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聚氨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技术_技高网

聚氨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413099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属于聚氨酯合成技术领域,其中,聚氨酯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其中,R选自脂肪族的酯基、硅烷中任意一种,m独立地表示1‑8的整数,1≤n≤100的整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聚氨酯合成,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


技术介绍

1、液态的异氰酸酯与液态聚醚或二醇聚酯缩聚能够生成一种新型材料,即聚氨酯,聚氨酯的物理性能参数与聚烯烃材料并不相同。当前,聚氨酯通常是由异氰酸酯和多羟基化合物制得,但是普通的聚氨酯骨架通常为饱和烷烃链,极性较小,限制了其应用,且不具有自修复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3、

4、其中,r选自脂肪族的酯基、硅烷中任意一种,m独立地表示1-8的整数,1≤n≤100的整数。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6、在惰性气氛下,将含双羟基的聚合物和含四重氢键的异氰酸酯单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r选自脂肪族的酯基、硅烷中任意一种,m表示1-8的整数,1≤n≤100的整数。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聚氨酯材料,包括上述的聚氨酯化合物。

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聚氨酯材料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9、(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聚氨酯化合物中同时包含硅烷或酯基的双羟基化合物和含四重氢键的异氰酸酯单体,其中含硅烷或酯基的双羟基化合物能够改善聚氨酯化合物的极性,而利用四重氢键的异氰酸酯单体自身的修复性能使聚氨酯化合物具有修复性能。

10、(2)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含双羟基的聚合物与含四重氢键的异氰酸酯单体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即可获得具有修复性能的聚氨酯化合物,制备方法较为简单。

11、(3)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聚氨酯化合物通过分子间四重氢键的自组装作用实现交联,获得聚氨酯材料,并使自组装交联后的聚氨酯材料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同时增加聚氨酯材料的分子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聚氨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双羟基的聚合物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双羟基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无水氯仿;

7.一种聚氨酯材料,所述聚氨酯材料包括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其中,所述聚氨酯材料是由所述聚氨酯化合物通过分子间四重氢键的自组装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其中,所述聚氨酯材料的水接触角小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材料,其中,所述聚氨酯材料的应变为200-550%,自修复率为65-9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化合物,具有如式(i)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化合物,其中,所述r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聚氨酯化合物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双羟基的聚合物具有以下任意一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含双羟基的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500-100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瑶丁雨欣朱宁宁薛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