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配合物、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配合物、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4380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2 2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配合物、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可以应用于催化剂技术领域。上述配合物催化剂,其结构如下式(II)所示,其中Y独立地选自吡啶、2,6‑二甲基吡啶、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烃、卤素、C1~C6的烷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配合物催化剂对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具有较突出的催化性能,可以生成同时具有高插入比和高分子量的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配合物、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物结构简单,具有独特的化学稳定性,并且相对密度小、耐水性好、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无毒,而且是无定形、透明的共聚树脂。使用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物制得的产品有良好的光学性能、气体屏蔽性,因此在医疗卫生、机械、光学、汽车、包装、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的用途。

2、在实现本专利技术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膦磺酸钯催化剂制得的乙烯与降冰片烯的共聚物很难在保持较高降冰片烯插入比(>20mol%)的情况下,同时实现较高的共聚物分子量(数均分子量>20kg·mol-1)。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物、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期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及的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3、

4、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烃、卤素、c1~c6的烷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tbu为叔丁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烃有取代基时,取代基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甲基、乙基、叔丁基、卤素。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三氟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

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配合物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7、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

9、在溶解有苯磺酸的有机溶剂中依次加入丁基锂和叔丁基二氯化膦,得到具有式(a)所示结构的化合物;在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具有式(b)所示结构的格式试剂,酸化后得到配合物;

10、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合物催化剂,其结构如下式(ii)所示:

12、

13、其中,y独立地选自吡啶、2,6-二甲基吡啶、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烃、卤素、c1~c6的烷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

14、tbu为叔丁基;

15、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烷烃有取代基时,取代基选自以下基团中的任意一种:甲基、乙基、叔丁基、卤素。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三氟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配合物催化剂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18、

19、其中,dmso为二甲基亚砜。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在钯前驱体化合物和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加入上述配合物,得到配合物催化剂。

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配合物催化剂催化乙烯和降冰片烯聚合反应的应用,包括:

23、向乙烯、降冰片烯、有机溶剂的混合体系中,加入配合物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乙烯和降冰片烯的共聚物。

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聚合温度为40~120℃;乙烯压力为1~15atm;降冰片烯在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1~10mol/l;聚合时间为0.1~12h。

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配合物、配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配合物催化剂催化乙烯和降冰片烯共聚时,利用叔丁基位阻较大的特性可以增加配合物催化剂的金属中心的轴向位阻,限制聚合过程中的链转移反应,从而可以增加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物的分子量;利用叔丁基给电子的特性可以增加膦原子的配位能力,提高配合物催化剂的共聚能力。r1~r5可以对膦原子上非螯合苯环的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的进行调控,从而进一步提高配合物催化剂对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的催化性能,使其生成同时具有高插入比和高分子量的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物。

2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配合物催化剂通过将膦原子上的叔丁基取代基位阻较大、供电子的特性与调控膦原子上非螯合苯环上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相结合,可以提升配合物催化剂对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的催化能力,生成同时具有高插入比和高分子量的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三氟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中,所述配合物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

5.一种配合物催化剂,其结构如下式(II)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物催化剂,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三氟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物催化剂,其中,所述配合物催化剂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8.一种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一种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物催化剂催化乙烯和降冰片烯聚合反应的应用,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中,聚合温度为40~120℃;乙烯压力为1~15atm;降冰片烯在有机溶剂中的浓度为0.01~10mol/L;聚合时间为0.1~12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合物,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三氟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种,且r1~r5不同时为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合物,其中,所述配合物具有以下结构中的一种:

4.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

5.一种配合物催化剂,其结构如下式(ii)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合物催化剂,其中,r1~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三氟甲基、甲氧基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江骏刘永铮李超丁雨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科科乐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