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26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技术属于转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缓冲机构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顶端安装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的上表面通过导向柱与顶板连接,且导向柱贯穿通孔,所述顶板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安装有上夹板。本技术不仅便于工作人员对不同大小的零部件进行转运,增强了通用性,还有效的提高了零部件在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了零部件在转运的过程中因受到较大的颠簸而导致零部件受损的情况发生,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机械零件又称机械元件,是构成机械的基本元件,是组成机械和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机械零件既是研究和设计各种设备中机械基础件的一门学科,也是零件和部件的泛称,机械零件在生产加工时需用到转运设备。

2、经检索,专利公告号为cn214776001u公开一种便于调节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包括底板、套环、圆筒、圆柱、横杆和螺纹杆,所述底板一侧的前后两端分别焊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背离底板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套环一侧焊接,两个所述圆筒外壁与套环内壁焊接,两个所述圆筒底端的中间分别嵌入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穿过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分别固定有手轮,两个所述圆柱分别插入两个圆筒顶端开设的圆槽内,两个所述圆柱底端的中间分别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杆分别拧进两个螺纹孔内,两个所述圆柱的顶端分别焊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分别与横杆底部的前后两端焊接。本技术具有扶手的高度可以实时调节,便于使用的优点。

3、现有的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设备对机械零部件进行转运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通过缓冲机构(13)与支撑板(12)连接,所述支撑板(12)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机构(9),所述伸缩机构(9)的顶端安装有下夹板(8),所述下夹板(8)的上表面通过导向柱(1)与顶板(5)连接,且导向柱(1)贯穿通孔(17),所述顶板(5)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8),所述第一螺纹孔(18)内安装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安装有上夹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外壁上的外螺纹与顶板(5)上的第一螺纹孔(18)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上表面通过缓冲机构(13)与支撑板(12)连接,所述支撑板(12)的上表面两侧均安装有伸缩机构(9),所述伸缩机构(9)的顶端安装有下夹板(8),所述下夹板(8)的上表面通过导向柱(1)与顶板(5)连接,且导向柱(1)贯穿通孔(17),所述顶板(5)的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8),所述第一螺纹孔(18)内安装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底端安装有上夹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4)外壁上的外螺纹与顶板(5)上的第一螺纹孔(18)之间为螺纹啮合连接,所述螺纹杆(4)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旋转板(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1)的外壁与通孔(17)的孔壁之间为间隙连接,所述通孔(17)开设在上夹板(2)的表面四个拐角处,所述上夹板(2)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板(6),所述下夹板(8)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加工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的下表面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六梅梅鹏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恒鑫嘉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