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有光扩散层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7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有光扩散层的LED模块。该LED模块包括放热扩散板(10)、发光部(20)和双面胶带(30);其中,放热扩散板的两侧具有漫反射扩散层(11),中央上端形成有U形插口(13);发光部的PCB基板(21)通过锁扣方式与U型插口结合,PCB基板上表面形成有防水树脂层(22),其上表面两端具有用于供给电源的输入/输出接头(24),在输入/输出接头之间沿长度方向形成有LED(23);双面胶带在放热扩散板底面沿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将放热扩散板固定到具有盖子(41)的框架(40)上。在将LED作为照明用光源部件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以少量的LED实现光线的漫反射,并在其它漫反射层对光线进行二次分散,使其均匀分布于发光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形成有光扩散层的LED(发光二极管)模块,具体地说,涉及一种 形成有光扩散层从而大大提高了光扩散性能的LED模块。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LED(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与白炽灯、荧光灯等以往照 明设备不同,电能向光能转换效率高,最高可达90%,能够大大节约能源,因此,LED广泛用 于照明或招牌、电光板等诸多领域。韩国注册专利第10-0866586号(专利技术名称利用LED的荧光灯),如图1所示,其 组成包括本体710,该本体710具有从半球状基板两端向内弯曲形成的延长部;放热叶片 720,该放热叶片720在本体710的基板内侧沿长度方向形成,用于增加放热面积,提高放热 效率;固定部730,该固定部730包括置于基板延长部上的平板731及连接在平板731两侧 的收容凸起732 ;LED模块740,该LED模块740置于固定部730的收容凸起732之间,由安 装有多个LED的PCB (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基板构成;灯罩750,该灯罩 750覆盖上述本体710,成半球状,相比上部中心,两侧部厚度较薄,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成有光扩散层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放热扩散板(10)、发光部(20)和双面胶带(30);其中,所述放热扩散板(10)的两侧具有漫反射扩散层(11),所述放热扩散板(10)的中央上端形成有U形插口(13);所述发光部(20)的印刷电路板基板(21)通过锁扣方式与所述U型插口(13)结合,所述印刷电路板基板(21)上表面形成有防水树脂层(22),该防水树脂层(22)的上表面两端具有用于供给电源的输入/输出接头(24),在该输入/输出接头(24)之间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发光二极管(23);所述双面胶带(30)在所述放热扩散板(10)底面沿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将所述放热扩散...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9-7-22 10-2009-0066930一种形成有光扩散层的发光二极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模块包括放热扩散板(10)、发光部(20)和双面胶带(30);其中,所述放热扩散板(10)的两侧具有漫反射扩散层(11),所述放热扩散板(10)的中央上端形成有U形插口(13);所述发光部(20)的印刷电路板基板(21)通过锁扣方式与所述U型插口(13)结合,所述印刷电路板基板(21)上表面形成有防水树脂层(22),该防水树脂层(22)的上表面两端具有用于供给电源的输入/输出接头(24),在该输入/输出接头(24)之间沿长度方向形成有发光二极管(23);所述双面胶带(30)在所述放热扩散板(10)底面沿长度方向设置,用于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惠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吉光株式会社睿恪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