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内置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35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公开了风道内置净化器,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一侧设有进风罩,且进风罩的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相匹配的进气扇;所述导风管内侧设有相对应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导风管下端设有用于负氧离子发生器供电的电源控制盒,且负氧离子发生器与电源控制盒之间连接有多个安装支架。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的方便了在车辆风道内加装,使用方便,也有效的保证了负离子的弥散效果,保证了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了营运车辆的驾乘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用净化器,尤其涉及风道内置净化器


技术介绍

1、对于大巴车、公交车等人流量较大的营运车辆,由于乘客流动较大,同时携带的行李也会有气味和灰尘等,影响了车内的空气环境,降低了驾驶员和乘客的驾乘体验,因此需要使用净化器对车内空气进行净化。

2、现有的车内空气净化器大多需要加装在车厢内,占用车厢空间,同时使用也较为不便,不能保证负离子的弥散效果,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大多需要加装在车厢内,占用车厢空间,同时使用也较为不便,不能保证负离子的弥散效果,对空气的净化效果一般的缺点,而提出的风道内置净化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风道内置净化器,包括导风管,所述导风管一侧设有进风罩,且进风罩的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相匹配的进气扇;

4、所述导风管内侧设有相对应的负氧离子发生器,导风管下端设有用于负氧离子发生器供电的电源控制盒,且负氧离子发生器与电源控制盒之间连接有多个安装支架。

5、优选的,所述进风罩呈斗状,且开口较大一侧朝向进气扇。

6、优选的,所述导风管两侧均对应负氧离子发生器开设有安装槽,负氧离子发生器两端卡接安装在安装槽内。

7、优选的,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柱,且定位柱均嵌设在导风管上下两侧侧壁上。

8、优选的,所述电源控制盒两侧均对应风道内侧设有多个安装耳。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中,通过呈斗状的进风罩提高导风管内气流的风压,提高对负离子的扩散效果,保证内置净化器对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保持车内环境的清新。

11、2、本技术中,通过风道内置的净化器,不影响现有的车辆内饰和结构,方便加装,尤其适合大巴车等营运车辆中人流量较大的环境实用,保证车内空气的优化效果。

12、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效的方便了在车辆风道内加装,使用方便,也有效的保证了负离子的弥散效果,保证了车内空气的净化效果,提高了营运车辆的驾乘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道内置净化器,包括导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1)一侧设有进风罩(2),且进风罩(2)的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相匹配的进气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内置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呈斗状,且开口较大一侧朝向进气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内置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1)两侧均对应负氧离子发生器(4)开设有安装槽(11),负氧离子发生器(4)两端卡接安装在安装槽(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内置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4)上下两侧均设有多个定位柱(41),且定位柱(41)均嵌设在导风管(1)上下两侧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内置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盒(5)两侧均对应风道内侧设有多个安装耳(51)。

【技术特征摘要】

1.风道内置净化器,包括导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1)一侧设有进风罩(2),且进风罩(2)的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相匹配的进气扇(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内置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罩(2)呈斗状,且开口较大一侧朝向进气扇(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内置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1)两侧均对应负氧离子发生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其军胡莉莉许雅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绎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