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20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围堰施工技术领域。该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驱动组件运动配合弹性件可震动钢板进行下插作业,并且借助震动力可带动连接柱和活塞上下运动,使活塞向下运动,单向阀打开可将下方润滑油排入活塞上方,而活塞向上运动,可通过单向接头将润滑油排出,使润滑油可滴落在齿轮上进行润滑作业,保持齿轮之间的的流畅传动,避免卡顿影响钢板的施工质量,并且润滑油还可将齿轮传动之间产生的热量带走,从而可起到换热的作用,而且满足自动降温散热大的需求,无需停机操作,提高施工效率,而且通过活塞向上运动还可将通过管道抽取润滑油再次进入壳体,实现往复换热降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围堰施工,特别是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进行跨河段基坑进行施工时,经常需要使用到钢板桩进行围堰使用,围堰结构主要考虑防渗处理、有效阻水、围堰的围护面积等影响后续施工的不利因素,在进行围堰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液压锤打桩机对钢板桩进行插入,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液压锤打桩机由于没有设置散热结构,导致在长时间使用时候容易产生较多的热量,需要停机休息到温度下降下来才能再次使用,降低了液压锤打桩机的施工效率,而且在将钢板桩插入地面之后,还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清理,以方便后续的焊接,十分不便,因此,研究一种新的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围堰施工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组件(301)包括箱体(301a),所述箱体(301a)固定在支撑台(102)上,所述箱体(301a)上设有注水端,所述箱体(301a)的一侧连通单向管(301b),所述单向管(301b)的下端与其中一个壳体(303)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304)包括活塞(304a),所述活塞(304a)设在壳体(303)中,所述活塞(304a)上设有单向阀(304b),所述活塞(304a)的下方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组件(301)包括箱体(301a),所述箱体(301a)固定在支撑台(102)上,所述箱体(301a)上设有注水端,所述箱体(301a)的一侧连通单向管(301b),所述单向管(301b)的下端与其中一个壳体(303)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组件(304)包括活塞(304a),所述活塞(304a)设在壳体(303)中,所述活塞(304a)上设有单向阀(304b),所述活塞(304a)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04c),所述连接柱(304c)穿设壳体(303),所述连接柱(304c)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304d),所述固定条(304d)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壳(104)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组件(302)包括第一单向软管(302a),所述第一单向软管(302a)与其中一个壳体(303)的上方连通,所述第一单向软管(302a)的底端连通有第一腔板(302b),所述第一腔板(302b)的底端连通有出水管(302c),所述出水管(302c)穿过清洁组件(307)与喷水头(302d)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河段基坑围堰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组件(307)包括固定架(307c),所述固定架(307c)的上端固定在固定夹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康宇周鑫龙宁英杰贺康泽刘萌成马群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