图3是进气凸轮和夹角延长过桥凸轮(可调节夹角不够多增加的一个凸轮)以及夹角延长凸轮的重叠17和延长181920,图4是简易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通过27电机推拉完成内凸轮轴旋转带动错位凸轮旋转,改变了双进气门中的一个错位,达到一个气门关闭时间的延迟,用最低成本完成控制,但效果略低。图5气缸压缩比调节机构,汽油机可以不用此机构,汽油机在低压可燃烧,气缸压缩比调节机构是在缸盖与缸体之间的燃烧室装上一个可以快速进出机油压力驱动的活塞34,通过电磁阀控制高压机油推动活塞34进入,通过弹簧40回位。图6是为了该引擎回流可燃混合气时的缓冲和快速变换油门不稳定增加的机构,通过缓冲室57把回流的可燃混合气缓冲一下,和通过电磁阀59把排气管的废气58泄流到进气支管里达到快速稳定的作用。

2、图1是该引擎的运转方式

3、图2是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横面图

4、图3是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正面图

5、图4是简易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横向图

6、图5是气缸压缩比调节机构横面图

7、图6缓冲及运行稳定机构图

8、图中标号

9、a1-进气行程 a2-回气行程 a3-压缩行程 a4-做功行程 a5-排气行程 1-活塞 2-可燃混合气 3-废气 4-排气门 5-进气门 6进气支管 7-进气内凸轮轴 8-夹角延长过桥凸轮 9-进气凸轮 10错位斜槽 11伸拉电机,12-错位斜槽套 13-气门垫片 14-气门 15-夹角延长凸轮 16-内凸轮轴与夹角延长凸轮连接轴 17-夹角延长凸轮和夹角延长过桥凸轮以及进气凸轮的叠加正面图,18-夹角延长凸轮(错位时正面图) 19-夹角延长过桥凸轮(错位时正面图) 20-进气凸轮(错位时正面图) 21-进气外凸轮轴 22-进气凸轮 23-错位凸轮24-错位凸轮与内凸轮轴连接轴 25-错位斜槽 26-错位斜槽套 27-伸拉步进电机 28-气门垫片 29-进气门 30-进气门 31-气门垫片 32-进气内凸轮轴 33-气缸燃烧室 34-缸压调节活塞 35-活塞环 36-活塞位置传感器 37-密封圈 38-油缸 39-气缸压缩比调节机构40-回位弹簧 41-密封圈 42-缸压调节电磁阀 43-机油蓄压膜 44-蓄压室 45-弹簧 46-活塞 47-气缸 48-排气门 49-缸盖 50-进气门 51-进气支管 52-电磁阀旋转杆 53-缓冲室电磁阀 54-缓冲室开闭套管 55-缓冲室开闭套管进气口 56-缓冲室进气支管进气口 57-缓冲室 58-接排气支管 59-转速稳定调节电磁阀 60-凸轮错位角度传感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的特殊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a1进气 a2回气加a3压缩 a4做功 a5排气。

2.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如图2所示该机构特征在于可以无极调节凸轮夹角大小的机构。

3.简易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如图4所示该机构特征在于以最简单的方式无极延长进气凸轮关闭时间达到排出可燃混合气的作用,增加了可靠性降低了成本,但性能略低,相比于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各有其优。

4.气缸压缩比调节机构,如图5所示该机构特征在于用引擎的高压机油蓄压,然后通过36活塞位置传感器精准控制42电磁阀开闭从而控制38油缸进油与排油,达到调节缸压的目的。

5.缓冲及运行稳定机构,如图6所示该机构特征在于能有效降低了这引擎轻负荷回气时的冲击和阻力,通过电磁阀53推动52再转动54缓冲室开闭套管,完成打开和关闭57缓冲室的过程,和稳定急放油门时的转速,通过电磁阀59在急放油门时定量控制排气管废气流入进气管,起到稳定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其特征在于该引擎的特殊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a1进气 a2回气加a3压缩 a4做功 a5排气。

2.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如图2所示该机构特征在于可以无极调节凸轮夹角大小的机构。

3.简易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如图4所示该机构特征在于以最简单的方式无极延长进气凸轮关闭时间达到排出可燃混合气的作用,增加了可靠性降低了成本,但性能略低,相比于进气凸轮夹角无极调节机构各有其优。

4.气缸压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蛟应
申请(专利权)人:罗蛟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