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04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零件为薄壁高强钢型材,其结构包括曲面、等壁厚带翻边和直线段,所述成形方法包括:步骤1:坯料下料;步骤2:坯料冲孔;步骤3:扩孔翻边;步骤4:反向翻边;步骤5:变薄旋压:安装旋压粗坯并校调全跳动、根据半球体薄壁型面面积与体积计算变薄旋压壁厚与最大外径、第一次变薄旋压、安装限位工装、第二次变薄旋压;步骤6:冲压弯曲成形,形成典型的半球体零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捷了生产加工工序,规避了繁琐的锻造、热处理等长周期工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加工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1、半球体是航天领域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一种典型零件,当前该类工件主要采用锻造与车削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加工效率低,材料浪费严重;且由于锻造以及车削加工通常需要在后续增加退火处理,生产周期延长,生产效率低。同时,当工件尺寸规格较大,壁厚较薄且对工件性能要求较高时,传统的锻造不能很好的保证零件性能,易出现过热、过烧等锻造缺陷,严重影响固体发动机燃烧室壳体的性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规避因锻造、车削加工等的工序导致的材料利用率不高、加工效率低等弊端,经过温挤压复合成形后,加工工序更少,生产效率有效保证,材料利用率更高、零件性能更优。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3、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该半球体零件为薄壁高强钢型材,其结构包括曲面、等壁厚带翻边和直线段,包括:

4、步骤1:坯料下料,选用圆饼状原料作为初始坯料;

5、步骤2:使用冲孔模具,进行初始坯料冲孔成形,将毛坯冲制成带孔圆饼状结构,中心孔直径小于最终工件的中心孔尺寸;

6、步骤3:使用扩孔翻边模具,进行扩孔翻边成形,形成中心带孔的“t”字型坯料结构;

7、步骤4:使用反向翻边模具,进行反向翻边成形,形成弧状翻边结构与最终工件一致的反向翻边坯料;

8、步骤5:使用第一变薄旋压模具和第二变薄旋压模具,将半球体零件变壁厚型面结构完成二次变薄旋压成形;

9、步骤6:使用冲压弯曲模具,进行冲压弯曲成形,完成变壁厚型面结构弯曲成形,最终得到半球体零件结构。

10、进一步的,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第一下模(21)、第一限位板(22)和第一温挤压芯模(23);

11、进行初始坯料冲孔成形,具体为:

12、将初始坯料置于第一下模(21)的容腔内,将第一限位板(22)放置于初始坯料上方,压紧初始坯料,将初始坯料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用第一温挤压芯模(23)穿过第一限位板(22)中心通孔对初始坯料进行冲孔,因上下模具空间限位,初始坯料在冲孔过程中下形成中心带孔的圆饼状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扩孔翻边模具,包括:第二下模(31)、第二限位板(32)和第二温挤压芯模(33);

14、所述进行扩孔翻边成形,具体为:

15、将冲孔成形后的坯料置于第二下模(31)的容腔内,将第二限位板(32)放置于坯料上方,压紧坯料,保持坯料加热,令第二温挤压芯模(33)顶端的锥面结构向下运动,使坯料中心孔扩大至与工件中心孔一致,形成中心带孔的t字形坯料结构;

16、进一步的,将初始坯料加热到800℃~900℃为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进行扩孔翻边成形时,将第二下模(31)、第二限位板(32)和坯料共同加热到800℃~900℃。

17、进一步的,所述反向翻边模具包括:第三下模(41)、第三限位板(42)、t型冲模(43)和定位柱(44);

18、进行反向翻边成形,具体为:

19、将t字形坯料结构放置于第三下模(41)内,通过第三限位板(42)将坯料限制在模具内,防止冲孔时坯料发生变形,通过定位柱(44)实现第三下模(41)、第三限位板(42)和t型冲模(43)三者定位,同时确保冲制过程中坯料的内孔保持已成形尺寸不发生改变,将毛坯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利用t型冲模(43)进行反向翻边冲制,由此形成弧状翻边结构与最终工件一致的反向翻边坯料。

20、进一步的,进行反向翻边成形时,将毛坯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具体是指:将t字形坯料、第三下模(41)、第三限位板(42)和t型冲模(43)四者一起加热到800℃~900℃。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变薄旋压模具包括:第一芯模(51)、第一限位螺母(52)和第一旋轮(53);

22、所述第二变薄旋压模具包括:限位工装(61)、第二芯模(62)、第二限位螺母(63)和第二旋轮(64);

23、所述将半球体零件变壁厚型面结构完成二次变薄旋压成形,具体为:将反向翻边坯料套在第一芯模(51)上,并通过第一限位螺母(52)对反向翻边坯料进行定位限制,根据计算好的变形工艺参数,第一旋轮(53)执行既定第一次变薄旋压程序,将半球体零件薄壁曲面结构完成第一次变薄旋压成形;

24、完成第一次变薄旋压成形后,该半球体零件进行第二次变薄旋压成形,将第一次变薄旋压成形结束的坯料套在第二芯模(62)上,并通过限位工装(61)对坯料进行定位限制,利用第二限位螺母(63)将限位工装(61)压紧至坯料表面,根据计算好的变形工艺参数,第二旋轮(64)执行既定第二次变薄旋压程序,将半球体零件变壁厚型面结构完成第二次变薄旋压成形。

25、进一步的,所述使用冲压弯曲模具包括成形凹模(71)、成形凸模(72)和分瓣式弯曲模具(73);

26、进行冲压弯曲成形,具体为:利用所述成形凸模(72)向下运动时使得薄壁结构逐渐弯曲直至与成形凹模(71)、成形凸模(72)完全贴合,形成相契合的三心球型面结构;在不退出成形凹模(71)、成形凸模(72)的时候,所述分瓣式弯曲模具(73)在外侧向中心移动,完成变壁厚型面结构弯曲成形,最终得到半球体零件结构。

27、进一步的,所述半球体零件,其大端外径为460mm,中心孔内径84mm,工件高度173mm,曲面厚度6mm。

28、进一步的,所述半球体零件设计材料为30cr3sinimova高强钢材料。

2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1)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步式组合模具方式,可以实现半球体零件成形,采用分步式加工手段,结合冲压、变薄旋压及钣金成形的步骤对毛坯进行加工,得到了曲面等壁厚翻边结构的半球体工件。

3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采用简单的圆饼状毛坯,避免了通过锻造、热处理等加工工序,缩短了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32、(3)本专利技术成形工件的通用性、互换性强,可用于多种类型结构的回转结构曲面等壁厚带翻边零件的一体成形,可有效保证工件性能,同时大幅提高材料利用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该半球体零件为薄壁高强钢型材,其结构包括曲面、等壁厚带翻边和直线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第一下模(21)、第一限位板(22)和第一温挤压芯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翻边模具,包括:第二下模(31)、第二限位板(32)和第二温挤压芯模(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始坯料加热到800℃~900℃为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进行扩孔翻边成形时,将第二下模(31)、第二限位板(32)和坯料共同加热到800℃~9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翻边模具包括:第三下模(41)、第三限位板(42)、T型冲模(43)和定位柱(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进行反向翻边成形时,将毛坯加热到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具体是指:将T字形坯料、第三下模(41)、第三限位板(42)和T型冲模(43)四者一起加热到800℃~90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薄旋压模具包括:第一芯模(51)、第一限位螺母(52)和第一旋轮(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冲压弯曲模具包括成形凹模(71)、成形凸模(72)和分瓣式弯曲模具(7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体零件,其大端外径为460mm,中心孔内径84mm,工件高度173mm,曲面厚度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体零件设计材料为30Cr3SiNiMoVA高强钢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该半球体零件为薄壁高强钢型材,其结构包括曲面、等壁厚带翻边和直线段,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第一下模(21)、第一限位板(22)和第一温挤压芯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孔翻边模具,包括:第二下模(31)、第二限位板(32)和第二温挤压芯模(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初始坯料加热到800℃~900℃为金属再结晶温度之下的适当温度,进行扩孔翻边成形时,将第二下模(31)、第二限位板(32)和坯料共同加热到800℃~9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件温挤压复合成形方法在反向翻边阶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翻边模具包括:第三下模(41)、第三限位板(42)、t型冲模(43)和定位柱(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半球体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长林杨锋徐聪聪张建徐利军赵亦东李睿钟茵范宜旭吴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力动力设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