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875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技术公开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有机架,机架上设置有材料供应工位、线圈组装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进料端和出料端通过输送轨道连接;线圈组装工位包括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和第二拾取组件;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和第二拾取组件位于材料供应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和第二拾取组件前后往复运动,巧妙实现自动检测排不良,实现全自动组装及检测,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以及大幅减小了线圈装配设备的宽度,其在机台上布置合理,缩小了整个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圈装配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1、线圈通常指呈环形的导线绕组,最常见的线圈应用有:马达、电感、变压器和环形天线等。电路中的线圈是指电感器。线圈是由导线一圈一圈的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而绝缘管可以是空心的,也可以包含铁芯或磁粉芯,其中,电磁线圈在生产后往往需要将其安装于特制的壳体内,不但为了保护线圈的导线,而且也方便于线圈的使用。

2、现有技术中,线圈的装配工序(绝缘管运输、线圈运输、线圈固定、产品检测等)需要分开由多个不同的独立设备来实现,虽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组装,在不同设备之间,中间产品需转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其操作和控制麻烦,同时,多台设备在车间内占用空间大,管理麻烦且购置多台设备成本高。

3、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自动组装设备,其将线圈的组装机构合至于一台设备上,通过控制器对其一体控制,其解决了全自动化作业的同时,操作和控制简单,但是,其各功能部分在设备上的布置合理性仍不太理想,由于工位多,尤其是传送机台的布置,导致整个组装设备更大,若将该组装设备应用于一生产线上,相当于生产线的宽度方向尺寸受限于组装设备的尺寸,难以进一步缩小,需要预留较大空间,导致生产线在车间内占用空间大,不利于车间布置与管理。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是通过材料供应工位、线圈组装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的结构设计与配合,巧妙实现自动检测排不良,实现全自动组装及检测,节省人力成本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整体生产加工效率以及大幅减小了线圈装配设备的宽度,其在机台上布置合理,缩小了整个设备整体的占用空间;有利于车间布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材料供应工位、线圈组装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

4、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进料端和出料端,所述进料端和出料端通过输送轨道连接;其中,所述输送轨道用于供夹具输送;所述材料供应工位设置于输送轨道的侧旁;所述线圈预置工位位于输送轨道与材料供应工位之间;所述良品检测工位衔接于输送轨道;

5、所述线圈组装工位包括有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和第二拾取组件;所述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和第二拾取组件位于材料供应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一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和第二拾取组件前后往复运动,使得第一ccd检测装置往返衔接于材料供应工位;第一拾取组件往返衔接于线圈预置工位;第二拾取组件往返衔接于输送轨道。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输送轨道、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第二拾取组件、材料供应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固设于输送轨道的侧旁;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位于线圈固定机构的右侧并位于第二拾取组件的侧旁;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夹持头和第一夹持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头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头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头对输送轨道上的夹具进行限位;

8、所述线圈固定机构包括有夹具辅助定位组件和下压组件;所述夹具辅助定位组件和下压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夹具辅助定位组件包括有第二夹持头和第二夹持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夹持头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二夹持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夹持头运动,以使所述第二夹持头对装完线圈夹具进行限位;

9、所述下压组件包括有下压头和下压驱动装置;所述下压头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下压驱动装置驱动下压头上下往复运动,以对夹具上装好的线圈进行二次固定;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第二夹持驱动装置和下压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于控制器,通过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的设计,确保线圈在后续的组装过程中的精准性,尤其是夹具辅助定位组件和下压组件的设计,对线圈进行一个二次压入,确保线圈整体的牢固性。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材料供应工位包括有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自右往左依次间距设置于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上;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上均设置有ccd校准计;所述管盘料装载机构用于线圈放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左右往复运动;使得所述管托盘供应机构的托盘经管盘料装载机构移至空盘供应机构处;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于控制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管托盘供应机构包括有托盘承载座、托盘分离组件和托盘夹持组件,所述托盘承载座具有用于供托盘放置的第一放置位,所述托盘分离组件位于第一放置位的下方;所述托盘夹持组件设置于托盘承载座上且对应第一放置位的侧旁设置;所述托盘夹持组件用于对托盘承载座上的托盘进行限位;

12、所述托盘分离组件包括有托盘夹具、托盘固定架和托盘升降驱动装置,所述托盘夹具位于托盘固定架的侧旁并用于辅助分离托盘;所述托盘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托盘固定架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托盘分离组件可前后活动式设置于第二直线模组上,以将托盘分离组件上的托盘移载至管盘料装载机构上;

13、所述管盘料装载机构包括有管盘料承载座和管盘料夹持组件,所述管盘料承载座具有用于供管盘料放置的第二放置位,所述管盘料夹持组件位于管盘料承载座上且对应第二放置位的侧旁设置;

14、所述空盘供应机构包括有空盘承载座和空盘夹持组件,所述空盘承载座具有用于供空盘放置的第三放置位,所述空盘夹持组件位于空盘承载座上且对应第三放置位的侧旁设置;所述托盘夹持组件、托盘升降驱动装置、管盘料夹持组件和空盘夹持组件分别连接于控制器。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ccd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ccd检测头和第一调整板,所述第一调整板通过第一活动板可活动式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ccd检测头设置于第一调整板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驱动第一调整板前后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ccd检测头对管盘料装载机构内的线圈进行检测;所述第一ccd检测头连接于控制器,通过第一ccd检测装置来保证产品良率。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拾取组件通过第二活动板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拾取组件包括有第一竖向驱动装置和用于对线圈进行拾取的第一拾取头,所述第一拾取头位于线圈预置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拾取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拾取头将管盘料装载机构内的线圈移至线圈预置工位内,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连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材料供应工位、线圈组装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输送轨道、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第二拾取组件、材料供应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固设于输送轨道的侧旁;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位于线圈固定机构的右侧并位于第二拾取组件的侧旁;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夹持头和第一夹持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头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头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头对输送轨道上的夹具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供应工位包括有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自右往左依次间距设置于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上;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上均设置有CCD校准计;所述管盘料装载机构用于线圈放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左右往复运动;使得所述管托盘供应机构的托盘经管盘料装载机构移至空盘供应机构处;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于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盘供应机构包括有托盘承载座、托盘分离组件和托盘夹持组件,所述托盘承载座具有用于供托盘放置的第一放置位,所述托盘分离组件位于第一放置位的下方;所述托盘夹持组件设置于托盘承载座上且对应第一放置位的侧旁设置;所述托盘夹持组件用于对托盘承载座上的托盘进行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CD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CCD检测头和第一调整板,所述第一调整板通过第一活动板可活动式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CCD检测头设置于第一调整板上,所述第一直线模组驱动第一调整板前后往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CCD检测头对管盘料装载机构内的线圈进行检测;所述第一CCD检测头连接于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组件通过第二活动板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一拾取组件包括有第一竖向驱动装置和用于对线圈进行拾取的第一拾取头,所述第一拾取头位于线圈预置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拾取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一拾取头将管盘料装载机构内的线圈移至线圈预置工位内,所述第一竖向驱动装置连接于控制器。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拾取组件通过第三活动板设置于第一直线模组上,所述第二拾取组件用于将线圈预置工位内的线圈移至输送轨道上的夹具内;所述第二拾取组件包括有第二竖向驱动装置和第二拾取头;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驱动第二拾取头上下往复运动,使得第二拾取头将线圈预置工位内移至输送轨道上的夹具内,所述第二竖向驱动装置连接于控制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预置工位上设置有用供线圈摆放的第三安置位。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良品检测工位包括有不良品放置输送区、第二CCD检测装置和推料机构;所述不良品放置输送区的输入端连通于输送轨道;所述推料机构和第二CCD检测装置对应输送轨道设置;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二调整板和第二CCD检测头,所述第二调整板固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二CCD检测头设置于第二调整板上并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二CCD检测头用于对装配完成的线圈进行检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材料供应工位、线圈组装工位、线圈预置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于输送轨道、第一直线驱动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第一拾取组件、第二拾取组件、材料供应工位和良品检测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和线圈固定机构固设于输送轨道的侧旁;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位于线圈固定机构的右侧并位于第二拾取组件的侧旁;所述第一夹具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夹持头和第一夹持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夹持头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夹持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头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持头对输送轨道上的夹具进行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供应工位包括有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自右往左依次间距设置于第二直线驱动装置上;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上均设置有ccd校准计;所述管盘料装载机构用于线圈放置;所述第二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左右往复运动;使得所述管托盘供应机构的托盘经管盘料装载机构移至空盘供应机构处;所述空盘供应机构、管盘料装载机构、管托盘供应机构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分别连接于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线圈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托盘供应机构包括有托盘承载座、托盘分离组件和托盘夹持组件,所述托盘承载座具有用于供托盘放置的第一放置位,所述托盘分离组件位于第一放置位的下方;所述托盘夹持组件设置于托盘承载座上且对应第一放置位的侧旁设置;所述托盘夹持组件用于对托盘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华韦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皓星智能装备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