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260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及方法,属于高马赫数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高压驱动源、气体压力调节阀、前级驱动活塞、驱动液体容腔、驱动液体通道、驱动液体通断阀、单向气体排空阀、后级驱动活塞、管风洞驱动段、膜片和管风洞运行段,驱动液体容腔内滑动设置有前级驱动活塞,前级驱动活塞将驱动液体容腔分为两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后级驱动活塞滑动安装于管风洞驱动段内,后级驱动活塞将管风洞驱动段分为两个独立的前腔室和后腔室。本发明专利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管风洞中活塞运动过程由初始参数条件唯一确定,活塞在运动过程中不可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管风洞运行工况多变的同时,保证了流场的品质同时,实现对活塞运动过程的精准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及方法,属于高马赫数试验。


技术介绍

1、管风洞作为一种特殊的脉冲设备,洞体包括一根长的等直径管子,其一端密封、另一端装有膜片或快速阀,洞体下游依次连接喷管、试验段和真空罐。由于结构简单、参数调节方便、流场品质高等优点,已在亚/跨/超声速领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近年来在超声速及高超声速领域也得到了发展,体现出了在宽速域范围内的应用潜力。

2、由于脉冲型风洞独特的运行方式,对加热形式有诸多限制,为了防止影响流场均匀度和有效运行时间,要求不能干扰运行过程中管体内部的非定常波系结构。目前,高马赫数运行条件下的管风洞多采用管外加热的形式提升管内试验气体温度。管外加热技术是将高温加热件直接与驱动段管体外表面接触,并在加热件外表面包裹保温层,先对管体升温进而加热内部气体。由于固体的热容远大于气体,因此加热过程中绝大部分能量是被管体所吸收,故而很难将管内气体加热到1000k以上。

3、由于受到加热能力的限制,管风洞在高马赫数运行条件下多为“欠温运行”,气体加温能力仅能防止试验段气体出现冷凝,并不能复现实际飞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驱动源(1)、气体压力调节阀(2)、前级驱动活塞(3)、驱动液体容腔(4)、驱动液体通道(5)、驱动液体通断阀(6)、单向气体排空阀(7)、后级驱动活塞(8)、管风洞驱动段(9)、膜片(10)和管风洞运行段(11),驱动液体容腔(4)内滑动设置有前级驱动活塞(3),前级驱动活塞(3)将驱动液体容腔(4)分为两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后级驱动活塞(8)滑动安装于管风洞驱动段(9)内,后级驱动活塞(8)将管风洞驱动段(9)分为两个独立的前腔室和后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驱动源(1)、气体压力调节阀(2)、前级驱动活塞(3)、驱动液体容腔(4)、驱动液体通道(5)、驱动液体通断阀(6)、单向气体排空阀(7)、后级驱动活塞(8)、管风洞驱动段(9)、膜片(10)和管风洞运行段(11),驱动液体容腔(4)内滑动设置有前级驱动活塞(3),前级驱动活塞(3)将驱动液体容腔(4)分为两个独立的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后级驱动活塞(8)滑动安装于管风洞驱动段(9)内,后级驱动活塞(8)将管风洞驱动段(9)分为两个独立的前腔室和后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液体容腔(4)的下腔室、驱动液体通道(5)以及管风洞驱动段(9)的前腔室内均盛有驱动液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风洞驱动活塞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亮杰钱战森王璐李甜甜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