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舟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63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石墨舟支撑机构,包括固定架、支撑组件和调节组件,支撑组件一端伸入固定架,支撑组件中部或端部铰接在固定架上,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放置石墨舟,调节组件安装在固定架上,调节组件抵接支撑组件的端部或中部,调节组件用于下压支撑组件的一端或上推支撑组件的中部以使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本技术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在承载石墨舟组件的情况下变形量较小,满足实际使用,可以节约人工培训成本及操作员安全问题,可以减少调节支撑组件所需要的时间,保证调节位置准确,支撑组件出反应室不会刮伤或者蹭坏反应管石英件以及其他易损坏的物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墨舟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石墨舟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当前的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管式pecvd镀膜设备已接近高度限制,同时反应管的直径已经到上限。但是产能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石墨舟组件将加长或者加宽,会使其重量增加,使得支撑其的支撑组件在原基础上不变情况下,它的变形量增大,该变形量已经接近反应室容纳上限,变形后的支撑组件从反应室取石墨舟较为困难。

2、现有的石墨舟组件支撑机构(支撑组件)的调节方式都是依靠人工,机台内部可操作空间小,对于调试人员专业素质要求太高。具体调节多少距离不清晰,容易导致取石墨舟出现刮蹭现象,人工操作熟练度需要培训时间长,人工成本高,人工调节不确定因素较多,调节过程中损伤石墨舟组件或者反应室内石英件机率大,机台内部操作空间小,维护人员若多次进入高温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石墨舟支撑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调节石墨舟支撑机构成本较高,取石墨舟容易出现刮蹭现象,调节过程中损伤石墨舟组件或者反应室内石英件机率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包括:

3、固定架;

4、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一端伸入所述固定架,所述支撑组件中部或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用于放置石墨舟;

5、调节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当所述支撑组件的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时,所述调节组件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所述调节组件用于推动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当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时,所述调节组件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调节组件用于下压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石墨舟支撑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调节组件上推或下压支撑组件,通过杠杆的形式带动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初始状态为上翘,石墨舟组件放置于支撑组件另一端上,支撑组件在承受石墨舟组件重力的情况下会呈水平状。支撑组件运行至反应室内部,并将石墨舟组件放置于反应室承托杆上后,由于支撑组件承重变小,会恢复成上翘状态。调节组件复位操作,将支撑组件调节到水平状态,并退出反应室,可以在做到实现支撑输送石墨舟功能的同时,保证有安全运行的空间,在承载石墨舟组件的情况下变形量较小,满足实际使用,可以节约人工培训成本及操作员安全问题,在不改变机台内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减小不明确调节的因素,以及提高安全系数,以及减少调节支撑组件所需要的时间,保证调节位置准确,支撑组件出反应室不会刮伤或者蹭坏反应管石英件以及其他易损坏的物件。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压杆,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当所述支撑组件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时,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杆上推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

9、当所述支撑组件中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时,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杆下压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压杆上设置有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到所述压杆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持部到所述压杆轴线的距离,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处呈凸轮状或曲轴状。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压杆,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压杆上推或下压所述支撑组件。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螺杆和传动螺母,所述传动螺杆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母连接所述压杆,所述压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块。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四电机和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和夹块,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夹块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夹块和所述第二滑块。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上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圈相对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固定环、连接块、定位块和多个sic杆,多个所述sic杆通过所述连接块并列连接,多个所述sic杆通过固定环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中部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调节组件抵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sic杆一端,所述定位块连接在多个所述sic杆上靠近所述支撑杆一端。

18、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压杆,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当所述支撑组件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时,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杆上推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压杆上设置有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到所述压杆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持部到所述压杆的轴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处呈凸轮状或曲轴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压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螺杆、传动螺母、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一导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螺杆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传动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传动螺杆,所述传动螺母连接所述压杆,所述压杆连接所述第一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电机,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同步带、夹块、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四电机和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同步带套设在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上,所述主动轮连接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夹块连接在所述同步带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夹块和所述第二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上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圈相对两侧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固定环、连接块、定位块和多个SIC杆,多个所述SIC杆通过所述连接块并列连接,多个所述SIC杆通过固定环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中部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调节组件抵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SIC杆一端,所述定位块连接在多个所述SIC杆上靠近所述支撑杆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压杆,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当所述支撑组件端部铰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时,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压杆上推所述支撑组件的中部以使所述支撑组件的另一端翘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压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所述压杆上设置有抵接所述支撑组件的第一抵持部和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一抵持部到所述压杆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抵持部到所述压杆的轴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抵接所述支撑组件处呈凸轮状或曲轴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舟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压杆,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和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文刘兵吉肖训谢韬高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