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91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头枕,其包括:被组装到座椅靠背的基部构件;通过连接机构被组装到基部构件的支撑板;随同连接机构动作的锁定机构,由此支撑板弹出;防复位机构,其被构造成防止在支撑板弹出的过程中由施加的载荷使支撑板复位到初始位置。防复位机构包括:棘轮,其包括在位于外周面的台阶部;止动件,其被可转动地安装到基部构件并且能够与棘轮的台阶部接合。止动件被设置成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中,止动件被沿第一转动方向施力以与棘轮的台阶部接合,在第二状态中,止动件被沿与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头枕
技术介绍
一种^皮称作主动头才允(active headrest)的头片允被构造成当 车辆被从后方撞击时使得锁定机构解除锁定,并且连接^几构随 同解锁操作而动作,因此支撑板弹出以接收乘客头部的后侧。一些主动头枕具有防复位机构,该防复位才几构借助于止动件防 止或限制在支撑板的弹出过程中由乘客头部的后侧所施加的载 荷使支撑板复位到弹出之前的初始位置。借助该机构,支撑板 能够被保持在接近乘客头部的后侧的位置处,从而能够可靠地 接收乘客头部的后侧。日本特开2007-106384号公报或US7,517,015描述了现有技 术的主动头才光。但是,在上述头枕中,当执行用于使如此弹出的支撑板复 位到初始位置的操作时,除非止动件施加的限制被保持在释放 状态,否则支撑板将不能复位到其初始位置。具体地,当执行 复位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在用一只手将止动件保持在释放状 态的同时用另 一只手将支撑板复位到初始位置。由于操作同时 需要两只手,所以这种复位操作的可操作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头枕,其中,即使当头枕被构 造成支撑板在车辆被从后方撞击时弹出以接收乘客头部的后侧 并且头枕具有防复位机构时,用于复位弹出的支撑板的操作也是容易的,该防复位机构用于防止在支撑板的弹出过程中由乘 客头部的后侧施加的载荷使支撑板复位到支撑板的弹出之前的 #刀士台4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枕,其包括基部 构件,其被组装到座椅靠背;支撑板,其通过连接机构被组装 到基部构件;锁定机构,在车辆被从后方撞击时锁定机构解除 锁定,使得连接机构随同锁定机构的解锁操作而动作,由此支 撑板弹出以接收乘客头部的后侧;防复位才几构,其被构造成防 止在支撑板弹出的过程中由乘客头部的后侧施加的载荷使支撑 板复位到支撑板的在支撑板弹出之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其中, 防复位机构包括棘轮(ratchet),其包括位于其外周面的台 阶部;以及止动件,其被可转动地安装到基部构件,以能够与 棘轮的台阶部接合,并且,止动件被设置成能够在第一状态和 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下,止动件被沿第一转动方向 施力以与棘轮的台阶部接合,在第二状态下,止动件被沿与第 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施力。根据上述构造,当执行用于复位支撑板的操作时,操作人 员能够在不用 一只手保持脱离止动件的限制的支撑板的情况下 保持支撑板。因此,操作不需要两只手。因此,改善了复位操 作的可操作性。结果,能够容易地执行用于复位弹出的支撑板 的操作。在所述头枕中,止动件可以包括钩部,在支撑板弹出后, 在通过将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从第一转动方向切换到第二转动 方向来执行用于将弹出的支撑板复位到初始位置的操作时,棘 寿仑的台阶部可以与止动件的钩部干涉,由此对止动件的施力方 向从第二转动方向切换到第一转动方向。根据上述构造,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也能够随同用于复位6支撑板的操作而得以复位。因此,不需要单独地进行用于复位止动件的操作。在所述头枕中,防复位机构可以还包括拉伸弹簧,^立伸弹簧可切换地沿第 一转动方向或第二转动方向对止动件施力。在所述头枕中,拉伸弹簧可以被钩连在止动件的端部并沿施力方向施力,止动件被可绕转轴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地安装到基部构件,在止动件绕转轴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的过程中,从止动件的与拉伸弹簧钩连的端部沿施力方向延伸的线经过所述转轴。在所述头枕中,止动件可以具有能够从基部构件的外部切换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的操作部。才艮据该结构,当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祐7人第 一转动方向改变到第二转动方向时,可以通过促动操作部而不用使用例如工具等来执行切换。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切换操作。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l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 一典型实施例的头枕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2是示出图l的组装状态的头枕的通常状态的侧-脱图3是示出图2中由于车辆被从后方撞击而导致支撑板最大限度地弹出时的状态的侧视图4是示出图3中当载荷从乘客头部的后侧施加到支撑板时的状态的侧视图5是示出图4中当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被改变时的状态的侧视图6是示出图5中的在用于复位如此弹出的支撑板的操作的过程中棘轮的台阶部与止动件的钩部干涉的状态的侧^L图; 图7是示出由图6中示出的干涉开始复位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时的状态的侧视图8 A和图8 B是示出头枕中的锁定机构的侧视图;以及 图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典型实施例的头枕的通常状态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例。 (第一典型实施例)首先,将参考图1至图8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典型实施例。图 l是示出根据第 一典型实施例的头枕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 图;图2是示出图1的组装状态的头枕的通常状态的侧视图。图 3是示出图2中由于车辆被从后方撞击而导致支撑板最大限度 地弹出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图3中当载荷从乘客头部的后侧被施加到支撑 板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示出图4中当对止动件的施力方向 改变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图5中的在用于复位如此弹 出的支撑板的操作的过程中棘轮的台阶部与止动件的钩部干涉 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由图6中示出的干涉开始复位对止 动件的施力方向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头枕中 的锁定才几构的侧一见图。为了容易理解头枕3的内部结构,从图l中略去了緩冲结构 和表皮结构,并且在图l中仅示出了头枕的内部框架结构。在 下面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和右 分别指在各个附图中提供的上、下、前、后、左、 和右方向;即,基于头枕3的上、下、前、后、左、和右方向。首先,将参考图l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典型实施例的头枕3的 结构。头枕3包括基部构件20,其构成头枕的基部; 一对支 柱22、 22,其被一体地组装到基部构件20;板状支撑板24,其 覆盖基部构件20的前面并能够接收坐在座垫(未示出)上的乘 客头部的后侧;后盖26,其覆盖支撑板24的背面;衬垫构件28 (未示出),其被组装为包裹支撑板24及后盖26;以及覆盖构 件28a(未示出),其覆盖衬垫构件28。由于头片光如上所述地构造,所以后盖26和村垫构件28与支 撑板24形成为一体。因此,应注意的是,即使在下面描述支撑 板24的弹出时,后盖26和衬垫构件28也以一体的方式与支撑板 24连动地弹出。现在将描述头枕3的组成构件中的一对支柱22和22。所述 一对支柱22和22为管状。支柱22和22被插入到设置在座椅靠背 中的一对支撑件(未示出)中,由此能够将头枕3组装到座椅 靠背中。此外,杆36被插入到例如左侧支柱22中。在杆3 6的上端被后面将要描述的锁定机构R的释放构件K 捕捉的状态下,将杆36插入到左侧支柱22中。头枕被构造为当 车辆被从后方撞击时,后侧撞击检测部件(未示出)运作,杆 3 6随同后侧撞击检测部件的运作而被向上推,以触发释》文构件 K,从而使锁定才几构R解除锁定。现在将描述头枕3的支撑板24。支撑板24被组装为借助于 包括使用厚连接板30的连接机构(例如,三点式连接机构)而 连接到基部构件20。详细描述三点式连接一几构。连接板30的位 于宽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一侧(后侧)通过销P1被可转动地安装 到基部构件20的右上部和左上部。类似地,连接板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枕,其包括: 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被组装到座椅靠背;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机构被组装到所述基部构件; 锁定机构,在车辆被从后方撞击时所述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使得所述连接机构随同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操作而动作,由此所述支撑板 弹出以接收乘客头部的后侧; 防复位机构,所述防复位机构被构造成防止在所述支撑板弹出的过程中由乘客头部的后侧施加的载荷使所述支撑板复位到所述支撑板的在所述支撑板弹出之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其中,所述防复位机构包括: 棘轮,所述棘轮包括位于其外 周面的台阶部,以及 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被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基部构件, 并且能够与所述棘轮的所述台阶部接合, 所述止动件被设置成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止动件被沿第一转动方向施力以与所述棘轮的所述台阶部接 合,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止动件被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施力。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2 2008-2246241.一种头枕,其包括基部构件,所述基部构件被组装到座椅靠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机构被组装到所述基部构件;锁定机构,在车辆被从后方撞击时所述锁定机构被解除锁定,使得所述连接机构随同所述锁定机构的解锁操作而动作,由此所述支撑板弹出以接收乘客头部的后侧;防复位机构,所述防复位机构被构造成防止在所述支撑板弹出的过程中由乘客头部的后侧施加的载荷使所述支撑板复位到所述支撑板的在所述支撑板弹出之前所处的初始位置,其中,所述防复位机构包括棘轮,所述棘轮包括位于其外周面的台阶部,以及止动件,所述止动件被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基部构件,并且能够与所述棘轮的所述台阶部接合,所述止动件被设置成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止动件被沿第一转动方向施力以与所述棘轮的所述台阶部接合,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止动件被沿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动方向施力。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头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止动j牛包i舌钩部,在所述支撑板弹出后,在通过将对所述止动件的施力方向 从所述第一转动方向切换到所述第二转动方向来执行用于将弹 出的所述支撑板复位到所述支撑板的所述初始位置的操作的过 程中,所述棘轮的所述台阶部与所述止动件的所述钩部干涉, 由此对所述止动件的施力方向从所述第二转动方向切换到所述 第一转动方向。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塚太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