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51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公开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其中,阀盖位于盖板在第一方向上一侧并与盖板接触,阀盖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空腔,第一空腔贯穿阀盖的相对两端面,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台阶结构,阀套位于阀盖远离盖板一侧并与第一台阶结构接触,阀套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空腔,第二空腔贯穿阀套靠近阀盖的端面,阀套设有中轴线相垂直且均连通于第二空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阀套远离阀盖的端面,阀芯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于第二空腔内,并能启闭第二开口,弹簧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分别与盖板和阀芯接触。本技术能避免盖板的螺栓在受冲击时受力不均匀而折断,并提高使结合面之间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阀,特别涉及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


技术介绍

1、目前,液压阀从结构上分类,包括有三种结构形式,分别为:①传统的滑阀结构形式(压力通常在350bar,流量通常不大于200l/min,最大不超过1200l/min);②螺纹插装阀结构(压力通常在350bar,流量通常不大于600l/min,最大不超过1600l/min);③二通插装阀结构(压力通常在420bar,流量可达30000l/min)。其中,滑阀与螺纹插装阀都不能胜任高压、更大流量的应用场景。

2、二通插装阀通常由盖板(也称控制盖板)、阀套、阀芯、阀体(也称阀块)几大部分组成,在液压领域中,对控制阀的响应速度、控制精度以及抗冲击性有很高要求,二通插装阀在响应速度、抗冲击性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然而,现有的二通插装阀结构出现如下的技术问题:由于存在着盖板与阀套的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阀套的上表面与阀套的孔中心的垂直度误差等误差问题,在受冲击时容易导致盖板上的螺栓受力不均匀,从而造成螺栓折断或结合面渗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能够弥补盖板与阀套的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阀套的上表面与阀套的孔中心的垂直度误差,减少冲击负载的偏载现象,从而避免盖板上的螺栓在受冲击时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折断,并使得结合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包括:

4、盖板;

5、阀盖,位于所述盖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并与所述盖板接触,所述阀盖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贯穿所述阀盖的相对两端面,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一台阶结构;

6、阀套,位于所述阀盖远离所述盖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接触,所述阀套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贯穿所述阀套靠近所述阀盖的端面,所述阀套设有均连通于所述第二空腔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二开口的中轴线垂直,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阀套远离所述阀盖的端面;

7、阀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阀芯设于所述第二空腔内,并能启闭所述第二开口;

8、弹簧,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阀芯接触。

9、本技术提供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阀套与盖板之间增设一个阀盖,当盖板、阀盖、阀套以及阀芯安装于阀体后,阀盖不仅会与盖板密封接触,而且还会与阀体密封接触,阀盖会受到阀体内的高压流体的压力作用,使得阀盖具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盖板与阀套的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阀套的上表面与阀套的孔中心的垂直度误差,并能够保障阀盖与盖板自适应贴合,提高阀盖与盖板之间的结合面的密封效果,避免出现结合面渗液情况,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盖板与阀套的上表面的平面度误差、阀套的上表面与阀套的孔中心的垂直度误差等误差问题容易造成冲击异响,从而导致盖板上的螺栓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折断的问题。

10、而且,弹簧位于盖板与阀芯之间,阀盖的浮动功能不受弹簧的作用影响,能够避免出现阀盖与阀套之间的装配关系受到弹簧的影响,导致装配困难、装配精度下降的问题,从而使得上述结构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能够作为通径大的阀元件应用于高压、大流量的液压系统。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贯穿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阀盖的端面,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壁面相抵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环形台阶槽,所述环形台阶槽靠近所述阀盖设置。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空腔远离所述阀盖的壁面设有螺纹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盖设有中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阀盖与所述盖板接触的端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阀盖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有第二密封件。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o形圈。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o形圈和第一挡圈,所述第二o形圈位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阀套之间。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之间。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套的外周面设有中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分别位于所述阀套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三密封件。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密封件包括第三o形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挡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三o形圈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20、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贯穿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阀盖的端面,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壁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环形台阶槽,所述环形台阶槽靠近所述阀盖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远离所述阀盖的壁面设有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设有中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阀盖与所述盖板接触的端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阀盖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有第二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为第一O形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包括第二O形圈和第一挡圈,所述第二O形圈位于所述第一挡圈和所述阀套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内设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第二台阶结构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的外周面设有中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环形凹槽和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分别位于所述阀套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和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分别设有第三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件包括第三O形圈和第二挡圈,所述第二挡圈设有两个,两所述第二挡圈分别位于所述第三O形圈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贯穿所述阀芯靠近所述阀盖的端面,所述弹簧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并与所述第三空腔的壁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内设有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环形台阶槽,所述环形台阶槽靠近所述阀盖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腔远离所述阀盖的壁面设有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二通插装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设有中轴线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阀盖与所述盖板接触的端面,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位于所述阀盖的外周面,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有第二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长万杜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长茂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