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炼锌氧化除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63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含铁量高的次氧化锌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锌过程中氧化除杂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五个工序:A、次氧化锌浸出中初步除杂;B、ZnSO4溶液深度除杂;C、ZnSO4溶液一段净化;D、ZnSO4溶液二段净化;E、过滤,最终得到符合电解生产金属锌要求的ZnSO4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很好的解决了次氧化锌作原料生产电锌除杂的问题,特别是对As、Sb、Ge、F、Fe的除去,使电锌生产顺利流畅,且产品质量高。以工业级H2O2作氧化剂对次氧化锌浸出液进行除杂,由于H2O2不会带入对电解锌有害杂质,使生产顺利流畅,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产量,降低成本,而且工业级H2O2相对廉价易购,适于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色金属冶金领域中的湿法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含铁量高的次氧化锌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锌过程中氧化除铁及其他杂质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锌的生产方法分为火法和湿法两种,火法又称为干式炼锌,即把锌矿石和添 加物一起放入炉中加热至高温,金属锌被还原,熔化成液体,从而分离出粗金属锌,进一步 精炼成纯度较高的金属锌。湿法炼锌是用酸、碱、盐等溶液,从矿石中提取锌组分,然后对含 锌溶液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锌。湿法炼锌具有以下优点对低品位矿石的适用性强;原料中 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程度高;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生产过程较易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目 前,在全球范围内,湿法电解锌工艺基本上代替了火法冶炼锌工艺。由于湿法炼锌对电解 所需ZnS04溶液的杂质含量要求高,迄今为止,国内多数炼锌企业采用杂质含量较低、质量 稳定的锌焙砂作原料进行湿法炼锌,造成其它成分复杂的含锌原料无法充分利用,尤其是 数量庞大的次氧化锌。由于次氧化锌成分复杂,特别是As、Sb、Ge、F、Fe较高。常规的电 解锌浸出净化是在一次浸出中除去大部份As、 Sb、 Ge、 Fe,这样一是As、 Sb、 Ge经浸出后仍 较高,无法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法炼锌氧化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A、次氧化锌浸出过程中初步除杂:在次氧化锌浸出池中泵入电解废液,同时投入次氧化锌,其中,所述次氧化锌中Zn>40%、Fe<12%、As<0.015%、Sb<0.03%、Ge<0.005%、Co<0.02%、Cu<0.02%、F<0.3%,电解废液中各成份含量分别为Zn 35~45g/L、H↓[2]SO↓[4] 135~155g/L、Fe<0.02g/L、As<0.0001g/L、Ge<0.00008g/L、Co<0.002g/L、Cu<0.0003g/L、Cd<0.002g/L、F<0.15g/L,所述电解废液与次氧化锌之间的配比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湿法炼锌氧化除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次氧化锌浸出过程中初步除杂在次氧化锌浸出池中泵入电解废液,同时投入次氧化锌,其中,所述次氧化锌中Zn>40%、Fe<12%、As<0.015%、Sb<0.03%、Ge<0.005%、Co<0.02%、Cu<0.02%、F<0.3%,电解废液中各成份含量分别为Zn 35~45g/L、H2SO4 135~155g/L、Fe<0.02g/L、As<0.0001g/L、Ge<0.00008g/L、Co<0.002g/L、Cu<0.0003g/L、Cd<0.002g/L、F<0.15g/L,所述电解废液与次氧化锌之间的配比关系为电解废液∶次氧化锌=40~60m3∶10~20t,搅拌电解废液与次氧化锌的混合物30~90min,次氧化锌中的锌与电解废液中的硫酸充分反应生成ZnSO4,控制pH值在3.0~5.0,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7.5%的H2O2直至溶液中Fe2+<1g/L,再加入中和剂调节pH到5.0~5.4,Fe3+形成FeOOH和Fe(OH)3沉淀析出,溶液中60%以上的As、Sb、Ge、F被FeOOH和Fe(OH)3沉降吸附,获得浸出浆料;B、ZnSO4溶液深度除杂将上述A中的浸出浆料进行液固分离,在滤液中按1m3滤液5~10Kg晶种的标准加入晶种,保持溶液温度为50~70℃,在滤液中再次加入质量百分比为27.5%的H2O2至溶液中Fe2+降低到<0.02g/L,Fe3+形成FeO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位成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市南邡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