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033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包括螺栓本体,螺栓本体内设有中心盲孔,盲孔呈台阶状,螺栓本体的螺杆部外侧面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排水孔与盲孔的盲端相连通,盲孔内设有浮动密封件,浮动密封件与盲孔的内台面密封配合;所述浮动密封件主要由包括堵头、密封圈、支承架、储能部件和操作节臂组成;本技术操作时,仅需推动浮动密封件,便可实现油箱排水及杂质混合物的目的,排出完毕后浮动密封件可自行回位至密封状态,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作业时无需拆卸螺栓,从而延长了油箱总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商用汽车燃油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受不同柴油提炼厂家工艺影响,成品柴油均有一定比值的含水量。加之,车载和加油站的柴油一般都储存在密封的金属罐中,受热胀冷缩等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水很容易混入油中。这些水分会混杂油液中的其他较重的金属等杂质沉降在油箱底部。

2、如图1所示,为定期排除油箱1底部的油水及杂质混合物,保证发动机供油的清洁度,商家一般会在油箱的底部焊接一个螺母2,安装上螺栓3定期排水。该传统排水装置采用螺纹连接,每次排水需采用扳手拆卸整个装置,操作较为繁琐且需要工具。每次拆卸排水都会对螺纹密封性造成一定磨损,增加排水装置密封失效风险,损耗油箱总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油箱排水结构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损坏率大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本体,螺栓本体内设有中心盲孔,盲孔呈台阶状,螺栓本体的螺杆部外侧面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排水孔与盲孔的盲端相连通,盲孔内设有浮动密封件,浮动密封件与盲孔的内台面密封配合;所述浮动密封件的结构:包括堵头、密封圈、支承架、储能部件和操作节臂,密封圈固定于堵头的外侧面上,密封圈抵接于螺栓本体的内台面上,支承架固定于堵头的顶部上,支承架对限位储能部件起限位作用,堵头通过储能部件回位至初始位置,操作节臂的一端与堵头的底部连接,操作节臂的另一端从螺栓本体内延伸出,操作节臂用于推动堵头在螺栓本体内作轴向滑动。

3、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螺栓本体上的盲孔内台面为圆锥孔。

4、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5、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储能部件为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支承架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于螺栓本体的孔壁上。

6、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操作节臂为l形,操作节臂的垂直部与堵头连接。

7、有益效果:本技术操作时,仅需推动浮动密封件,便可实现油箱排水及杂质混合物的目的,排出完毕后浮动密封件可自行回位至密封状态,有效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作业时无需拆卸螺栓,从而延长了油箱总成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油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本体,螺栓本体内设有中心盲孔,盲孔呈台阶状,螺栓本体的螺杆部外侧面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排水孔与盲孔的盲端相连通,盲孔内设有浮动密封件,浮动密封件与盲孔的内台面密封配合;所述浮动密封件的结构:包括堵头、密封圈、支承架、储能部件和操作节臂,密封圈固定于堵头的外侧面上,密封圈抵接于螺栓本体的内台面上,支承架固定于堵头的顶部上,支承架对限位储能部件起限位作用,堵头通过储能部件回位至初始位置,操作节臂的一端与堵头的底部连接,操作节臂的另一端从螺栓本体内延伸出,操作节臂用于推动堵头在螺栓本体内作轴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本体上的盲孔内台面为圆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部件为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抵靠于支承架上,回位弹簧的另一端抵靠于螺栓本体的孔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节臂为L形,操作节臂的垂直部与堵头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的油箱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本体,螺栓本体内设有中心盲孔,盲孔呈台阶状,螺栓本体的螺杆部外侧面上圆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排水孔与盲孔的盲端相连通,盲孔内设有浮动密封件,浮动密封件与盲孔的内台面密封配合;所述浮动密封件的结构:包括堵头、密封圈、支承架、储能部件和操作节臂,密封圈固定于堵头的外侧面上,密封圈抵接于螺栓本体的内台面上,支承架固定于堵头的顶部上,支承架对限位储能部件起限位作用,堵头通过储能部件回位至初始位置,操作节臂的一端与堵头的底部连接,操作节臂的另一端从螺栓本体内延伸出,操作节臂用于推动堵头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翼申坦明珠阮有东曹纯儒董朝闻於德奎黄龙耿平尹丽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