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静压线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静压线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524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静压线轨,该静压线轨包括:导轨、滑块以及节流器。其中,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轨上,且滑块与导轨之间设置有静压腔。节流器设置在滑块上。节流器包括:主体、盖板以及薄膜片。其中,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主体的第一侧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中央设置有节流凸台,节流凸台上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一通道从第一侧面延伸至第二侧面,主体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与导轨围设形成供油通道,主体还设置有供油口、第一节流通道和第二节流通道。盖板盖设于主体的第一侧面上。薄膜片设置于盖板与主体之间。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静压线轨无法根据滑块上的负载自动调节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油膜刚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超精密加工机床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压线轨


技术介绍

1、静压线轨是一种利用液体静压力提供支承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做直线运动的精密设备核心部件。静压线轨包括滑块与导轨,滑块设置在导轨上,且滑块与导轨之间存在油腔,当对油腔供油时,通过稳定的油液流动在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油膜,使得滑块在滑移过程中具有极低的摩擦和磨损,从而实现高精度的运动控制。基于液体静压线轨各方面的优越性,其在精密制造、检测与测量、大型科学设备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各种高精度直线运动设备提供了可靠的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2、然而,现有的静压线轨无法根据滑块上的负载自动调节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油膜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压线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静压线轨无法根据滑块上的负载自动调节滑块与导轨之间的油膜刚度的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静压线轨,包括:

3、导轨;

4、滑块,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上,且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之间设置有静压腔;

5、节流器,所述节流器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节流器包括:

6、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央设置有节流凸台,所述节流凸台上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从所述第一侧面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所述主体的第二侧面上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导轨围设形成供油通道,所述主体还设置有供油口、第一节流通道和第二节流通道,所述供油口与所述供油通道连通以及所述第二节流通道连通;

7、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面上;

8、薄膜片,所述薄膜片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之间,且所述薄膜片与所述凹槽的位于所述节流凸台外部的空间围设形成稳压腔,所述薄膜片与所述盖板之间围设形成调节腔;

9、其中,所述第一节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供油通道和所述稳压腔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腔和所述供油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静压腔以及所述供油通道均连通。

10、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承载凸台,所述承载凸台的高度与所述节流凸台的高度相同。

11、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凸台的端面上设置有螺旋形沟槽,所述螺旋形沟槽的中心位于所述节流凸台的轴线上,所述螺旋形沟槽与所述第二节流通道连通。

12、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凹槽,所述主体与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凹槽,所述第一密封凹槽和所述第二密封凹槽内均设置有密封件。

13、进一步地,所述静压腔设置在所述导轨靠近所述滑块的一侧;和/或,

14、所述静压腔设置在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导轨的一侧。

15、进一步地,所述导轨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沿所述导轨的宽度方向凹陷,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适配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靠近所述导轨的顶面的侧壁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倾斜于所述导轨的顶面。

1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所述限位凹槽的侧壁面为第二斜面,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导轨的顶面的侧壁面为第一表面;

17、所述静压腔包括上静压腔和下静压腔,所述上静压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并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下静压腔至少包括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下静压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的所述第二斜面上,并均沿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延伸。

18、进一步地,所述上静压腔包括两个,两个上静压腔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下静压腔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下静压腔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二斜面上;

19、所述节流器包括四个,所述滑块的两个相对侧壁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节流器,且设置在同一侧壁面上的两个所述节流器呈高低布置,设置在较高处的两个所述节流器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上静压腔连通,设置在较低处的两个所述节流器一一对应地与两个所述下静压腔连通。

20、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内设置有分流通道,所述分流通道与所述供油口连通,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所述分流通道连通。

21、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口开设有多个,且多个进油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的各侧壁面上,所述滑块还包括多个油塞,多个所述油塞可拆卸且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进油口中。

22、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静压线轨通过薄膜片能够监测油液的压力,并根据油液压力自动调节稳压腔与静压腔相对的容积变化,来控制由节流器进入静压腔内的油液的流量,以此来动态调节静压腔上油膜的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111)内还设置有承载凸台(4114),所述承载凸台(4114)的高度与所述节流凸台(4112)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2)上设置有弧形凸台(421),所述弧形凸台(421)的端面上设置有螺旋形沟槽(422),所述螺旋形沟槽(422)的中心位于所述节流凸台(4112)的轴线上,所述螺旋形沟槽(422)与所述第二节流通道(4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2)与所述主体(4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凹槽(423),所述主体(41)与所述滑块(2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凹槽(4122),所述第一密封凹槽(423)和所述第二密封凹槽(4122)内均设置有密封件(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腔(30)设置在所述导轨(10)靠近所述滑块(20)的一侧;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0)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凹槽(11),所述限位凹槽(11)沿所述导轨(10)的宽度方向凹陷,所述滑块(20)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11)相适配的限位凸起(21),所述限位凹槽(11)靠近所述导轨(10)的顶面(12)的侧壁面为第一斜面(13),所述第一斜面(13)倾斜于所述导轨(10)的顶面(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21)靠近所述限位凹槽(11)的侧壁面为第二斜面(23),所述滑块(20)靠近所述导轨(10)的顶面(12)的侧壁面为第一表面(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静压腔(31)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上静压腔(31)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22)上,所述下静压腔(32)包括两个,两个所述下静压腔(32)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凸起(21)的第二斜面(2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内设置有分流通道(50),所述分流通道(50)与所述供油口(413)连通,所述滑块(20)上开设有进油口(60),所述进油口(60)与所述分流通道(50)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60)开设有多个,且多个进油口(60)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20)的各侧壁面上,所述滑块(20)还包括多个油塞(70),多个所述油塞(70)可拆卸且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所述进油口(60)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111)内还设置有承载凸台(4114),所述承载凸台(4114)的高度与所述节流凸台(4112)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2)上设置有弧形凸台(421),所述弧形凸台(421)的端面上设置有螺旋形沟槽(422),所述螺旋形沟槽(422)的中心位于所述节流凸台(4112)的轴线上,所述螺旋形沟槽(422)与所述第二节流通道(41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42)与所述主体(4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凹槽(423),所述主体(41)与所述滑块(2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凹槽(4122),所述第一密封凹槽(423)和所述第二密封凹槽(4122)内均设置有密封件(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腔(30)设置在所述导轨(10)靠近所述滑块(20)的一侧;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静压线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0)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凹槽(11),所述限位凹槽(11)沿所述导轨(10)的宽度方向凹陷,所述滑块(20)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志卢贤龙陈洪吕鹤林鸿榕潘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海西福建分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