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15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了4个禾谷镰孢的关键致病基因,分别为基因FSE1、基因FSE2、基因FSE3和基因FSE4,以其为靶点设计RNA农药,对靶点进行沉默,能够抑制禾谷镰孢致病力,有效减轻赤霉病的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RNA农药喷施于小麦后发现,FSE基因在禾谷镰孢侵染小麦穗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小麦穗的发病籽粒数减少,喷施RNA农药能够显著降低禾谷镰孢野生型菌株的致病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工程,涉及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blight)是由植物病原真菌禾谷镰孢( 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病害,不仅造成小麦产量的降低,还会影响小麦品质。禾谷镰孢侵染小麦后还分泌真菌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和玉米烯酮(zearalenone,zea),真菌毒素在感病麦穗上大量积累,人畜食后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2、近年来小麦赤霉病频发,当前,小麦主栽品种均表现为易感或低水平抗性,且田间菌源量逐年增加,加之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需要加强对赤霉病的防控。降低病原菌禾谷镰孢的致病力,阻断其对小麦的侵染是赤霉病防控的新思路,而这一策略的实现依赖于对禾谷镰孢致病关键基因的挖掘、鉴定及利用。

3、病原真菌侵染时期会分泌大量蛋白靶向寄主的抗性系统,以协助病菌致病。通过鉴定这些致病相关分泌蛋白,可以将其作为“诱饵”,发掘其所靶向的寄主抗感病蛋白,是获取抗病基因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抗赤霉病小麦分子设计育种的理论基础。同时,鉴于致病分泌蛋白编码基因在侵染时期的重要功能,对其进行分子操作以抑制其表达及功能,是降低病原菌致病力,阻止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小rna研究的深入,其在植物与病原菌互作中的功能受到普遍关注,其中小rna跨界调控更是成为领域内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以跨界rnai技术为基础的喷雾诱导的基因沉默(spray-induced genesilencing,sigs)。sigs技术是通过体外合成靶向致病基因的双链rna,喷洒在寄主植物表面,被病原菌吸收后沉默相关基因,干扰病原菌的侵染过程,抑制病害发生。基于sigs技术的rna农药研发已经逐渐应用于农业领域,其靶标包括cyp3、cyp51a、cyp51b、ago和dcl基因等。然而,目前利用该技术靶向致病分泌蛋白的编码基因,还尚无报道。鉴定关键致病分泌蛋白的编码基因,并将其作为基因沉默的靶标以用于病害防控,是赤霉病控制技术研发和rna农药创制的重要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1、如上所述,小麦赤霉病影响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其致病菌为禾谷镰孢。近年来,基于sigs技术的rna农药逐渐兴起,在农业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rna农药的效果取决于其靶点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因此,能否发掘出病原菌致病关键基因,并将其开发为rna农药的分子靶点,是病害防控的重要瓶颈问题。

2、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发掘rna农药的基因靶点以用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控。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鉴定到4个禾谷镰孢的关键致病基因,并以其为靶点设计rna农药,基于sigs技术对靶点进行沉默,抑制禾谷镰孢致病力,有效减轻赤霉病的发生。

3、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致病因子为基因 fse1、基因 fse2、基因 fse3和基因 fse4,致病因子在禾谷镰孢侵染寄主植物过程中发挥致病功能,致病因子为赤霉病病害的防控靶点。基因 fse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基因 fse2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基因 fse3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基因 fse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发现敲除或沉默致病因子,降低禾谷镰孢致病力。

5、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禾谷镰孢中敲除基因 fse1、基因 fse2、基因 fse3和基因 fse4后得到 fse1/ fse2/ fse3/ fse4四敲突变体转化子菌株,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施用于小麦后发现,相比于禾谷镰孢野生型菌株, fse1/ fse2/ fse3/ fse4四敲突变体转化子菌株的致病力明显下降。

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发现将含致病因子沉默片段的dsrna作用于禾谷镰孢,降低禾谷镰孢致病力,ds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分别在基因 fse1、基因 fse2、基因 fse3和基因 fse4上设计引物扩增四个200bp的沉默片段,引物名称分别为fse1-sgf和fse1-sgr、fse2-sgf和fse2-sgr、fse3-sgf和fse3-sgr、fse4-sgf和fse4-sgr,用体外pcr将四个片段连接,随后转化为双链rna,即得到dsrna,ds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8、将dsrna片段喷在扬花期小麦穗上,随后接种禾谷镰孢野生型菌株的分生孢子通过检测 fse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与未喷施dsrna片段的小麦穗相比,喷施dsrna后 fse基因在禾谷镰孢侵染小麦穗时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接种14天后统计观察发病籽粒数发现,喷施含 fse基因沉默片段的dsrna后小麦穗的发病籽粒数减少,喷施含 fse基因沉默片段的dsrna能够显著降低禾谷镰孢野生型菌株的致病力。

9、进一步地,上述致病因子编码致病分泌蛋白,致病分泌蛋白在禾谷镰孢侵染寄主植物过程中发挥致病功能。基因 fse1编码的致病分泌蛋白fse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基因 fse2编码的致病分泌蛋白fse2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基因 fse3编码的致病分泌蛋白fse3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基因 fse4编码的致病分泌蛋白fse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11、本专利技术发现了4个禾谷镰孢的关键致病基因,分别为基因 fse1、基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病因子为基因FSE1、基因FSE2、基因FSE3和基因FSE4,所述致病因子在禾谷镰孢侵染寄主植物过程中发挥致病功能,所述致病因子为赤霉病病害的防控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敲除或沉默所述致病因子,降低禾谷镰孢致病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含所述致病因子沉默片段的dsRNA作用于禾谷镰孢,降低禾谷镰孢致病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dsRNA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病因子编码致病分泌蛋白,所述致病分泌蛋白在禾谷镰孢侵染寄主植物过程中发挥致病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1.禾谷镰孢的致病因子在赤霉病防治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致病因子为基因fse1、基因fse2、基因fse3和基因fse4,所述致病因子在禾谷镰孢侵染寄主植物过程中发挥致病功能,所述致病因子为赤霉病病害的防控靶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敲除或沉默所述致病因子,降低禾谷镰孢致病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聪康建刚牛刚廖意晖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