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果树吊枝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果树吊枝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58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吊枝装置,包括底座及吊杆,所述吊杆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吊杆另一端设有至少二个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至少二根吊线,所述吊线一端与挂钩连接,所述吊线上套接有耐腐蚀皮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吊枝装置在果树吊枝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更提供一种果树吊枝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果实太重压断枝条,便于机械化操作,抗台风,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非常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种植管理,涉及一种果树吊枝方法


技术介绍

1、果树吊枝是一种常见的为了避免果树结果枝条因超负荷而折损的农艺操作技术措施。常用的方法就是下部撑杆法或者通过在(有中心枝的情形下)主干与侧枝之间牵拉草绳等来进行吊枝。现有的果树吊枝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显而易见的短板与缺陷,主要表现在:稳定性与持续性差、费时费力(需要适时的调整位置)效果差、影响机械化操作、抗风能力差、人工成本高、无法对果实进行有效塑形,还会出现反作用影响树势(尤其是主干被绑的位置)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果树吊枝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树吊枝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果实太重压断枝条,便于机械化操作,抗台风,同时根据树势以及不同树龄可以灵活移动吊线固定位(仅需进行微调),进而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最终实现一次投入、长久受益,达到一劳永逸的目的。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吊枝装置,包括底座及吊杆,所述吊杆一端与底座连接,所述吊杆另一端设有至少二个挂钩,所述挂钩上设有至少二根吊线,所述吊线一端与挂钩连接,所述吊线上套接有耐腐蚀皮管。。

3、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的上述吊枝装置在果树吊枝中的用途。

4、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包括:将上述吊枝装置放置到果树旁,将果树的主枝、侧枝、结果枝组分别采用吊线固定。

5、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果实太重压断枝条,防止主枝、侧枝、结果枝组下垂,骨干枝变形。以桃树为例,采用该方法后,每个主要挂果枝条能够承受18-20kg的重量。

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地面无阻挡物,便于机械化操作,能够在施肥、旋耕、割草、打药、运输等多生产环节节省人工,降低成本。

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能够固定果树,在沿海地区抗台风,至少防风8级以上。

9、(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果树吊枝方法,能够提升果实品质与产量,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着色面积占比等指标都得到明显改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吊杆(2),所述吊杆(2)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吊杆(2)另一端设有至少二个挂钩(3),所述挂钩(3)上设有至少二根吊线(4),所述吊线(4)一端与挂钩(3)连接,所述吊线(4)上套接有耐腐蚀皮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中空的插管(6),所述插管(6)上端开口且贯穿底座(1)顶面,所述底座(1)经插管(6)与所述吊杆(2)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条件中任一项或多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杆套(7),所述杆套(7)上设有至少二个挂钩(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吊枝装置在果树吊枝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树选自桃树、苹果树、梨树、橘树、柿子树或李子树中一种或多种。

7.一种果树吊枝方法,包括:将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吊枝装置放置到果树旁,将果树的主枝、侧枝、结果枝组分别采用吊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果树吊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枝装置放置到果树旁时,所述底座与果树的树干根部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20c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果树吊枝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果树的主枝、侧枝、结果枝组中枝条长度不大于1.5m时,相应枝条采用1根吊线固定;当所述果树的主枝、侧枝、结果枝组中枝条长度在1.5m基础上每增长1-1.5m时,相应枝条增加1根吊线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果树吊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树的主枝、侧枝、结果枝组中枝条的第一固定位为枝条距离果树主干1-1.3m处;和/或,所述果树的主枝、侧枝、结果枝组中枝条的相邻固定位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2-1.6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及吊杆(2),所述吊杆(2)一端与底座(1)连接,所述吊杆(2)另一端设有至少二个挂钩(3),所述挂钩(3)上设有至少二根吊线(4),所述吊线(4)一端与挂钩(3)连接,所述吊线(4)上套接有耐腐蚀皮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设有中空的插管(6),所述插管(6)上端开口且贯穿底座(1)顶面,所述底座(1)经插管(6)与所述吊杆(2)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条件中任一项或多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杆套(7),所述杆套(7)上设有至少二个挂钩(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吊枝装置在果树吊枝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果树选自桃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双喜吕卫光黄伟金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