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及连铸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207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技术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及连铸机。连铸机包括引锭杆和多个依次布置的拉矫机,各拉矫机上均设有供引锭杆穿梭的通道。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导辊和冷却组件。底座被配置为设置在相邻的拉矫机之间,底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导辊的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第二轴承座上,导辊用于支撑引锭杆,冷却组件用于冷却导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上均设有自润滑轴承,导辊的两端设置在自润滑轴承上。导向支撑装置与引锭杆之间的摩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及连铸机


技术介绍

1、拉矫机依次布置后,拉矫机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为避免引锭杆的各短节头部发生下沉,拉矫机之间设有支撑座。现有的支撑座呈平滑的拱形状,从而较稳定地固定在拉矫机之间,引锭杆走行过程中,头部受拱形状的支撑座支撑。

2、然而,送引锭杆时引锭头下沉接触该支撑座,其相对支撑座滑动,阻力大,经常造成拱顶部位磨损,甚至变形损坏,而且,呈拱型的支撑座宽度较宽,占用了连续生产中钢坯的排渣空间,导致渣料堆积严重,清理积渣不及时会造成钢坯表面划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及连铸机,降低导向支撑装置与引锭杆之间的摩擦,提高其使用寿命,且利于排渣。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连铸机包括引锭杆和多个依次布置的拉矫机,各所述拉矫机上均设有供所述引锭杆穿梭的通道,包括:

4、底座,所述底座被配置为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拉矫机之间,所述底座包括相对且间隔设置的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

5、导辊,所述导辊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另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导辊用于支撑所述引锭杆;

6、冷却组件,用于冷却所述导辊。

7、可选地,所述导辊内具有冷却腔,所述导辊的一端设有所述冷却腔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冷却腔的出水口,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供液单元、进水旋转接头和出水旋转接头,所述供液单元通过所述进水旋转接头与所述进水口相连,且通过所述出水旋转接头与所述出水口相连。

8、可选地,所述导辊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段、主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冷却腔包括所述第一管段、所述主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内的管腔,所述第一管段远离所述主管段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管段远离所述主管段的一端为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管段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二管段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主管段用于支撑所述引锭杆。

9、可选地,所述进水旋转接头包括转动且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管段固连,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供液单元相连,所述出水旋转接头包括转动且密封连接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第二管段固连,所述第四接头与所述供液单元相连。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插设安装在所述第一管段内,所述第三接头插设安装在所述第二管段内。

11、可选地,所述第一接头穿过所述第一管段延伸至所述主管段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穿过所述第二管段延伸至所述主管段的另一端。

12、可选地,所述主管段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

13、可选地,所述导辊的顶端与所述通道的底端等高。

14、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可升降支架,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均设置在所述可升降支架上。

15、连铸机,包括引锭杆和多个依次布置的拉矫机,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各所述拉矫机上均设有供所述引锭杆穿梭的通道,所述导向支撑装置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拉矫机之间,且用于支撑所述引锭杆。

16、有益效果:

17、本技术提供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引锭杆在相邻的拉矫机的通道内穿梭过程中,引锭杆各短节的头部能够受到导辊的支撑,导辊在引锭杆的带动下在底座上转动,导辊与引锭杆之间的摩擦的形式主要为滚动摩擦,因此,摩擦力显著减小,从而降低了该导向支撑装置的磨损,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而且,由于摩擦力的显著减小,使得该导向支撑装置能够为重量更大的引锭杆提供支撑和导向。与平滑的拱形状的支撑座相比,该导辊为圆辊,无需伸出拱形的两翼,从而减小了宽度尺寸,占用空间小,利于排渣。冷却组件为导辊降温,避免了导辊持续受引锭杆的高温影响,而发生损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连铸机包括引锭杆和多个依次布置的拉矫机(100),各所述拉矫机(100)上均设有供所述引锭杆穿梭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2)内具有冷却腔(20),所述导辊(2)的一端设有所述冷却腔(20)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冷却腔(20)的出水口,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供液单元、进水旋转接头(31)和出水旋转接头(32),所述供液单元通过所述进水旋转接头(31)与所述进水口相连,且通过所述出水旋转接头(32)与所述出水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段(21)、主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所述冷却腔(20)包括所述第一管段(21)、所述主管段(22)和所述第二管段(23)内的管腔,所述第一管段(21)远离所述主管段(22)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管段(23)远离所述主管段(22)的一端为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管段(2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11)上,所述第二管段(2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12)上,所述主管段(22)用于支撑所述引锭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旋转接头(31)包括转动且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头(311)和第二接头(312),所述第一接头(311)与所述第一管段(21)固连,所述第二接头(312)与所述供液单元相连,所述出水旋转接头(32)包括转动且密封连接的第三接头(321)和第四接头(322),所述第三接头(321)与所述第二管段(23)固连,所述第四接头(322)与所述供液单元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311)插设安装在所述第一管段(21)内,所述第三接头(321)插设安装在所述第二管段(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311)穿过所述第一管段(21)延伸至所述主管段(22)的一端,所述第二接头(312)穿过所述第二管段(23)延伸至所述主管段(22)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段(22)的内径不小于所述第一管段(21)和所述第二管段(23)的内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2)的顶端与所述通道的底端等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可升降支架(14),所述第一轴承座(11)和所述第二轴承座(12)均设置在所述可升降支架(14)上。

10.连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引锭杆和多个依次布置的拉矫机(100),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各所述拉矫机(100)上均设有供所述引锭杆穿梭的通道,所述导向支撑装置设置在相邻的所述拉矫机(100)之间,且用于支撑所述引锭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连铸机包括引锭杆和多个依次布置的拉矫机(100),各所述拉矫机(100)上均设有供所述引锭杆穿梭的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2)内具有冷却腔(20),所述导辊(2)的一端设有所述冷却腔(20)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所述冷却腔(20)的出水口,所述冷却组件包括供液单元、进水旋转接头(31)和出水旋转接头(32),所述供液单元通过所述进水旋转接头(31)与所述进水口相连,且通过所述出水旋转接头(32)与所述出水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段(21)、主管段(22)和第二管段(23),所述冷却腔(20)包括所述第一管段(21)、所述主管段(22)和所述第二管段(23)内的管腔,所述第一管段(21)远离所述主管段(22)的一端为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二管段(23)远离所述主管段(22)的一端为所述出水口,所述第一管段(21)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轴承座(11)上,所述第二管段(2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轴承座(12)上,所述主管段(22)用于支撑所述引锭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连铸机的导向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旋转接头(31)包括转动且密封连接的第一接头(311)和第二接头(312),所述第一接头(311)与所述第一管段(21)固连,所述第二接头(312)与所述供液单元相连,所述出水旋转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贤周胜刚田龙于峰唐艳超车怀义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