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941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碳酸酯树脂85~96.15%,纳米GATO隔热母粒3~10%,近红外吸收剂0.1~1%,蓝光吸收剂0.05~0.5%,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0.1~1%,聚硅氧烷阻燃剂0.1~1%,助剂0.5~1.5%。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纳米GATO隔热母粒和近红外吸收剂复配,不仅保证PC的高透明和低雾度,而且还阻隔95%以上的780‑1650nm的近红外光线,获得了良好的近红外线阻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聚碳酸酯(pc)因其具有耐热、阻燃、抗冲击性能好、易加工成型、成本低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制造、计算机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pc的应用已向多功能化、专用化及系列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光纤通讯以及各类阳光板材、眼镜镜片、汽车车窗等需求量迅速增长,对pc提出了新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对其阻燃、隔热及蓝光吸收等性能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以塑代钢、节能减排的需求增加,对这些领域pc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隔热要求。普通pc对太阳光的透过不具有选择性,在有充足可见光透过的同时,太阳光中红外光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容易导致环境温度升高特别是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延长降温电器的使用时间虽然可以降低室内温度,但大大加剧了能源负担。蓝光波段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眼底健康,甚至诱发致盲眼病,并且如果长期使用这种照明光,将影响人的司辰节律、睡眠,造成生物钟紊乱,从而降低免疫力。

2、聚碳酸树脂具有一定的难燃性,仅为ul94 v-2级,无法满足车辆内装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碳酸酯树脂85~96.15%,纳米GATO隔热母粒3~10%,近红外吸收剂0.1~1%,蓝光吸收剂0.05~0.5%,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0.1~1%,聚硅氧烷阻燃剂0.1~1%,助剂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碳酸酯树脂88.3~95.3%,纳米GATO隔热母粒3~10%,近红外吸收剂0.2~0.5%,蓝光吸收剂0.05~0.2%,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0.2~1%,聚硅氧烷阻燃剂0.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碳酸酯树脂85~96.15%,纳米gato隔热母粒3~10%,近红外吸收剂0.1~1%,蓝光吸收剂0.05~0.5%,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0.1~1%,聚硅氧烷阻燃剂0.1~1%,助剂0.5~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碳酸酯树脂88.3~95.3%,纳米gato隔热母粒3~10%,近红外吸收剂0.2~0.5%,蓝光吸收剂0.05~0.2%,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0.2~1%,聚硅氧烷阻燃剂0.2~1%,助剂0.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碳酸酯树脂91.3~95.3%,纳米gato隔热母粒3~6%,近红外吸收剂0.2~0.5%,蓝光吸收剂0.1~0.2%,芳香族磺酸盐阻燃剂0.2~0.5%,聚硅氧烷阻燃剂0.2~0.5%,助剂0.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卤阻燃聚碳酸酯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制成:支链状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华蒲伟赵志刚程方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伟锦磁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