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药物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52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包含重组载体pAAV‑SFFV‑ON的基因治疗药物同时过表达Oct4基因和Nanog基因,改善了衰老引起的细胞周期阻滞和DNA损伤以及溶酶体累积和细胞自噬,减少主动脉斑块形成,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为本领域关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手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学,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药物


技术介绍

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炎症性血管病变,主要影响动脉内膜,是由于脂质成分和炎性物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内壁,形成外观像小米粥样的斑块,导致动脉变窄变硬、弹性降低、阻碍血流,继而造成器官缺血损伤,它是脂质代谢紊乱导致的、以血管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失衡为主要病理基础的、与衰老相关的慢性退行性疾病。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展,血管壁上沉积着的“小斑块”会逐渐增多、增大、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使血流被中断,会诱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

2、目前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破裂等各个阶段。有研究发现内皮细胞的衰老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衰老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血管内皮细胞(ec)通过调节血管张力和完整性,在维持血管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后便失去了这种严格调节的平衡,显示出氧化、血管收缩、促炎和促血栓的特性。最近的研究表明,ec功能的完整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受损,ec衰老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

3、目前动脉粥状硬化的治疗方法包括降低胆固醇或减少凝血的药物以及外科治疗。手术疗法仅能治疗单独的病灶,而治疗病灶下游的斑块可能会继续阻碍血流。此外,外科手术治疗与再狭窄的晚期并发症有关。另一方面,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例如他汀类药物,只能使心血管事件减少约20%-40%。动脉粥状硬化治疗所需要的不仅是减缓病灶的进展,而且还需要使已形成的斑块消退并缩小。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过逆转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方式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目前本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药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构建体。

4、进一步,所述构建体包含编码oct4的核苷酸和nanog的核苷酸;

5、所述编码oct4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编码nanog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6、优选地,所述编码oct4的核苷酸序列和所述编码nanog的核苷酸序列通过p2a连接。

7、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动脉粥状硬化疾病”是指动脉粥状硬化、动脉硬化、动脉粥状硬化性血管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缺血性中风、心血管疾病、周边动脉疾病,或主要器官血管粥状硬化,且其特征在于斑块在血管壁上积聚且血管发炎。斑块为动脉粥状硬化疾病的标志,由积累的细胞内与细胞外脂质、平滑肌细胞、结缔组织、发炎细胞以及糖胺聚糖所组成。

8、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组载体。

9、进一步,所述重组载体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构建体。

10、进一步,所述重组载体的骨架载体包括质粒、慢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

11、优选地,所述重组载体的骨架载体为腺相关病毒载体;

12、优选地,所述腺相关病毒载体选自aav1、aav2、aav3、aav4、aav5、aav6、aav7、aav8、aav9、aav10、aav11、aav12或其任意组合;

13、更优选地,所述腺相关病毒载体为aav2。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病毒载体可单独施用,也可在药物组合物中施用,药物组合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和/或一种或多种其它能够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剂,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必须与药物组合物中的其它组分是相容的,并且对受试者是无害的。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是指适用于人和/或哺乳动物而无过度不良副反应(例如毒性、刺激和变态反应)的,即具有合理的效益/风险比的物质。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辅料是常规的,由e.w.martin编写的remington’s pharmaceutical sciences,mack publishing co.,easton,pa,第15版(1975)描述了适用于一种或多种治疗化合物、分子或试剂的药物递送的组合物和制剂。通常,载体的性质将取决于所采用的特定施用方式。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腺相关病毒载体并无别限制,只要能够用于递送oct4基因和nanog基因,进而发挥逆转细胞衰老并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斑块形成功能作用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17、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的制备方法。

18、进一步,所述方法包括:将编码oct4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nanog的核苷酸序列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插入至骨架载体paav-sffv质粒的psffv和wpre之间,构建得到过表达oct4基因和nanog基因的重组载体paav-sffv-on。

19、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毒。

20、进一步,所述病毒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

21、进一步,所述病毒包括慢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乳多空病毒、杆状病毒、乳头状瘤病毒;

22、优选地,所述病毒为腺相关病毒。

23、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病毒的制备方法。

24、进一步,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组载体转染进入宿主细胞中;以及对转染后的宿主细胞扩增表达,获得所述的病毒;

25、进一步,所述病毒包括慢病毒、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疱疹病毒、痘病毒、乳多空病毒、杆状病毒、乳头状瘤病毒;

26、优选地,所述病毒为腺相关病毒。

27、进一步,所述宿主细胞包括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28、优选地,所述原核细胞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9、优选地,所述真核细胞包括哺乳动物细胞、昆虫细胞、植物细胞、酵母细胞;

30、优选地,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包括成纤维细胞、293t细胞。

31、进一步,所述载体转化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包括电穿孔、磷酸钙沉淀、微注射、转化、病毒感染、转染、脂质体递送、膜融合技术、高速dna包被的团粒、病毒感染和原生质体融合。

32、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

33、进一步,所述基因治疗药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重组载体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所述的病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包含编码Oct4的核苷酸和Nanog的核苷酸;

2.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的骨架载体包括质粒、慢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

4.一种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组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编码Oct4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Nanog的核苷酸序列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插入至骨架载体pAAV-SFFV质粒的pSFFV和WPRE之间,构建得到过表达Oct4基因和Nanog基因的重组载体pAAV-SFFV-ON。

5.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

6.一种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组载体转染进入宿主细胞中;以及

7.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治疗药物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病毒;

8.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因治疗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含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的第二治疗剂;

10.如下任一方面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构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体包含编码oct4的核苷酸和nanog的核苷酸;

2.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载体的骨架载体包括质粒、慢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腺相关病毒载体;

4.一种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组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编码oct4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nanog的核苷酸序列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插入至骨架载体paav-sffv质粒的psffv和wpre之间,构建得到过表达oct4基因和nanog基因的重组载体paav-sffv-on。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宇谭帅帅王宇琛苏冰任文文吴理达顾雨春
申请(专利权)人:呈诺再生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